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月31日上午,正在马来西亚出席第12届东盟防长扩大会的中国长董军,与美国长赫格塞思坐下来展开会谈。这场对话的“底色”,是前不久同特朗普总统在韩国的成功会晤——两国元首已经为中美关系定了调:“相互成就、共同繁荣”,而两国防务部门的任务,就是把这份共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

董军在会谈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元首共识,两军得先做好“三件事”:一是发挥高层战略沟通的“带头作用”,用对话消弭猜忌;二是强化政策层对接,把“增信释疑”落到细节里;三是推动一线官兵的良性互动,同时鼓励院校、学界这些“智囊”帮着探索“正确相处之道”。说到底,就是要构建一套“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给中美关系“兜底”。

关于台湾问题,董军的态度没有丝毫含糊:“台海两岸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他强调,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必须“谨言慎行”,要“旗帜鲜明反对‘’”——这是中美关系的“红线”,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的“底线”。“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我们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如果有人胆敢挑衅,我们有足够实力从容应对。”董军的话里,既有维护和平的诚意,也有捍卫核心利益的坚定。他还提醒美方:之前说的“不遏制中国、不寻求发生冲突”不是口号,得“落实到行动上”——毕竟“光说不练”,只会让信任越来越淡。

除了这些核心议题,双方还就地区安全合作、多边军控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而这场会谈的“场外反响”,或许更能说明其意义:东盟国家早就盼着中美能好好沟通——作为东南亚的“近邻”,两个大国的关系稳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才有“压舱石”。有参会的印尼防长办公室官员说:“中美防长会谈,比任何声明都更能让我们安心。”

从元首会晤到防长对话,从顶层设计到底层落实,今天的这场会谈,其实是中美关系“稳下来”的一个具体注脚。对于地区乃至世界来说,这或许就是最实在的“正能量”——毕竟,大国之间的理性沟通,从来都是和平的前提。而董军今天说的“构建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恰恰是这条道路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