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这个名字想必有车一族不会陌生,它是美国一家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在我国股市里会有一个概念板块叫做特斯拉概念,特斯拉概念即其电动汽车带动的相关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股票,而这些股票也被很多基金重仓布局,那么重仓特斯拉的基金有哪些呢?

五月特斯拉基金走势

重仓特斯拉的基金有哪些?

截至特斯拉概念重仓基金共有85只,其中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数据来源:华西证券(2021.12.06)

当然此类基金的风险比较高,投资者要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自身投资风险倾向,选择理念与自己接近的基金经理,关于特斯拉概念重仓基金就盘点完毕了,最后提醒投资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私募基金评特斯拉

撰文?/ 秦德兴

编辑?/ 黄大路

设计?/ 赵昊然

来源?/ reuters,作者Ben Klayman

电动皮卡初创公司Lordstown Motors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伯恩斯(Steve Burns)说,之前由于疫情在美国各地蔓延,该公司筹集5亿美元私募资金的计划失败,于是他们寻求通过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来筹集资金。

电动商用卡车制造商尼古拉公司(Nikola Corp.)的首席财务官金·布雷迪(Kim Brady)表示,该公司此前希望在私募市场筹集10亿美元的资金,但没有成功,然后通过与一家所谓的空白支票公司合并筹集所需要的资金。

去年夏天,尼古拉迅速从主要的投资者CNH International那里筹集了2.5亿美元,但市场对某些公司估值过高的担忧促使这家初创公司考虑上市,然后壳公司VectoIQ Acquisition Corp.在去年11月下旬与该公司进行了商谈。

尼古拉公司与这家SPAC的合并是这个行业的催化剂,虽然目前全球针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缓慢,但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其他汽车技术初创公司争相获得必要的资金,以便生存下去并研发自己的车辆。

布雷迪说:“当我们启动D轮融资时,当时并没有想到一年后我们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但根据市场状况,我们进行了调整,最终的结果对我们来说非常完美。”

布雷迪表示,尼古拉此前计划在2021年年底甚至2022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如果不与SPAC合并,这家公司很可能仍是非上市公司,在疫情导致资本市场冰冻时,该公司可能还会放慢产品研发计划以便节省现金。

尼古拉通过与壳公司VectoIQ Acquisition的合并实现上市以来,其股价已经上涨320%,这个例子让其他初创公司也考虑通过与SPAC合并来筹集急需的现金,因为公开市场的投资者都在寻求获得类似特斯拉的回报。这种趋势也令业内高管担忧其中一些交易可能会失败,然后给整个行业蒙上阴影。借壳上市

SPAC是一种壳公司,通常会通过IPO筹集资金来收购一家正在运营的公司。

布雷迪说,一些公司已经奋斗了很多年,现在这些公司将SPAC视为救星。

行业高管表示,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菲斯克(Fisker Inc.)和Lordstown Motors Corp.在非公开市场筹集资金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然后通过与SPAC合并来上市。

Lordstown的首席执行官伯恩斯说:“我们原本计划先进行非公开融资,然后进行常规的IPO,但疫情打乱了这一切,所有的事情都面临困难。”

如果没有SPAC,伯恩斯将不得不推迟所有的计划:明年在Lordstown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推出Endurance电动皮卡,然后推出其他皮卡和SUV。

菲斯克首席执行官亨利克·菲斯克(Henrik Fisker)表示,非公开市场募集的资金对资本密集型的汽车行业来说显然不够。

他说,当公司最终想筹集数十亿美元时,必须去公开市场。资本市场和行业里的高管透露,其他希望通过SPAC上市的电动汽车行业的公司包括电动货车初创公司Arrival、Lucid Motors、电动汽车充电网络ChargePoint Inc、Bollinger Motors、Canoo、Karma Automotive和VIA Motors International Inc.。

Lucid在2018年从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那里筹集了10亿美元,并计划在2021年初开始生产其首款电动汽车。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表示,他们希望Lucid最终能够上市,而与SPAC的合并是一个选项。

Karma Automotive的代理首席财务官Leo Lin表示,该公司的计划始终是上市,而通过与SPAC合并来上市是选项之一,该公司希望筹集至少3亿美元。ChargePoint首席执行官Pasquale Romano说,该公司最终计划上市,但其资金筹集计划有足够的时间来权衡所有的选项。

VIA Motors没有回应是否通过SPAC上市的问题,其他公司也没有置评。

行业高管们表示,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如果一家电动汽车行业的公司通过与SPAC合并来上市,那么私募投资者可以很快获利出场,有时候可能最快在两到三个月之后就可以拿回投资。寻找下一个特斯拉

业内高管说,投资者也在利用电动汽车市场的势头。虽然电动汽车仍仅占全球汽车销量很小的一部分,但许多人押注,这种情况将出现改变,因为他们目睹了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者特斯拉的股价在过去一年大涨了500%以上。

通用汽车前高管托尼·波萨瓦兹(Tony Posawatz)说,人们正在寻找下一个特斯拉。波萨瓦兹领导着雪佛兰Volt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还是Lucid的董事会成员。

包括中国的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公司非常受投资者欢迎,以至于一些分析师敦促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剥离其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业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并没有否认这一想法。

与SPAC达成交易的其他公司包括Velodyne Lidar Inc.、在线二手车市场Shift Technologies Inc.以及电动卡车动力系统制造商Hyliion Inc。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电动客车制造商Proterra Inc正在就类似的交易进行谈判。

行业高管们表示,SPAC使这些公司获得融资的速度比正常的IPO更快,尤其是在制造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汽车行业。

不过一家SPAC的高管表示,相关公司最好迅速采取行动利用这一优势,趁热打铁非常重要,当一家公司可以获得资本时需要抓住机会。

对于拥有强大合作伙伴的公司来说,在非公开市场筹集资金的大门并未完全关闭。上个月,有亚马逊和福特汽车支持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又筹集了25亿美元。

一些行业高管担心,如果那些获得资金的公司无法足够快地兑现承诺时,麻烦就会出现。菲斯克的壳公司的股价最近大跌,原因是这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披露,可能无法像此前预计的那样尽快与大众达成协议,利用后者的电动汽车平台生产汽车。

一位电动汽车公司的高管说:“我们正坐在一个巨大的泡沫上,而泡沫将会破灭。”目前这家公司还没有通过与SPAC合并的交易来上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六月基金短线走势

虽然之前的大地震不会对股市造成致命的影响,但是心理层面的弱化和相关受灾公司的复盘后可能波及股市(当然也会有利好的板块),CPI可能因为四川的需求问题继续高位运行,继续加大了宏观调控的的预期,而中国银行决定5.20日开始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再次对现在投资者很弱的信心产生很大压力,这几个交易日出现了短线资金快速在各个板块之间流动的情况,行情很短暂非常不容易把握,很多股头一天爆涨后第二天行情就结束了,现在要谨慎追涨了。大盘反弹后连续拉升后遇到的抛压和上方的均线压制比较重,现在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在小范围内剧烈震荡,后市大盘20、30均线不能够失守,如果失守反弹可能就到此为止了。短线大盘被压缩在5、10线之间窄幅震荡,离选择方向不远了,从日线状态显示,大资金进出指标之前几个交易日就被击穿了连续下行,现在也贴近趋势线下方同样要选择方向了,而在周线状态下大资金进出指标已经被压缩在两条趋势线之间,大盘中线选择方向的时候来了,后市如果3500这个支撑点位失守无法在短时间内强势收复,机构可能会选择继续做空,大盘可能会再次考验3000点的政策支撑,前期拉高时由于已经抛售了不少的筹码,所以这波如果杀跌机构自己筹码利润缩水的负担又小了不少。现在要注意控制仓位),如果大盘复制上次熊市场中连续的下跌强势反弹冲击年线,最后以失败收场,加速下跌探底的走势就要小心了(没人希望但是股市的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股评机构都在造好后市不得不多分谨慎),总的来说大盘的这次反弹比预期中的还弱,如果选择向上突破10或者60线只有强势突破并站稳3800后市才有戏,那将是个标志。反弹有望延续至4400附近,突破不了反弹行情就有可能让股评们预测的5000点以上的希望再次落空。

之前印花税降低带来的巨额疯狂资金狙击股市时,本人曾以为主力机构的减仓行为应该会有所减缓,虽然仍然认为机构会继续拉高出货但是并不认为当天会出货。但是当天盘中曾经有波巨大资金的抛售行为,大幅度打压股指将巨大的疯狂追高资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来以为是大小非所为,现在结果出来了。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当天基金和保险两大机构借大涨大幅度减仓高达317亿,广大散户再次成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这几天累积下来主力资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抛售态势,从24日到机构减仓估算接近500亿,而这些筹码再次落到了散户手里,主力出货态势不停止,后市仍然不乐观,而宏达股份打开跌停后小非放量出货,根据统计平原实业和益多园房产减持分别达到696万股和751.36万股悉数清仓,一天之内合计出售比例达到2.81%远远超过上次所谓的限制大小非一个月只能够出货0.99%的规定,而上证所的惩罚措施确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对于已经清仓的小非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这个违规行为,今后“跟风者”不会在少数(这周冠福家用的大小非违规解禁超过了0.99%的限制达到1.19%,TCL打了个擦边球抛售了1.01%,跟风已经出现,这对机构来说是很大的心理压力),之前所谓的限制大小非的一系列所谓利好政策都成了一个漏洞百出的利好了。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资金的供需决定了股市的运行规律,买的资金多于卖的就涨,卖的多于买的就跌,而在一个趋势内因为一个大利空消息卖资金长期大于买资金,那这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下跌行情。

大盘24日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大多数股现在涨幅都没超过20%反弹相对较弱,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现在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24日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现在数据已经出来了是基金和保险两大主力大幅度减仓317亿造成的)。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近6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0�2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