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可分为很多类型,根据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程度,一般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追求长期的资本增值,该类基金亦被称为成长型开放式基金;第二类是追求当期的高收入,也称作收入型开放式基金; 第三类是兼顾长期资本增值和当期收入,也叫平衡型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方案等都是由基金管理人作出的, 为了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各国的基金监管部门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活动有若干的限制。 这主要是针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政策而言的, 这些投资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证券组合的类型,证券分散化的程度,证券组合质量的高低,基金充分投资的程度、着重于经常收入的稳定性, 还是着重于买卖利润或资本增值的相对程度。为了进一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化解市场波动给基金赎回带来的压力,开放式基金在投资管理上存在一些基本的原则,这通常是对基金投资的一些限制,包括对基金的投资对象、投资数量以及基金的运作方法作出各种限制。

基金投资比例的选择原则

对投资数量的限制。分散投资能够降低风险, 为了避免基金的投资过于集中,要求开放式基金在投资时应遵循分散化投资的原则。 投资数量的限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投资某一种股票的数量限制,即规定基金投资于任何一家公司股票的股份总额不得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一定比例。二是对某一种股票的投资总额在基金资产净值中所占比例的限制, 即规定基金对于某一种证券的投资额不得超过该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投资方法的限制。这包括禁止基金与基金关系人交易, 限制同一基金管理的多只基金之间的相互交易,以及禁止信用交易等。此外,考虑到成长型投资组合的投资目标是资本的长期增值,在构建成长型投资组合时,应较多地考虑证券的资本增值潜力,较少考虑经常性的收入。按照这一原则,在各类证券中,普通股票最能体现这种目标。 成长的定义是证券收益的增长能够超过市场的平均水平。

基金投资比例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固定比例投资策略。即将一笔资金按固定的比例 分散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基金上。当某类基金因净值变动而使投资比例发生变化时,就卖出或买进这种基金,从而保证投资比例能够维持原有的固定比例。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投资成本,抵御投资风险,还能见好就收,不至于因某只基金表现欠佳或过度奢望价格会进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为泡影,或使投资额大幅度上升。将一笔资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基金上,当某类基金因净值变动而使投资比例发生变化时,就卖出或买进这种基金,从而保证投资比例能够维持原有的固定比例。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投资成本,抵御投资风险,还能见好就收,不至于因某只基金表现欠佳或过度奢望价格会进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为泡影或使投资额大幅度上升。如果决定把50%、35%和15%的资金分别买进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当股市大涨时,设定股票增值后投资比例上升了20%,便可以卖掉20%的股票基金,使股票基金的投资仍维持50%不变,或者追加投资买进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使他们的投资比例也各自上升20%,从而保持原有的投资比例。如果股票基金下跌,就可以购进一定比例的股票基金或卖掉等比例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恢复原有的投资比例。这种操作策略并不是经常性地一有变化就调整,有经验的投资者大致遵循这样一个准则: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才调整一次投资组合的比例,股票基金上涨20%就卖掉一部分,跌25%就增加投资。

基金投资比例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基金的投资比例是按照我们的理财目标、所处人生阶段、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的,那么基金投资比例怎样才合理呢?

基金投资比例怎样合理?

1. 年龄法则

年龄法则就是根据投资者的年龄来决定比例,我们以100作为基础,如果你现在是25岁,那么可以用25%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基金,75%的资产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因为因为年轻的时候,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可以加大权益类基金的比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开始降低,所以需要增加固定收益产品的比例。

2. 恒定投资策略

恒定投资策略就是每种产品的投资比例相同,举个例子,你有10000元,把它分成四等份,每份2500元,分别投资到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或者指数基金,如果你的资产增值了,就算个别产品亏了,你也是赚钱的,可以分散一定的风险。

注意基金是需要长期投资的,只有长期投资,才能收获回报,当然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者,基金投资比例有所不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去分配基金比例,最后需要提醒投资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