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熟悉的投资渠道主要有:银行、保险公司、股市、信托公司等。它们提供的投资品种主要有:
1、银行:人民币或外汇理财产品、开放式基金(股票型、债券型、指数型、货币市场基金等)、凭证式国债;
2、保险公司:各种财产、人寿保险产品;
3、股市:股票、基金(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债券(记账式国债、企业债、可转债)、权证等;
4、信托公司:信托理财产品。
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的投资品种大多属于固定收益型产品(开放式基金例外),平均年收益率为2%~5%,主要适合于保守型投资者,它们的投资方法也非常简单。
股市是老百姓习惯的俗称,股市指的是证券市场或资本市场,它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是投资于证券市场,证券包括股票、基金、债券等。由于中国股市才15年的历史,老百姓普遍不太了解,过去几年又经历了大熊市,使很多人谈股色变,一提到股市,就想到股票风险特别大。股票的风险的确很大,但不代表证券市场风险也特别大。
近几年,老百姓非常热衷于在银行购买开放式基金、凭证式国债,可他们由于信息的闭塞和知识的缺乏,却不知道证券市场(他们眼中的股市)上也有很多基金、债券。银行能买的开放式基金,证券市场如今也能直接买卖,而且证券市场还有一些独特的基金产品,如封闭式基金、 ETF(上市交易型指数基金)、LOF(上市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它们的交易费用不仅比银行出售的基金低很多,而且购买起点低(100元即可)、可以自由地买卖,非常适合低收入的工薪家庭月月投资。债券的品种比银行更丰富,在银行购买的国债叫凭证式国债,一般为到期一次性支付本息,而交易所的国债叫记账式国债,一般为半年或1年付息一次,而且可以随时买卖,非常方便,还有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品种丰富,期限短中长的都有。
居民基金股票投资比例
随着国家注册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转好,居民对证券资产的配置热情进一步增强,但该不该入市?进多少比例合适?各类资产又该怎样配置?这已经是摆在各个家长面前的重大问题,毕竟与自己的财富有关,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意见,仅供参考!现状分析
1.美国的平均分配根据兴业证券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国家居民的资产配置比例如何?中国股票配置比例如何?——兴证策略小学问系列(兴证策略王德伦团队20180813)》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居民资产配置的比例是地产25%,保险和养老金25%,公司股权26%,存款基金等24%,这个配比大致分为四大类,将地产、保险、股票、现金进行平均分配,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当然我们把8%的基金归为了现金一类,按道理要归为股票类,那么股票的比例应该在34%左右。
2. 韩国的4321韩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的主要按现金、保险、股票、其他,大概是按4321进行安排的,也就是现金占比40%左右,当然股票都是包括股权的,也就是没上市的企业股权也算在里面。这个比例也是有参考意义的,但类别与中国差别很大。
3.中国的有钱买房约55%在房产,30%为现金,10%为股票,5%为保险,这个比例明显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而且固定资产占比过高,经营资产占比偏低,保险则更低,风险承受能力不强,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那么合理的比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参考比例标普的家庭资产配置的方案是这样的:40%:保本升值采用低风险低收益的债券、信托;30%:投资于风险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房产等;20%:保险等应对家庭重大风险和变故;10%:活期以备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我们看到这个方案类现金的比例超过50%,与韩国的配置比例十分相似,但保守有余,进取不足,我们可以适当调整。
给出合理的建议比例大概是这样的:40%:投资于风险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债券、信托等;30%:保本升值采用低风险低收益的房产;20%:保险等应对家庭重大风险和变故的保险;10%:活期以备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从大到小按照证券、房产、保险、现金排序,也就是4321的比例,但权益类资产最多,其次才是保本升值类资产,然后是保险,最后才是现金,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可以供大家参考。
居民基金年支付限额
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是指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医疗费用的最高数额。目前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假若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0000元,则最高支付限额为40000元左右。根据新医改方案,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应答时间:2020-1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