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一番讲话,让近期围绕伊美关系的猜测有了明确答案——面对美国抛出的“合作橄榄枝”,伊朗直接划出了三条“不可触碰的底线”。
“伊朗与美国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但如果美国想谈合作,必须先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哈梅内伊在讲话中态度明确,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彻底切断对“可憎的以色列政权”的支持、撤回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停止干涉伊朗内政。每一条都指向伊朗长期以来的核心关切——安全、主权与地区稳定。
熟悉伊美博弈的人都清楚,这不是伊朗第一次提出类似要求,但此次通过最高领袖之口公开“摊牌”,无疑释放了更强烈的信号。对伊朗而言,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是中东冲突循环往复的重要根源;遍布海湾地区的美国军事基地,如同悬在伊朗家门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美国长期的制裁与意识形态渗透,更是让伊朗对“合作诚意”充满警惕。
“这是伊朗的‘最低要求’,不是‘谈判筹码’。”有中东问题学者分析,哈梅内伊的讲话其实是把伊美合作的“前提”摆到了台面上——如果美国连这些涉及伊朗生存权的问题都不愿解决,所谓的“合作”不过是空中楼阁。但在不少西方观察家眼里,这三个条件对美国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等于动摇美国中东战略的基石,撤回军事基地会让其失去对能源通道的控制,停止干涉内政则违背了美国长期的外交逻辑。
不管外界如何解读,哈梅内伊的表态至少让局势“明朗化”了:伊朗不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核心利益,而美国若想打破伊美关系的僵局,必须先回应伊朗的合理诉求。对国际社会来说,这场“条件式对话”的意义远不止于伊美两国——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平稳,都与双方能否找到“公约数”紧密相关。
说到底,伊美关系的症结从来不是“有没有合作意愿”,而是“愿不愿意尊重对方的底线”。哈梅内伊的三条条件,既是给美国的“考题”,也是对所有想推动地区和平的国家的提醒:真正的合作,从来都是建立在对等与尊重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