当地时间10月30日,苏丹卫生部的一则声明让整个国际人道主义界揪紧了心——北科尔多凡州巴拉市,12名身穿救援标识、来自苏丹红新月会等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快速支援部队袭击城市的过程中不幸遇难。这些本应是冲突里“最安全的人”,却成了暴力的直接目标。
快速支援部队早在10月25日就宣布控制了巴拉市。对于此次针对医务人员的袭击,该武装至今未回应,但苏丹卫生部的谴责掷地有声:“这是对《日内瓦公约》的公然践踏,是把救援者推向了枪口。”
消息传开后,不同立场的声音交织成网。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无国界医生”发文痛斥:“我们的同事曾和这些医务人员一起工作,他们明明带着‘中立’的标识,却还是没能躲过。”苏丹本土的网友则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旧照——有人曾被这些医务人员救过急,有人见过他们在废墟里搭临时诊所,评论区里满是“他们是来帮我们的啊”“以后谁还敢来救我们”的无奈。
这场悲剧,不过是苏丹两年冲突的一个残酷切片。2023年4月喀土穆的枪声响起后,战火像洪水一样漫过整个国家:近3万人丧生,1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原本就脆弱的医疗系统几近崩溃。而此次医务人员遇害,更让“人道救援”成了一件“危险的事”——当救援者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出发,那些被困在冲突里的普通人,又该去哪里寻找希望?
国际社会的呼吁声越来越急:“必须保护救援人员!”但对于苏丹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当暴力连“救人性命的人”都不放过,这场战争的“底线”到底在哪里?那些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原本是黑暗里的光,如今却成了“再也回不来的人”。
或许,比谴责更重要的,是让世界看见:在苏丹的废墟上,不仅有战火,还有那些想要活下去的人——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口号,而是能安全走进来的救援者,能停止的枪声,和能回来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