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生跨年布局基金

金花生集结多位*理财规划师、著名基金经理,是经过理论知识、实操经验、教学技巧等多方面综合考核筛选而出的资深团队。

金花生是锟跃(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基金理财服务的一站式理财服务网站平台。总部位于上海静安。金花生秉承“成为中国最受用户信任的理财品牌”为愿景 ,致力于向普通理财者提供基金理财服务、理财技巧提升、理财问题咨询等多维度的投资理财服务。截至2021年6月份,平台服务用户超过100000位。2021年,金花生理财已登陆广东卫视、四川卫视、山西卫视、宁夏卫视、河北卫视等多家上星卫视。

股票基金四朵金花

呈“掉队”趋势的口子窖,未来将驶向何方?8月,口子窖公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43亿元,同比增加42.90%;实现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加41.34%。营收增加主要得益于高档产品销量、收入增加。分产品档次来看,高档白酒约贡献九成以上销售收入,高档白酒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加42.57%;中档白酒实现销售收入4480.01万元,同比增加82.10%;低档白酒实现销售收入4284.19万元,同比增加34.55%。中报不及预期 口子窖各项经营指标向好,整体业绩却不及预期。纵向来看,2020年疫情重击口子窖,营收、净利均双位数降低。数据显示,口子窖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0亿元、净利润4.86亿元。由于基数较低,故2021年业绩提速明显。但若把时针拨回疫情前,口子窖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19亿元、净利润8.95亿元。简单对比2019年、2021年中期业绩,则口子窖营业收入减少7.28%、净利润减少23.24%,高中低档酒的销售收入亦减少,即口子窖非但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更隐隐有业绩下滑的趋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出。2020年上半年,口子窖经营性现金流共流出3.88亿元,2021年上半年虽有所改善,但仍流出2.53亿元。横向来看,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白酒市场,口子窖表现亦称不上亮眼。“一方水土酿一方酒”,而安徽省作为中国白酒的重要产销地,也孕育出了徽酒“四朵金花”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金种子酒。从营收、净利来看,口子窖位居第二,仅次于古井贡酒,但上半年营业收入仅为古井贡酒的三分之一。虽口子窖的业绩略强于迎驾贡酒,但近年来二者差距越来越小,迎驾贡酒颇有几分迎头赶上并即将反超的趋势。从上半年整体盈利能力来看,迎驾贡酒则为4家中最高,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达77.63%,接近口子窖净利润增幅的一倍。重金广告费投向央视 作为地方性酒企,摆在台面上的共通问题则是:如何将酒卖到省外乃至全国市场,进而提升业绩。口子窖持续开拓省外市场,但效果甚微。半年报显示,口子窖安徽省内实现销售收入17.45亿元,占比78.88%,较去年同期的76.02%增加2.86个百分点;安徽省外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占比21.12%。省内销售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省外经销商增幅低于省内、省外市场扩张缓慢。近3年来,安徽省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5.52%、16.75%、19.66%,今年年末能否突破“二”字头?扩张之外,另一策略则是“借势”。口子窖注重营销,加大销售费用的投入,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从历年财报中可知,口子窖2020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37.96%,达到新高5.46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占7成。口子窖表示,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广告宣传费、促销及业务费增加,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特色,口子窖酒已经从地方名酒成长为全国性品牌。8月的一份投资者调研报告显示,口子窖预计2021年销售费用4—5亿元,其中2亿元左右是央视广告费用,2亿元左右是渠道费用。但随着新媒介兴起,也有投资者对口子窖以传统电视渠道为主的营销方式表示不满,网友“zc0823”在e互动上表示,“公司要跟上时代进行产品宣传的升级换代,建议多挖掘通过抖音、自媒体、微信等方式的营销推介。”但显然,大手笔的广告费用投入却未能带来营业收入的上扬。2018—2020年,口子窖销售费用增速分别为5.52%、17.72%、37.96%,营业收入增速除2018年外均低于销售费用增速,分别为18.50%、9.44%、减14.55%。销售费用率可以简单衡量一家企业换取单位营业收入所需要的销售费用投入。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口子窖销售费用率逐年上升,分别为7.88%、8.47%、13.62%、14.50%,即为了获得100元营业收入,口子窖投入了越来越多的销售费用,品牌价值在递减。今年以来,诸多企业已用自身表现说明,“以销售换营收”的方法论不再行而有效。叶飞曾多次力荐 白酒股向来让人疯狂,更有人称“白酒是A股最后的信仰”。今年以来,白酒板块涨14.75%。不少企业跨界“沾酒”亦取得了较好的资本回报,如来伊份、岩石股份公开白酒业务后,均迎来涨停。作为本来就深耕白酒这一领域的口子窖,今年以来股价仿佛坐上“过上车”,起伏起伏起起伏伏,使得人心惶惶。近一年来,口子窖股价最高点出现在2021年1月中旬,约77元/股;最近的低点则出现在8月底,约49.50元/股。按此计算,股价在8个月内跌了三分之一,市值亦随之蒸发约165亿元。口子窖近一年来股价走势股市激荡之时,曾自曝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黑幕的百万粉丝微博大V叶飞(@叶飞私募冠军直说)则多次表示对口子窖的看好。公开资料显示,叶飞曾任私募基金经理,混迹私募圈数十余年,是“私募基金市值管理”的代表。翻看叶飞微博后发现,其第一条关于口子窖的微博是在2020年12月。叶飞表示,“今晚就喝口子”。此后8个月里,叶飞多次流露出对口子窖的信心。如:3月初,口子窖跌至低点约53元/股,叶飞表示“见底口子”,并回复网友质疑称,“谁腰斩了?回撤比茅台(600519)他们都少。”随后一个月里,口子窖股价小幅上升至约61元/股;4月中旬,有网友询问“口子什么时候飞?”,叶飞则略带神秘地回答“不能说,你可以换股,如果对它不喜欢”;5月中旬,叶飞陆续发表了“比较看好老家的口子酒。好喝不上头!”“口子,也是好酒,物美价廉,升值空间巨大,值得我自己加仓”等言论,此时正是他捅爆“市值管理”黑幕后,而口子窖则进入了又一个股价低谷;6、7月,叶飞继续表示“白酒分为两种,一种叫叶飞的口子, 一种叫其他白酒”“难度(道)你不知道,口子的庄家就是我嘛?”,并以“口子数五个涨停有可能吗!”为主题直播。6月口子窖逆势迎来连续涨停,7月底则出现暴跌。一边频频看好口子窖,叶飞却也同时撇清关系,“不作为操作建议,不推荐任何股票”。另注意到,自口子窖8月步入下行通道后,叶飞再无相关言论产出。因违反社区公约,叶飞微博处于禁言状态。

杨金金发新基金

2023年2月开启,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发行也开始“兔”飞猛进。 老中新三代皆闻风而动,对决基金回血之日。 长跑老将的产品自然引人关注,但强势平台的新人可能也颇有“姿色”,还有神秘的“中生代”。 究竟怎么选, 其实很考校投资者的研究功夫。 发行数“兔”飞猛进 据Choice数据统计,未来一周(2月6日至2月10日),将有1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进入发行程序。 算上春节后新进入发行的一些新基金,未来一周的新基金舞台上,真的可以算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这关注度较大的可能有以下几位: 一、 财通基金的金梓才 ,在独立平台上熬出头的“行业轮动高手”,习惯从中观行业出发,重拳出击,近几年的中长期业绩算是可圈可点。 二、 交银施罗德的郭若 ,新人基金经理,精选个股风格。交银基金近年推出的权益基金新人,第一支基金都是业绩大胜,没有败绩。郭若本人跟的又是牛人辈出的机械赛道,理论上有业绩爆发的可能。 三、 建信基金的姜锋 ,中生代基金经理,业内比较少见的非赛道投资风格,中长期业绩也不错。比较大的挑战是,他管理的不同基金间业绩差异较大,这是不确定性。 “中观落子”金梓才 金梓才是业内近年关注度不断提高的基金经理,过去几年凭借着神奇的“行业轮动重配”的风格,行走权益市场,中长期业绩排名相当不错。 他管理时间较长的财通成长优选(2015年起管理),除了第一年业绩不佳外,此后六年业绩都是业内中前行列(下图),从表现看可圈可点。 金梓才赚钱的“点”非常“独特”,属于“神来之笔”、“利润险中求”的那种。 简单的说,金梓才是把投资重点落于“中观行业”的层面,每年都要寻找市场内成长最好、或是风险收益最好的板块然后重仓。 他2017年落子电子、2018年靠消费做防御、2019年回到科技半导体、2020末回师化工、2021年末落子养殖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操作。 但这种每年高轮转,每年都要有“灵感”的操作方法,对于基金经理的“考验”是非常大的。不仅要勤于研究,而且也要不能出大错。 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金梓才还能不能一直维持既往的“神奇表现”,是这只新基金未来能否大红大紫的关键。 “常胜平台”出郭若 与金梓才相比,交银施罗德的郭若则是一个投资新人,简历也比较简洁: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及经济学学士、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交银施罗德行业分析师。 从简历可以看出两点,1、郭若当年的学业成绩一定不错;2、他出身是交银施罗德的行业分析师。 后者这个群体过去几年是产出过“交银三剑客”、杨金金、楼慧源、田彧龙、郭斐等一堆明星基金经理的。 业内还有一个“玄学总结”:即交银施罗德近几年推出的新人基金经理,第一支基金无一例外是大赚的。 这个纪录能否延续,当然还是需要观察的。但从投资规律上看,交银历史上新人基金经理比较“成功”,可能有以下原因: 1、交银基金的“强棒”是选牛股,这需要基金经理和行业分析师的密切配合,所以从行业分析师序列中选拔的新基金经理,延续这个投资风格,不容易犯大错。 2、新人基金经理的规模通常都不会太大,比较容易发挥个人的“选股优势”和“研究积累”。 3、交银基金内部比较团结,资深基金经理对新人帮助比较多,新基金经理成熟较快。 郭若能否延续这个“不败”纪录需要时间来证明,但考虑到此次他管理的是一只发起式基金(规模通常不会太大,团队也要参与投资),以“配置”的心态参与投资,似乎风险也不怎么大。 “中生代”的双面业绩 历史上专户特色特别明显的建信基金,近年似乎也在冒出一些中生代基金经理,此次发新的姜锋是其中之一。 姜锋的业绩是需要细细“品读”的。 以其管理时间较长的建信健康民生基金为案例,近四年的业绩排名都盘踞在同类基金前四分之一,是蛮值得一看的。 20、21年和22年业绩都不错失比较难得的,这三年市场风格有较大的切换,几乎年年不同,姜锋在这只基金的管理上,是体现了一定的水平的。 从组合重仓股看,建信健康民生这三年的重仓股也没有太多的“赛道”特征,也没有掺和太多“新能源股”的特征,基本是靠个人的龙头股 独门小股票,来挣收益的。 以这个基金的数据看,姜锋应该是比较注重价值风格和比较能选股的。 但姜锋的投资有两个问题要“解释”的清楚。 其一是,他的不同基金之间的业绩差异问题。 姜锋管理的两只时间很长的基金,建信健康民生和建信环保产业,业绩和排名“天壤之别”。 其二是规模问题,他早年管理的产品规模都不大,但近年扩张较猛,新基金如果发的好的话,可能会去挑战百亿门槛,他的策略能否经受住规模的增长考验,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附图:建信健康民生A的规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