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一则关于中东局势的消息,把“土库冲突”这个持续了几十年的议题,从“旧闻”拉回了“焦点”——库尔德工人党当天在伊拉克北部明确宣布:正将土耳其境内的全部武装人员撤至伊拉克北部。对关注这场冲突的人来说,这不是简单的“人员转移”,更像一把钥匙,试着打开“和平进程”的门。

声明里的表述很实在:“撤出全部武装人员”是我们对“解除武装进程”的承诺,但要让和平落地,土耳其政府得赶紧跟上——得拿出“法律和政治层面的具体举措”,不能光让我们“单方面行动”。话里没有虚的,直接把“和平”的担子,轻轻推到了土耳其政府那边。

土耳其的回应来得也快。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发言人厄梅尔·切利克当天就在社交媒体上表态,把这次撤离称作土政府“无恐怖主义的土耳其”目标的“具体成果”,还提到议会正在为和平进程搭“积极框架”。虽说没讲细节,但“积极”两个字,至少传递了“愿意谈”的信号。

其实,今年以来库尔德工人党的“和平动作”一直没断:3月停火、5月解散武装斗争、7月厄贾兰直接放弃“建立独立国家”的目标——这次“全部撤离”,就是把之前的“口头承诺”变成了“脚下一步”。而伊拉克通讯社早在7月就报道过,解除武装会分阶段推进,得用几个月时间“慢慢来”,这次撤离算是把“计划”变成了“真事儿”。

说到这儿得提句“题外话”:库尔德工人党1979年成立时,目标很明确——在土耳其、伊拉克等国交界的库尔德聚居区建独立国家,和土耳其政府的冲突几十年下来,造成数万人死亡。土耳其一直把它当“恐怖组织”,双方的仇,是“枪杆子”里结下的。所以这次“撤军”才会被说成“历史性一步”——毕竟,从“拿枪对着干”到“主动退一步”,得先放下心里的“戒备”。

现在就说“和平稳了”还早。比如土耳其会不会真的出台“法律措施”?撤离的武装人员怎么安置?库尔德人的权益能不能落实?这些都是没解的题。但至少,双方都迈出了“相向而行”的第一步:库尔德工人党撤了兵,土耳其政府表了态。中东的和平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得像“熬粥”一样,慢慢熬,熬到火候到了,才能尝到“甜”。

有人说,中东的冲突像“打不完的结”,但这次的“撤军”告诉我们:再紧的结,也有“松绑”的可能——只要双方都愿意“往前迈一步”。对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来说,或许再过几年回头看,今天的“撤离”,就是“和平开始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