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类如下:

1、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就是指有60%以上的资金是投资于股票的基金,这类基金收益最大,风险也最大。
2、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就是基金公司聚集社会中的闲散资金,基金经理将这些资金投资到风险较小的产品之中,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货币基金是风险最小,流动性高的基金类型。一般用于投资银行协议存款、国债、央行票据等低风险产品。
3、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就是将各种投资产品混合投资,投资于股票占比小于75%。根据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不同,分为偏股型,偏债型,股债平衡型和灵活配置型四种。混合型基金除了股票和债券外,还会投资于货币基金、实体行业等等,涉及投资面都比较多。其风险较股票型基金低,但是总体风险也是较高的。
4、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就是指针对某一个指数进行买股,将某一指数的主要股票或全部股票进行购买,使得基金的走势与该指数的走势基本相同,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中小板指数等等。
5、债券基金。债券基金就是指有80%以上的资金投资于国债、企业债等债券的基金,剩余部分基本投资于股市。债券基金分为两种,纯债券基金风险较低,收益也较低。可转债基金收益和风险较高。
6、分级基金。分级基金分为A和B两类。A:固定收益,风险较低;B:将A的资金进行杠杆操作,也分为股票型,债券型等,风险很高,当然收益也很丰厚。因为杠杆操作,所以其升跌是其他基金的倍数。
7、打新型基金也就是专门用于打新股的基金,有新股上市的时候,资金都会用于购买新股,与直接买新股相比,打新基金的资金量大,即使小散也能参与打新,相对于个人打新股,中签率就高了,只是收益率却低了。而在没有新股的时候,基金会购买一些低风险产品的。风险较低,而收益率也与运气有关,收益率低于股票型、混合型等基金。
8、私募基金。是由持有基金经理证件的个人开设的基金公司发行的,有很多在之前基金公司工作牛人基金经理,最后都离开了基金公司,而开设了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门槛都比较高,50万起,基金完全由私募基金经理操作,中途会分红,要到了期限才能赎回,或者基金经理可以提前结束。
基金的八种分类标准是什么
一、按募集分类一般分为公募和私募基金;

2.按经营分类一般分为开封基金;
3、按投资策略一般分为主动和被动基金;
4.按交易分类一般分为场内外基金;
5般分为股票、债券、货币和混合基金;
6.按资金来源一般分为在岸和离岸基金;
7、一般分为合同和公司基金;
8.有特殊分类QDII和LOF基金等。
以上是基金的八类。
不同基金之间的共同点
1、概念上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投资目的而设立资金的集合;
2.风险共同点:即基金收益越高,风险概率越高;
3.成本共同点:认购费等手续费会随着投资资金的增加而降低;
4.投资共同点:所有基金投资均为间接投资,即先将资金投入基金,再将资金集合投资于相应的金融产品。
基金的八种分类标准有哪些
一、募集方式,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二、运作方式,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三、投资理念,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四、交易方式,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
五、投资对象,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和混合型基金。
六、资金来源,在岸基金和离岸基金。
七、法律形式,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
八、特殊类型,QDII、LOF等。
投资基金需要注意什么:
1.有明确的目标:许多新手投资者可以轻易忽略投资的目的。股票基金通常扮演资本增值的角色,而投资于债券基金或准货币市场基金通常是为了能够获得稳定的受益回报,因此投资者必须明白所持投资组合期望达到的效果;
2.了解基金的核心组织:许多新手投资者盲目地购买了很多资金,但他们并不那么了解。应选择三至四只业绩稳定的基金构成核心组合,其资产在整个投资组合占到70-80%,在海外,许多投资者选择大盘平衡型基金作为其核心投资组合;
3.减少资金数量并保持均衡的投资组合:如果持有的资金数量过多,那么投资者在看一长串名单时常常会感到困惑和迷茫。好的基金投资组合应该是平衡的投资组合,也就是说,投资组合中各种资产的比例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拓展资料】
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形式:
最早的对冲基金是哪一支,这还不确定。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牛市时期,这种专门面向富人的投资工具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杰里·纽曼创立的格雷厄姆·纽曼合伙公司基金。
2006年,沃伦·巴菲特在一封致美国金融博物馆(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杂志的信中宣称,20世纪20年代的格雷厄姆·纽曼合伙公司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对冲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现。
在1969—1970年的经济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盘时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损失惨重,纷纷倒闭。20世纪70年代,对冲基金一般专攻一种策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采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70年代的衰退时期,对冲基金一度乏人问津,直到80年代末期,媒体报道了几只大获成功的基金,它们才重回人们的视野。
20世纪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阶层,对冲基金遍地开花。交易员和投资者更加关注对冲基金,是因为其强调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赢大盘”的投资方法。接下来的十年中,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加层出不穷,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债券、固定收益证券、量化投资、多策略投资等等。
21世纪的前十年,对冲基金再次风靡全球,2008年,全球对冲基金持有的资产总额已达1.93万亿美元。2008年的信贷危机使对冲基金受到重创,价值缩水,加上某些市场流动性受阻,不少对冲基金开始限制投资者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