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杠杆是指利用杠杆放大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比如自有资金200万,向证券公司融资200万,那么投资者本金就有400万,我国股票交易加杠杆主要通过融资融券实现。

公募基金融资融券

融资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入资金买入股票,并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融券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入股票卖出,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证券归还券商并支付相应的费用。扩展资料

一、几种常见的加杠杆方式

1、亲戚朋友借钱加杠杆

人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会直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如果能将亲戚、朋友的闲置资金借过来买股票,这种方式的融资成本是最低的,关系好的都不用付利息,但赚了钱于情于理还是应该发红包。赚了钱一切都好说,可万一亏了钱就很难交待了。加杠杆一定要慎重,行情好的时候可以用一用。长期的加杠杆炒股风险还是很大的,毕竟股市的涨跌谁也无法预测。2、网络借贷加杠杆

国家规定银行的信用借贷资金是不能流入股市的,所以想要用信用卡取现,或是什么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之类的网络贷款来炒股的朋友们要慎重了。一来这种方式加杠杆是违规的,二来利息成本也很高,基本上年利率都在15%以上。很多公募基金经理的年回报率都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普通散户中又有多少人敢保证自己一年稳赚15%以上呢。3、银行贷款加杠杆银行小额贷款一般是信用贷,可以不用抵押或是担保品,但大额信贷就需要一定的资产授信了。小额贷款成本可以参考商业贷款利率,大额抵押贷款一般需要房产、汽车或是其他有价资产作为抵押,利率稍低但审批时间较长。这种加杠杆方式相对靠谱,支付少量利息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杠杆资金,也不用去求亲戚朋友帮忙。4、证券公司加杠杆

就是通过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来加杠杆,从2015年的股灾后,这一块的监管很严,一般只能加一倍杠杆,就是说你本金多少,证券公司就可以给你融资多少。但小散户一般达不到开通融资融券权限的门槛,所以可以忽略这种方式。有资格的散户,现金才能按1:1融资,用股票融资一般会打5~7折不等,另外还需支付8%作用的年利率。5、三方配资公司加杠杆

一般不建议用这种方式,一是很难找到整个的配资公司,一不小心被骗子公司坑了,本金进了私人账户给你个模拟盘玩。即便是正规的配资公司,动则5~10倍的高杠杆,很容易就爆仓了,手续费也高得吓人。

公募基金融资融券规定

不是所有公募基金都可以融资融券,只有一部分可以场内交易的基金才能融资融券,主要是ETF。这类融资融券标的投资者只要开通融资融券即可进行操作。

信用证券账户不得买入或转入除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以外的证券、港股通标的,也不得用于参与定向增发、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申购及赎回、基金合并及分拆、债券回购交易、B股交易等。

通过以上关于公募基金怎么融资融券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公募基金怎么融资融券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公募基金融资融券业务

关于融资融券,目前公募基金还没有明确的细则规定可以参与,且市场上现有的公募基金在产品设计以及契约规定中都没有对融资融券作出说明。目前国内融资融券试点中只允许券商利用自有证券从事融资融券,不能从其他的金融机构融券。在融资融券的发展初期,国内公募基金参与其中的可能性非常小。对于股指期货,基金投资股指期货以套期保值为目的,按照《关于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并不存在障碍。且按照目前大部分基金投资范围的规定,虽都没有提及到股指期货,但是为股指期货的投资埋下了伏笔,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对于基金,原则上只要获得主管部门的同意,是可以参与的。1、收益和风险的衡量基金如果不参与股指期货,可以使投资者避开股指期货可能带来的高风险,但也让投资基金失去了获得较高高收益的机会。公募基金从稳健的角度来考虑,投资股指期货更多是为了套期保值。如果不能参与其中的话,这也意味着基金失去了套期保值工具,一旦市场下跌,就只有被动承担系统性风险。在管理层为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放行的情况下,投资者通过购买能够采取股指期货的基金也要多留心,毕竟股指期货对于投资基金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经验以及对衍生品的风险控制还有待市场的考验。如果持有人希望通过基金来参与股指期货,不妨进行分散投资,将资金分散到多家投资基金当中,以分散股指期货交易可能带给投资基金的高风险。2、成熟市场情况融资融券交易也称为信用交易,包括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也可以理解为是“做多”与“做空”。在“做空”方面,美国超过7000个共同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只有不到300个组合有空头的头寸,比例不到5%,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创新型的130/30基金,传统意义上的共同基金基本都不使用融资融券工具。共同基金的目标是获取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因此没有必要大量使用融资融券进行对冲。即使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际上的共同基金也很少卖空,甚至连仓位调整幅度都不大,基本靠行业和个股配置控制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