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是基金公司销售基金的重要渠道,即一些基金公司和银行签订相应的合作,银行会代为销售这些基金公司的一些基金产品,并且在储户前往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会向用户推销基金。那么对于用户来说购买银行代销基金有哪些利和弊?一起来了解一下。

银行基金代销比率下降

银行代销基金的利和弊

【1】利:购买银行代销基金最好的好处就是方便,用户只要银行开立了结算账户就可以在该银行购买基金产品投资,不需要再去单独开通基金账户。并且可以直接通过银行APP办理存取款、申购和赎回的业务,在申购和赎回上都是比较便利的。如果通过基金公司操作的话,还要下载额外的APP或者注册新的账号。

【2】弊:在银行购买的代销基金数量有限并且手续费比较高。银行并不会销售所有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因此投资者在基金的选择上是非常受限制的。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费率原价一般是1.5%,银行打折的行为较少,或者折扣不多,比如打8折。购买5万元基金,申购费如果不打折就是750元。

购买基金牵扯到的手续费主要包括管理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其中管理费基本不打折,赎回费一般根据持有时间计算,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率越低。购买新的未成立的基金行为叫认购,购买已成立的老基金行为叫申购,申购行为更多,所以购买基金在手续费方面主要看的是申购费的高低。

以上就是投资银行代销基金的利弊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银行基金代销比率下降的原因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财说 邮储银行近日又有因代理保险违规而被处罚。 内蒙古银保监局开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邮储银行土默特左旗支行存在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5万元。 屡屡有因代理业务而被处罚,或也与该行一直在大力推代理业务有关,今年上半年该行代理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大增近60%。 虽然已经被划归到国有大行行列,但既想完全独立又难以离开中国邮政的邮储银行,距离真正国有大行还有不短的路程要走。 上半年邮储银行盈利能力有变弱趋势。 该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3.35%,但营业支出同比就增长了9.07%,最终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9.96%。 盈利下降的同时多项盈利能力指标亦下降,其中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3.59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了0.13个百分点,净利差也在收窄,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和同行业比起来,邮储银行盈利能力偏弱,一个最重要体现就是成本收入比过高,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成本收入比为51.76%,在上市银行中几乎处于最高水平,显示出该行经营效率偏低。 《全球财说》注意到,邮储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近几年来在逐渐提高,2018年上半年、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该指标分别为5.81%、6.6%、6.65%。就今年上半年看,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7.2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9 亿元,增长4.17%。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1.20 亿元,增长6.71%;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7.31 亿元,增长9.93%。 表面看起来,邮储银行的中间业务能力在提升,但深入分析发现,该行中间业务结构比较有特点。具体来看,邮储银行的银行卡及POS、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在上半年同比下降,增长最多的是代理业务,同比大增59.13%,是拉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主要力量,对此该行解释称,主要是本集团加大代理保险、代理基金、代理贵金属等代销业务销售力度,大力推进债券承销业务发展,代理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邮储银行的代理业务能力离不开中国邮政众多且遍布全国乡乡镇镇的网点,而于邮储银行员工和邮政网点员工而言,代销保险和基金压力任务非常大,代销保险违规事件层出不穷,也经常会收到监管对违规代销的罚单。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邮政网点员工的努力,邮储银行也是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奖励,即需要付出让邮政员工相对满意的佣金。可以看到,上半年,在代理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幅增长的其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也在大增,增幅甚至超过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幅,上半年,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80.9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1 亿元,增长9.93%,该行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邮政集团代理销售金融资产的规模增长,导致佣金支出增加。 从各地区分部的营业收入来看,该行营业收入最高的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总行地区的营收同比下降,在营收中的占比也从18.85%下降到了13.13%。 去年12月,邮储银行实现A股上市,资本得到补充,不过该行核心一级资本消耗较快,上半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降0.73个百分点,其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则较上年末有所提升,这两个指标上升应该该行发行永续债相关。 虽然邮储银行的不良上半年双升,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485.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87亿元,不良贷款率0.89%,较上年末上升0.03 个百分点。不过整体上看,在上市银行中,邮储银行资产质量并不差,其报告期末拨备覆盖率为400.12%,较上年末增长10.67个百分点。 但是其单一客户贷款比率常年超标,2018、2019、2020上半年其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分别为29.78%、27.19%、23.49%,远超10%的监管标准。《全球财说》注意到,邮储银行上半年第一大贷款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去年末该行业也是第一大贷款行业,在十大单一借款人中,有7家就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的增加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半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良贷款余额71.33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15 亿元,该行解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给交通运输业客户带来较大冲击。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中,有多少是投向了关联方中国邮政,在该行的半年报中并没有更多披露。不过邮储银行当前既想完全独立,又无法离开邮政体系的矛盾仍然存在。 邮储银行至今的对公业务仍然瘸腿,贷款结构和当前银行业主流贷款结构不太相同。 上半年末,邮储银行公司贷款余额1.85万亿,个人贷款远超公司贷款,为2.86万亿,公司贷款利息收入384.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28 亿元,增长8.25%,个人贷款利息收入772.1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2.75 亿元,增长18.90%,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存款也是类似的结构,邮储银行的揽储能力是内资银行普遍羡慕的一点,上半年末,其公司存款余额为1.17万亿,个人存款高达8.39万亿,二者的平均付息率均不到2%。但明显,邮储银行揽储仍然依靠的的强大的中国邮政网点,所以储蓄存款占比会远高于公司存款。 邮储银行要支付一笔不低的储蓄代理费,上半年末,该行储蓄代理费及其他406.9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69 亿元,增长7.59%,同时也是业务管理费中支出最大的一笔,占比为53.71%。 邮储银行也更为看重个人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略显看轻,从员工人数分布也略看出一二,除去管理层外,员工数量中,占比最低的是资金业务,人员占比还不到1%,其次就是公司银行业务人数,占比为7.81%,占比最高的是个人银行业务,人数占比为40.7%。

银行基金代销比率下降怎么办

银行也会代销一些基金,但是银行代销的基金可是有风险的,银行并不保证大家一定能赚到钱,因为银行如果能保证大家赚到钱的话,银行自己那么多钱投资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给大家赚钱这样一个机会呢?所以大家必然要承担风险,亏损的是自己的,赚钱了也是自己的。

银行的投资经理仅仅是给大家做一个推荐,比如说这款代销的基金,根据之前那些客户的购买情况来看表现很不错,大部分人都能赚到钱,然后给这个客户也推荐一下,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人家在推荐的时候就不保证一定能赚钱,基金它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没有风险怎么会获得收益呢?但是现在自己需要清楚其中的风险,毕竟如果亏钱了人家要赔钱,那赚钱了是不是还要给人家投资经理分走一部分啊?这不合理啊。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无论是股市还是基金的市场都是这样的,基金相对来说还是风险低一点的,因为它多层的持仓结构决定了它不会像股市那样直接出现崩盘的情况。因为它持仓比较复杂,但是赚起来也很难赚到特别多的钱,亏钱了一般也不会亏特别多,只不过它仍然会亏钱。因为基金是不能保证大家一定赚钱的,都那么简单的话,大家就不会去进行实体产业的投资了,因为那风险高啊,都买基金多容易赚钱啊。

虽然银行的投资经理客户经理对这个亏损并不负有赔偿责任,但是这个会直接关乎到他的业务表现、因为如果他服务的在向客户最终给出的评价都是再一个投资经理,什么都不会净推荐那些亏的基金,导致我一年都不怎么赚钱,甚至还是亏钱的,那他以后的客户肯定会少、因为不要说什么外部的因素不可抗力的因素,投资者只知道你给我推荐的这个东西让我亏了钱,就算你不赔,我下次不找你了,这还不行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投资经理也会非常慎重的给大家去做这个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