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年末将至基金如何处理

2020基金年底行情走势

进入年末考核季度,大部分基金经理倾向于压制整体的风险偏好,锁定全年收益。不少基民也开始纠结,年底了继续养基还是落袋为安过个肥年?小编在此整理了年末将至基金如何处理,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是否看好中长期行情?

在创出年度新高后,近期主要股指高位震荡回落。对于A股市场2020年“年终收官战”,多家金牛私募认为,年末时点的A股仍可积极作为。由经济超预期复苏带来的顺周期投资方向以及前期调整充分的优秀成长性公司,仍然值得深挖布局。

景领投资认为,站在年终时点和未来一年的时间维度上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经济均有望继续出现季度环比改善,市场关注点会从估值提升向业绩持续改善转换。以健康升级、消费升级、业务与产品创新为主的结构性小康牛依然会继续。

和聚投资认为,目前顺周期行情处于中场,A股在年终收官阶段预计将迎来周期成长双驱动。年底阶段,和聚投资将做好适度均衡配置,并看好明年初科技和成长板块的机会,尤其符合政策导向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中目前已经有一定估值优势的信创、军工、传媒、电子、通信等板块。

如果投资者仍然看好明年甚至更长期的行情,建议继续持有,淡化短期市场的涨跌。

是否相信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大盘走势只是影响净值涨跌的一个因素,另一重要因素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在中长期持续创造较好的回报。

股票的涨跌,主要取决于基本面和估值,如果股价持续上涨,估值变高,超出合理范围时,股价回调的概率会变大,此时“止盈”是合乎逻辑的。而基金是一系列股票、债券的组合,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调仓买入低估、优质的品种,不断“吐故纳新”,从而保持净值的长期稳健向上。

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对基金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你看好一个基金经理,并且其投资年限较长,不妨选择长期持有,让基金经理帮你打工。

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目标。

普通的基民在持有权益基金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如果只是想赚点“零花钱”,或是资金短期内就要拿出来使用,那么达到了一定的收益目标后,就可以“落袋为安”。

建议大家尽量用不需要急用的资金理财,这样才可以用稳定的心态做中长期投资。这是复利是投资最大的“奇迹”,正是依靠复利,巴菲特在56岁以后赚到了98.8%的财富!

基民可以设定一部分的钱来做长期投资,持有中长期业绩都表现较好的基金,赚取长期复利。长期来看,优质公募基金持续盈利的概率比较大,降低了基民的试错成本。如果不断交易不同的基金,很容易判断失误,选到了一只表现稍差的基金,不仅收益率会有损失,还要支付申购和赎回的费用,并不划算。

对于具体操作的建议:

1、达到盈利的基金及时止盈

建议基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收益偏好,如果持有的基金今年收益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收益,则不要贪多求满,毕竟装到口袋的才是自己的,适当减仓,轻装上阵等待明年机遇。

2、赎回部分股票基金

风险最大的是股票基金,所以当行情不好的时候,股票基金是跌的最厉害的,那么我们可以让组合里的部分股票基金先落袋为安。

3、转换成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

年末市场波动加大,分散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投资者可以把风险较大的股票近转换成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我们可以利用超级转换功能来实现,这样可以省去手续费,操作也较为方便。

4、寻找赚钱效应较强的板块

近期,多家机构发布了2021年的投资策略,较多的共识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走出疫情冲击,预计全年实际GDP同比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将逐步走弱,基本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相对较高的估值有望被盈利增速稀释,因此市场很可能存在着结构性机会,但想要复制2019-2020的行情概率相对较低。目前中国经济进入到结构转型阶段,消费和科技承担起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相关产业链和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基金经理建议通过持仓结构调整来优化风险收益比,继续追求盈利能力强和盈利确定性较高的资产,风格建议继续均衡。展望未来1—2季度,顺周期的可选消费,如白酒、汽车、家电、家居等,及新能源车、军工等目前仍处于景气较高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关注成长股中的创新药、半导体等细分行业等。

如果自己养的基契合以上重点关注领域,则可以考虑继续观察市场变化,择时操作。

总体对于医药、消费等板块防御性比较强,并且临近年底,消费是大趋势,可以选择趁回调积极布局,对于这类行业基金,建议多看少动,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是过年临时急需资金进行采购或者周转等活动,自然可以选择赎回基金,只是基金的收益无法保证,因此还是建议短期内要用的资金请千万不要拿来投资高风险性的基金,比如股票基金,指数基金,混合基金等。高风险性的基金投资只有把时间拉的足够长,才能够保证收益。如果是短期内要用的资金,还是建议配置货币基金这样的低风险高流通性基金,以免因为短期内的波动和赎回而引起不必要的本金亏损。

无论是不是年底,对于优质基金,都可以在净值震荡整理阶段加大买入力度,在攀升期采取定投的策略。投资是一个享受复利的过程,长期投资有望获得更好的回报。

基金相关文章:

★基金小白入门指导

★2021年买基金会不会血本无归

★基金入门常识技巧

★基金投资技巧方式知识

★基金投资入门小知识

★指数基金定投入门

★202年投资基金的三不要

★证券投资基金常识

★证券投资基金知识之读懂年报基金的窍门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2020基金年底行情走势分析

正文共:2471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量子熊猫”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信息及投资书单资源等内容 2020年是公募基金行业 历史 性的“超级大年”,规模与业绩取得了双丰收 从规模上看,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提升至20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5.4万亿元,规模增幅约为37% 共成立新基金1431只,发行规模约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募集金额为历年最高,权益基金规模增加2.2万亿元,整体规模提升至3.49万亿元,突破了2007年的规模巅峰 从业绩上看,公募基金整体表现优于主流指数,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59.29%,其中有89只权益基金收益率翻倍 第一个原因是全球大放水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冲击,各个国家都选择了开闸放水,疯狂开启了印钞机模式,希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随后全球市场也立马强势反弹,A股2020年涨到了3600点,美股更是不断突破新高 第二个原因是风险凸显优质资产 中美博弈加剧,去全球化热潮蔓延,再叠加新冠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过去在经济增长中被掩盖的问题纷纷开始暴露 在巨大的不确定风险和充裕的流动性背景下,优质资产因其具有的确定性和抗风险性,吸引了国内外资金的疯狂抢筹,也催生出了的抱团现象 抢筹的资产中大部分都是与指数强关联的大盘成长股,导致了不管是A股还是美股,都出现了极度分化的结构性牛市,指数和大盘成长股屡破新高,中小盘股票跌跌不休,基金赚钱,散户亏钱 第三个原因是A股逐渐美股化 A股目前正逐步走向全面注册制, 全面注册制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将不再具有国家背书,公司的优劣交给市场来作判断,退市风险明显增加 中国股市本身相对于欧美国家市场就不够成熟,不管是从体制还是从投资者构成来说,都相对落后(A股散户占比高,美股机构占比高), 在面对注册制风险时,散户相对于专业机构缺乏资产和风险鉴别能力,所以也进一步催生了对专业化投资管理的需求 第四个原因是滚雪球效应 基金扎堆抱团,不断买入某个板块的股票,推动股价不断上涨,随着股价上涨,基金净值就会不断抬高,基民看到基金净值不断上涨,又会不断买入,基金规模大了,有了更多的钱,又可以继续追高买入股票,继续推动股价上涨,逐渐形成了一个循环向上的加强效应 A股 历史 上共出现过三次大的抱团,每次抱团开始和结束的具体原因也各不相同: 基本上每次抱团,都是由“基本面 催化剂”的引起的羊群效应 ,这次抱团上涨也不例外: 基本面是行业层面因素,本次抱团选择的都是业绩向好,抗风险能力强的大盘成长股,例如食品饮料、医药、 新能源等,均具备上涨基础 催化剂是宏观层面因素,2020全年M2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充裕的流动性也形成了催化效应 但如果往更深层次看三次抱团的结束原因,我们会发现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金融去杠杆,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流动性的收紧 所以市场现在对于2021年的货币流动性极度敏感 ,尽管央行已经表态,全年货币政策将保持持续稳健,不会急转弯,但是在1月份央行突然实施了大量逆回购,立马也造成了市场的剧烈反映 而我们通过对事件的分析也发现,央行本次意图并不在于收紧流动性,而是由于短期春节货币需求以及对市场过热的鞭打效应的叠加反映 详细可以参考阅读《股市为何突然崩盘?后续应该如何操作?这篇文章给你讲清楚了 》 2021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有望持续保持宽松,下半年随着经济的回暖,将向适当宽松平稳过度 行业层面上看,优质企业虽然整体估值较高,但企业技术与市场发展也持续向好,并不存在巨大的泡沫 所以不管从流动性还是从行业层面上看,抱团行情都有望在上半年延续 首先要特别强调一下,2020年基金业绩的暴增,导致出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就是基金经理饭圈化, 希望大家一定要基金经理可不是神,业绩好的时候大家一起好,业绩不好的时候人家旱涝保收你们可能倾家荡产,千万千万不能迷信基金经理 具体可以参考阅读《 业绩好的基金就一定好吗?如何正确理解业绩,并识别出好基金 》 货币流动性将相对收紧,除非出现疫情反弹或是国内经济下行,需要货币刺激,否则将不可能再出现2020年这样的宽松局面 不过也不必过于恐慌,在十四五开门红,GDP三驾马车的相对的疲软的背景因素下, 经济也需要适当的宽松刺激来保持增长,所以全年货币政策将会从宽松向适当宽松平稳过度 具体可以延伸阅读《2020年GDP解读与2021展望,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与思考 》 然后是抱团股的估值目前看起来已经不低了,未来波动风险也很大 白灯的上台,制衡中国的意图不会改变,甚至可能会加大对中国的制裁 目前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大额投资,如果实在想买,那可以少量买入并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这样既避免了踏空行情,也规避了下跌风险 对于一次性购买的话建议控制在10%~20%的资金范围内,并做好3年的长期持有准备 对于定投的话,也要做好3年左右的长期定投准备,并根据资金量和收入控制定投金额和周期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看,2020年的抱团行为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每天都要向投资者公开净值,面对赎回压力,所以会更关注短期回报,短期回报高了又会带来用户申购,申购后又能继续加仓,不断推高股价提升净值 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抱团股估值都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了,这种行为也并不是无限循环 游戏 ,一旦抱团股增长不及预期,机构就会去寻找那些前期业绩低谷,现在正在回暖的标的,所以可以多关注低估滞涨股,一旦业绩回暖也将重归上升通道 既然基金不建议多买,个股又不适宜追高,而年终很多人手上又有一笔活动资金,应该如何去配置? 我们计划从下一期开始,逐步更新除基金外其他几种主要大类资产(现金、债券、黄金、期货等)的介绍和配置建议,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后续更新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量子熊猫”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信息

2020基金年底行情走势如何

根据相关信息疫情期间,由于市场恐慌情绪的上涨,股票和基金市场都产生了短期内的下跌。用户在投资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市场的走势等进行选择,收益越高的基金其风险也就越大,用户要在自身风险承受范围内进行购买。基金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有可能,您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选择。平安银行有代销基金业务,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理财—基金,详细了解及购买。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平安银行仅为代销机构,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主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2-02-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