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 私募基金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一般来说公司员工通常更了解自家公司的产品,如果员工能够持有自家公司旗下商品或者基金,是对自己的公司长期业绩的一种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信任,接下来了解一下私募基金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 私募基金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1 基金公司员工往往更了解自家公司基金产品,员工持有自家公司旗下基金产品,代表对自家基金产品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了对基金长期业绩的信心。 数据显示,随着近两年公募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基金公司员工也在大笔自购所在公司的基金产品,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最被员工追捧。 基金公司员工 81亿购自家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主动权益基金中,公募基金公司员工持有自家基金产品份额合计47.11亿份,持有金额合计有81.06亿元。 基金公司员工连续第二年增持自家主动权益基金。数据显示,员工2019年、2020年持有自家基金产品份额分别为24.2亿份、42.57亿份。 有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员工持有自家基金产品份额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2021年是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年份,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的产品对公司内部员工自然也有很大吸引力。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底,基金公司员工持有金额超2000万元的基金共有41只,规模合计15亿元,其中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和兴全合宜A被兴证全球基金员工分别持有9684万元和7404万元,排名第1和第2。 基金公司员工持有金额居前的产品多由明星基金经理担纲,如李晓星、张坤、丘栋荣、刘格菘、张清华、蔡嵩松、朱少醒、胡昕炜、任相栋、傅鹏博等。 按基金公司看,上述41只基金中,属于易方达和兴证全球的产品各有7只,汇添富有4只产品。 如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亚洲精选和易方达优质精选,萧楠和王元春共同管理的易方达瑞恒、易方达消费行业,均获得易方达基金公司内部员工持有超2000万元。 兴证全球基金旗下获得员工持有超2000万的7只基金分别是谢治宇的兴全合润和兴全合宜A、乔迁的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林国怀的兴全安泰平衡养老、陈宇的兴全精选、任相栋的兴全合泰A和季文华的兴全社会责任。 与2020年底相比,员工增持份额最多的是中庚价值先锋和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在2021年分别获得自家员工增持5285.62份和4262.04份。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基金不仅获得员工青睐,也获得了基民的认可。上述41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有29只基金持有人户数超过10万户。 明星基金经理大笔增持 有基金人士表示,基金财报中披露的员工持有份额主要包括三类资金,第一类是基金经理自购部分,基金经理通过自购自己的产品与投资者利益绑定,表明自己看好未来几年资本市场的表现,第二类是发起式基金在发行阶段,基金管理人、高管或者基金经理作为基金发起人参与的跟投,第三类是基金公司高管、普通员工参与的自发式购买行为。 业绩亮眼的明星基金经理对市场极具号召力,其中不少明星基金经理自掏腰包定投自己的产品,而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和市场也同样跟着买。 如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冯明远就表示自2016年管理产品开始,日常会通过定投的形式加仓自己管理的产品,并一直持有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和银华基金李晓星都曾透露自己资产基本都投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上。 不少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管理的产品份额超过百万份。具体来看,如张坤、谢治宇等明星基金对在管的多只基金持有份额均大于100万份。 今年开年以来市场波动剧烈,不少基金经理亦纷纷出资大手笔自购。 3月17日,中庚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丘栋荣将自购中庚价值品质基金不低于1500万元,陈涛将自购中庚价值先锋基金不低于500万元,曹庆将自购中庚价值先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 3月1日,前海开源基金公告,去年的股混双料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出资150万元自购所管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前海开源新经济、前海开源新兴产业3只基金。 从基金规模来看,被自家员工持有超2000万元的41只基金产品大多属于大中型规模基金,其中超过100亿规模的基金有13只,介于10亿和100亿规模之间的有24只,还有4只规模小于10亿的小盘基金。 员工扎堆买 有大赚也有浮亏 员工扎堆持有自家产品自然也是看好基金产品的表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成立超过3年、员工扎堆持有超2000万元的29只基金产品,3年平均回报177.23%。 整体来看,员工扎堆持有自家基金的长期表现还比较好,为员工带来丰厚回报。如谢治宇的3只产品2019年至2021年获员工持有份额均超千万份,三年累计回报均实现翻倍。丘栋荣的中庚小盘价值自成立时就获员工持有份额超千万份,成立以来也实现收益翻倍。可以说,谢治宇和丘栋荣均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千万元的投资回报。 投资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同样,员工扎堆持有自家的基金在面临市场波动时,也会出现短期的业绩回调。如员工持有超千万份的某基金产品在2021年亏损近30%,粗略统计,该产品让公司员工1年亏损近千万元。 上述让员工亏损近千万元的基金并未被员工抛售,年报数据显示,该基金的管理人员工反而在2021年增持数千万份。 记者梳理发现,员工大幅抛售自家基金产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一般基金经理在离职时会抛售掉自己在该公司持有的基金份额;二是封闭期解除带来的抛售,如一些基金公司员工认购积极的某3年封闭式基金,在封闭式运作期间表现不如预期,在打开封闭期后立即迎来大规模抛售;三是业绩表现不佳引起的抛售,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长期业绩表现不佳,同样会被自家员工抛售。数据显示,31只2021年份额缩减超千万份的基金2021年净值回报平均值仅有3.51%。 私募基金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2 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跟投的形式及相关规定 在PE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加强投后管理,很多时候都实行员工跟投制度。员工跟投的形式一般分为项目跟投和基金跟投两大类,项目跟投即从业人员直接持有目标项目的股权。 基金跟投则是从业人员直接或间接持有PE基金的份额,具体可能采用的形式如下: 证监会颁布并施行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监督办法》)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跟投制度的基础。《监督办法》第13条规定: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视为合格投资者。也即从业人员不需要满足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条件,也不需要满足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的条件。 从上述法律条文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业人员可以豁免合格投资者确认的条件为: 与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劳动关系; 从业人员投资于供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 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跟投实例分析 (一)从业人员直接以自然人的身份跟投PE基金 以佛山优势易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编号:SX3093)为例,其私募基金管理人广东优势易盛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有两名高管,分别是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余璐龙和担任合规风控负责人的周子崴。从业人员余璐龙直接持有PE基金佛山优势易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份额。 (二)从业人员通过间接持有公司股权跟投PE基金 以上海景浛艺奕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合伙)(基金编号:SX5361)为例,其私募基金管理人上海景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有两名高管:担任法定代表人的黄金波和担任合规风控负责人的凌娇娇。从业人员黄金波通过上海依山傍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沣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两个平台公司间接持有PE基金上海景浛艺奕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合伙)的份额。 (三)从业人员通过间接持有合伙企业份额跟投PE基金 以中山以赛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基金编号:ST0038)为例,其私募基金管理人深圳市繸子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共有两名高管: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李治权和担任合规风控负责人的余庆春。从业人员李治权通过深圳繸子亚伯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这个平台合伙企业间接持有基金中山以赛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份额。 私募基金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3 私募基金中的员工跟投 一、 为什么员工跟投的存在 一般而言,管理人为了证明项目靠谱会要求员工进行跟投,一般就是某个投资项目的投资经理投资于自己DD的项目。每个公司可能要求员工跟投的金额不一致,实务中,见过1000元投资经理跟投的。 ※员工跟投如果人数众多需要成立员工跟投平台来参与,如果人数较少则可以直接参与。 二、 员工跟投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如果员工不属于专业投资者,那么管理人需要进行双录。且,需要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录入该跟投员工信息。 需要向提供的资料:1. 给该员工缴纳的社保,可以提交最近1个月的,协会对提交的月份数没有要求;2. 签订的劳动合同,兼职员工不能跟投;3. 员工在职证明(加盖管理人公章)。注意上述三份文件都是要提供的,缺一不可。 解读:实务中,很多管理人都存在注册地与实际办公地不同的情况,以及分公司,这里需要注意,提供的社保证明必须由异地的有代理缴纳社保资质的公司代为缴纳异地员工社保(比如:fesco、中智),异地员工不能自己找其他非关联公司自行缴纳社保。 实务中,还发现有些员工跟投离职后,仍未对跟投的产品进行赎回,如果员工离职后,那么其跟投的产品应当进行赎回,但是实务中往往由于一级股权投资的投资周期较长,退出时机尚未到来,实务中一般不做实际的赎回操作。 三、 员工跟投相关的规定条款 《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中规定,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可以豁免提供如下材料: 1. 风险调查问卷 2. 合格投资者承诺函 3. 投资者信息表 4. 投资者及产品风险匹配告知书 5. 风险揭示书 6. 合格投资者资产证明 7. 24hr冷静期及冷静期回访 但是上述资料中未提及《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中规定的,基金募集机构须在向普通投资者销售基金产品或服务前对其进行风险提示的环节要录音或录像。
私募自购基金的风险大吗
九坤美元杠杆产品1月亏损40%,自购是“自救”吗?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大跌之时,自购是普遍的一种彰显自信、平稳投资者情绪的方式 ,属于“自救”。根据对策略组成的长期性自信心,九坤投资也表明,已于2月4日以自有资金3000万美金(约1.9亿人民币RMB)申购该美元基金。
私募基金公司2022年开年主要表现都非常差。据朝阳永续基金研究平台数据信息,列入统计分析的3579家中国股票私募组织,近年来集团旗下私募投资商品销售业绩主要表现,有3240家回报率为负数,占比较高达90.53%,均值亏本超出了7%。
千亿量化私募投资里边,宁波金戈量锐财产、北京聚宽项目投资等近年来集团旗下商品均值亏本超出10%;海南生物进化论私募投资基金、上海鸣石项目投资、宁波幻方量化投资等,近年来亏本也都做到了9%上下。
近期有好几家千亿经营规模的私募投资基金公布自购公示私募投资均公布自购,拟自购额度累计10.25亿人民币。尽管量化商品短期内发生大规模回撤,但量化私募投资反响强烈,这并不相当于策略无效,并不会依据短期内市场行情大幅度调节策略。
大幅度回撤并不代表着量化策略发生了大规模无效。在其来看,一切策略都是有规律性,评定策略无效并不可以只看某一小一段时间。其强调,最近超量回撤比较大的管理员通常也是近年来超额收益较高的管理员,即使发生了回撤以后绝大多数管理员今年初迄今超额收益仍比较显著。但必须提的是,在全员投资理财的时期,销售市场超温时,量化私募投资也必须立即向投资者开展多方面的风险分析,尽量减少投资者发生高回报预估、低风险性承受能力的状况。
私募自购基金的风险有哪些
基金是一种受到投资者欢迎的理财产品,可以让投资者享受专业的投资管理服务,分散风险,获取收益。那么基金自购是怎么回事?投资基金的风险有哪些?希财君也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基金自购是怎么回事?
基金自购是指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用自己的资金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产品,基金自购行为通常发生在市场低迷或震荡的时候,是基金管理人对市场和基金前景的看好和支持,也是对投资者的安抚和鼓励,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市场情绪。此外基金自购行为也意味着基金管理人对自己的业绩有信心和要求,因为他们不仅要为投资者负责,也要为自己负责。如果基金业绩不佳,他们也会承担损失。因此基金自购行为可以增加基金管理人的业绩压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和专业地管理基金。投资基金的风险有哪些?
1、市场价格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损失。不同类型的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同,一般来说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市场风险较高,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市场风险较低。2、业绩风险。业绩风险是指由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交易策略变化等因素导致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基金业绩和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稳定性有关,一般来说新成立的基金或经常更换经理的基金业绩风险更高。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交易量不足或者交易规则限制导致基金难以赎回变现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基金类型和规模有关。规模较小或投资于非标准化资产的私募基金和封闭式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