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股息港股建议参考以下股票来作选择: 1361 361 度 3998 波司登 1368 特步国际 2778 冠君产业信托 3377 远洋地产 2777 富力地产 303 VTECH HOLDINGS 5 汇丰控股 576 浙江沪杭甬 1888 建滔积层板 8 电讯盈科 410 SOHO 中国 3988 中国银行 363 上海实业控股 2388 中银中国香港 11 恒生银行 38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272 瑞安房地产 823 领汇房产基金 1234 中国利郎 1398 工商银行 939 建设银行 6 电能实业 1988 民生银行 83 信和置业 16 新鸿基地产 215 和记电讯中国香港 17 新世界发展 19 太古股份公司A 388 中国香港交易所 165 中国光大控股 991 大唐发电 293 国泰航空 941 中国移动 270 粤海投资 101 恒隆地产 23 东亚银行 883 中国海洋石油 2 中电控股 2877 神威药业 13 和记黄埔 857 中国石油股份 41 鹰君 552 中国通信服务 4 九龙仓集团 1038 长江基建集团 551 裕元集团 14 希慎兴业 302 永亨银行 291 华润创业 个人比较喜欢较稳健的, 例如: 2778 冠君产业信托 2388 中银中国香港 11 恒生银行 823 领汇房产基金 388 中国香港交易所,参考: 李家恒,楼上朋友介绍果堆,其实又唔系咁高息,譬如REITS黎讲,越秀更加高息. 上面有2只,伟易达同埋长建都值得研,伟易达派息比率高达90%以上,已经维持多年,长建更加系由上市至今,连续18年可以每年增加派息,派息能力卓越. 长远收息,条件不外两个,业务具稳定收益及可持续增加派息,某程度上汇丰唔算系,过去几年只靠不断变卖资产派息,而且经常罚款,真系唔知佢仲有几多野卖. 本来领汇都符合条件,但近年喜欢运用财技,已经唔可以当成纯收租看待,如果睇成类似地产发展,又唔同睇法. 最后要留意3样,就系派息是否一次性,譬如电视广播息率超过10%,但当中有$2.3属于出售业务所得之一次性派息,减去此项,息率约5%,公司持现金约30亿,合理相信能够维持派息超过5年,伟易达同属无债务,此类公司可看高一点,而相对黎讲,持现金同时亦负债比率高于30%又肯派息既公司就要小心,至少你要明白管理层个脑到底谂紧咩野. 个人而言,有部份股票属长线收息,亦具以上条件,唯一系唔好全世界都知果阵先去买,因为价格会炒高,影响左你既收益率,慢慢系市场上揾,唔好跟人买. 2015-04-04 23:44:45 补充: 提多只太古A,呢只股票又系几有趣,我持有既系太古B. 先唔讲只股票好定唔好,而系讲,假设要投资太古作长线收息,应该选择A定B呢? 一股A=五股B,假设A股派$1, B股就派$0.2 , 市场价格,亦"应该"A股系10蚊,B股系2蚊. 但事实上,B股长期受折让,即系低于2蚊就可以买到B股,而权益大家则相同,所以B股既息率就好过A股. *买A定B,系好多人拗过好多年既问题,认为买A较好既人亦有其理据,我唔长气讲,所以我认为系几有趣. 2015-04-04 23:50:36 补充: 又执2只讲下,中电同电能,业务相近,但你又会如何选择?理由又系咩呢? 个问题就系,当你要决定长线收息时,花几年时间去了解股票本身既特性,呢份功课一定走唔甩,真系好难靠问人就可以解决. 最后补充,唔想烦,唔想比人呃(记唔记得8号),买指数基金,唔好买死几只. 2015-04-04 23:57:47 补充: 真系谂谂下,楼上朋友介绍果堆野,买哂平均息率可能都冇4%,咁点解唔索性买盈富基金,买左起码节省好多时间去睇公司业绩,而一样年年有息收. 2015-04-05 00:04:42 补充: 讲起汇丰卖野,由金丝雀总部开始卖,卖到落平保......恒生唔知又点呢?,363,三思 息口愈高风险愈大 派息未都够你本金蚀咁多 最后得不偿失,

近年股息高的银行基金

银行基金有股息没钱

我认为,这主要是投资理念的不同造成的。 多数股市投资者,按照他们的投资习惯做为判断标准来区分的话,多数属于投机者。而多数散户,都是投机者。他们期待通过股票的价差获取高于银行股分红所得的利润。银行股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健,很少有在短时间内超过20%甚至30%的涨幅,银行股往往上涨的时间长,上涨的短期幅度不大,这种特质就决定了普通投资者,特别是期待通过频繁交易,获得股票价差而获利的投机者,他们基本不会选择银行股!再加上很多庄股上窜下跳,连续涨停,对散户的吸引力更大,更刺激,也就更加增强了散户远离银行股的现实。但事后,特别是以更长久的投资周期来看,这部分参与股票交易投机者的总体收益,还不如在低位抱住银行股睡大觉获得的利润更好。而这一点,很多人不明白,即使看到了,也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改变操作习惯,这是很遗憾的。 第二,投资银行股,然后用银行股的额度再参与打新,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形式。即稳健,也有惊喜。但散户以及投机者,总是相信运气总在自己这一边,往往不会选择这种投资方式。 第三,多数人对银行股存在偏见,拉长投资周期来看,银行股涨幅并不小,大家可以看看平安银行,也就是以前的深发展。在目前的行情下,大盘没怎么涨,但这只股票涨幅超过了100%。不知道这一点,多数不关注银行股,总觉得银行股涨幅太小,涨速太慢的投资者此刻作何感想! 最后要和大家探讨的是,银行股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品种。如果你没有特别专业的股票投资知识,没有特别了解的投资品种,手头还有暂时不用的闲钱,我倒是交易可以考虑投资银行股。随着时间的推移,收益越来越可观。 投资股市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股市清醒地认识自己。前提是,你愿意花一点时间,暂停一下,耐心想想,清醒地认识自己。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投资品种,这一点尤其重要! 祝福看到这篇文章的投资者好运! 我们来看一下股息率达到6%以上的银行股有哪些? 在4月下旬刚好见到一个银行股息率的汇总表,共汇总了32家上市银行的分红情况: 1、达到6%股息率的银行仅有2家,交行和中行。 2、若适当放宽至5%以上股息率统计,一共也只有6家银行,增加了农行、工行、光大和渝农商行。 这6家中有4家为国有大型银行,其他26家银行股都未能达标。 将题目适当转换为:为什么股民不愿意投资国有大型银行的股票。 当前银行普遍面临了以下风险: 1、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对银行业带来冲击。随着贸易战等外部影响因素升级,中国经济必将经历转型,原有经济增长模式面临重大改变,银行在未来的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增长方式较大的冲击。 2、银行金融改革对业绩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的息差显著收窄和经济增速放缓后银行体系将出现坏账两个方面。 既然国有大型银行的未来业绩增长无法保证,其股价自然也难有较大涨幅,套利空间过小。 1、大量散户股民正是市场投机者,希望可以快进快出,迅速获利,从价格投机的角度来看这些国有大型银行股票确实不适宜投资。 2、相反的,基金参与股市则更多从价值投资角度出发,从中长期看银行股的价格被压得越低,反而越具有投资价值,这也是近期基金增持银行股的重要原因。 其实中国A股现在的银行股分化比较严重,其中所说的情况主要局限于四大国有银行。而其他类银行的情况完全不同。 比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市场普遍认为他们的管理效率比较高,业绩增长相对四大行更有优势,给予他们的市场估值普遍比较高,市盈率一般在十倍以上,那么它们的股息率相应也就没那么高,一般都在3%以下。但是购买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因为人们购买股票,看中的主要指标不是市盈率,而是企业良好的增长性,而且股价也有相应持续的增长。 而一些城商银行、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效益参差不齐,甚至有亏损的银行,股息率普遍比较低,很多都在2%以内,大多银行地域性比较强,不同地域股民,一般也缺乏购买的热情。主要限于当地股民和比较了解该行情况的购股民购买。 四大行的股票,自2015年牛市后,股票价格一直没有上涨,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主要是因为银行的业绩已经由以前的快速增长过渡到平稳增长期,再加上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以及大量中小企业转型的制约,人们担心坏账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市场给予的估值相对比较低,市盈率一般在4到6倍左右,从而导致他们的股息率相对比较高,一般在百分之5到6%左右。但是一般股民并不喜欢这种大盘银行股,以为涨起来太慢,分红后还要除权,在股票长期下跌的过程中,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填权行情。除非银行股来一波大的上涨行情,不然很难刺激起股民的购买欲望。 以上说的都是普通股民的常见观点,人们常说,要想在股市赚钱,常常要逆人性操作,也许现在已经到了逆人性操作大盘银行股的时候,虽然他们每年的增长速度在放缓,但是每年的净利润增长却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估值已经到了低的不能再低的时候,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中国经济仍然在持续的增长过程当中,四大国有银行股的股票,不可能总是在地板上一蹶不振。股票投资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投国运,银行的命脉与国家的金融命脉、经济命脉可谓息息相关,不知有多少机构和个人甘愿为此报团? 哪家银行股的股息率能到6%?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 与其拿着农业银行的股票,所能获得的收益还不如做基金定投呢。你可以测算一下,从2016年进行基金定投,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看看现在的收益率是多少? 原因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股中大部分“ 银行股股息率超6%,现金分红好过理财产品”, 但他们那些投资A股还经常亏钱的股民,和那些存钱在银行年利息只有3%左右的存户为什么不直接买银行股呢? “很明显” 买银行股的收益会更高! 原因还是那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具体来说,原因有三! 一、银行股股息率超6%,并不是说它的收益率就超6% 。 买过股票的人都知道,个股派息后是要除权的,比如说某银行股的股价是10块钱,银行大股东决定,每10股分红6元,就是100块钱的股标分红6元,可以说股息率是6%。但是这6%不是全部给你的,另外还要根据你的持股时间要收股息红利税。 股息红利税指的是对上市公司的分红征税。对一年以上的长线投资者,红利税减半征收,税负为5%;对一月以内短期买卖的投资者加倍征收。股票红利税收取:1、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需要缴纳20%的税收。获得现金分红100元,需要缴纳20元红利税。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需要缴纳10%的税收。获得现金分红100元,需要缴纳10元红利税3、持股期限1年以上 ,享受优惠政策,暂时免征红利税。 也就是说交完税后,股息率一般是低于派息率的。当然存银行所得的利息也要交税的。 二、股票分红派率是要除权的,派息后你的股票价值是不变的。 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无论股票分红派息多少,或是转送股多少,派完送完后,第二个交易日股价进行除权,你帐户里面的资产价值是不变的,或者是变少的,因为交了股息红利税。 比如来说,你现在手上有1万股某银行股,股价10元/股,你手上股票的价值是10万元。一年后,银行靠利息差盈利了,然后大股东计划分红派息,每10股分红10元,但如果那时股价还是10元/股,分红派息除权后,股价变成9元/股,你手上股票的市值是9万元,加上现金分红1万元(因为你持股超过一年免征红利税),你帐户上的资产还是10万元,一分利息都没有,还不如存银行,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利息。 如果不幸,由于股市行情不好,你持有的银行股,股价从10元跌到9元,那你就亏损了10%。 三、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股民想要的不止是6%。 股价每天的波动在10%(20%)以内,大部分投资股市的股民,他们想要的不单单是年化收益率6%,他们想要的更多。股民是风险喜好者,想要追求更高的收益。银行股的盘子大,波动小,风险小,收益低,一般不受小资金的青睐。 投资股市,靠的是股价的升值盈利,而不是分红派息。当然高的分红派息可以激发股价上涨,但也不一定。还是那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祝大家好运,天天捉到大牛股! 所谓的现金分红实际上除权后等于没有分红,而且还要交20%的分红税,如果股票在下跌,将造成大额亏损,这就是现金分红陷阱,是否参与分红要根据股票价格认真参与选择。 因为中国的A股就是一个大赌场,所有进去炒股的散户基本上98%都是赌徒,所以他们都不愿意买银行股,因为银行股涨的太慢了。但是你们看一下银行股都是什么人在买?都是巨有钱的人在买,越有钱的人,越喜欢银行股,这种稳定的收益。我也是,用了15年的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的,现在我基本上都是重仓银行股,比如说交通银行 股息是个伪命题,分红的每一分钱,股价都要除息的。 主要两个理由。第一,业绩增长缓慢,成长性不行。第二,坏账风险,而且这个风险不是透明的。任何一方面有所改善,银行股都会涨很多,确实现在估值不高。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银行股股息率普遍超过6%,现金分红收益好过理财产品,为何很多股民却不愿意投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1.很多散户过度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想要赚取更多的投资收益,看不上银行的这点分红。 这个市场才会出现很多的“追涨S跌,频繁交易”的赌徒,殊不知,这才是散户亏损的根源。 银行股分红率超过6%,银行股的Roe大都在12%以上,像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的Roe在15%以上。再加上银行股的分红,银行股的年化收益可以达到10%-18%。短期或许这点收益有点低,但是长期来看,这个投资回报率可以碾压80%的投资者。这就是银行股的复利,这也是银行股能够稳定盈利的原因。 我本人也是一个银粉,我持有的兴业,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就是抱着拿分红,打新股的心态去的。我在2015年股灾以后,就开始陆续买入银行股,目前年化收益14.8%。或许这点收益别人看不上,但是我已经心满意足。 其实巴菲特他老人家也是喜欢银行股,比如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持有了富国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原因就是巴菲特看中银行股的高分红,可以获得不错的现金分红。 2.现在的股民当中,年轻人比较多,年轻人更喜欢 科技 ,生物制药,互联网,TMT等新产业,不太喜欢银行,地产,保险,周期性行业。 不可否认,这个市场,已经涌入了大量的年轻人,包括90后的基金经理,分析师,投资顾问,当然了,还有大量的散户。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喜欢新兴的产业,对传统的企业不感兴趣。这个从股票论坛,散户的交流,还有就是 90后的基金经理的报团就能看出来端倪。 3.A股的银行股有一定的政策干涉,在经济不好的时候,管理层会建议银行调节银行股的利润让利给中小企业。银行的利润会被隐藏,进而影响股价的走势。这也是银行股增长率不高的原因。 综上可以看出,银行股是可以稳定享有红利的投资对象,还是不错的。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就能享有投资回报率。银行股还是香的。

银行股指数基金股息

定投银行股的收益会高于定投指数基金,因为定投银行股的风险较大,收益相对就较大。而风险体现就是收益或代价的不确定性,即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最终结果可能高于,也有可能低于,具有相对性。

如果你想在投资领域找“绝对值”,那么你走错地方了,最终不会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比如人们都说买国债存银行安全,但是有没有考虑过市场风险中的购买力风险,在剔除CPI之后实际收益率还剩下多少?

也就是说,安全或不安全,收益高和收益低,它是相对于某特一风险而言的,而忽略了其他风险。比如买国债存银行安全,它主要考量的是信用风险,而忽略了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中的购买力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假如投资理财存在“绝对值”,那么某一产品它就会完全被摒弃,而趋向于另外一个风险低收益高的产品。真的有这一产品吗?最终也是不会存在的,始终会以收益与风险继续分层,比如基金产品,不断的细分去衡量风险与收益。银行存款也一样,存在不同银行之间的差异,不同期限之间的差异,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普通存款、大额存款和大额存单等),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定投银行股定投银行股定投什么银行股呢?目前A股银行股30多只,筛选是一个问题。比如定投小型商业银行波动率较大,未来收益较大,但风险也较大;而定投大型商业银行波动率较小,未来收益较小,风险也较小。

定投银行股产品单一,风险不能分散,也致使总体风险较大。风险较大,相对定投分散的指数基金,自然收益较大。

但是不要忽略风险表现为收益或代价的不确定性,即最终的收益波动性较大。如果你没有投资经验,比如筛选某特一银行股的能力,那么并不建议定投银行股;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差,比如风险承受能力评测结果为保守型投资者和谨慎型投资者,那么并不建议定投银行股。定投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数量庞大,比银行股的数目更多,筛选仍然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热衷银行股,可以选择银行行业的指数基金,既间接的持有银行股,又分散了持有单只银行股的集中风险。

然,风险与收益对等,分散风险的同时便分散了收益,比较适合没有什么投资经验相对保守的投资者;而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应当直接投资股票,甚至不要定投,可较为有利的获得资本利得。

如果投资的不是银行行业的指数基金,那么指数基金与银行股便不具备关联关系,又怎能对比呢?何为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是指以特定指数(比如沪深300)为标的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严格上来说,场内基金(交易所交易)中的ETF基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数基金,因为该基金申购赎回必须以一篮子股票换取基金份额或者以基金份额换回一篮子股票,可以尽量避免持有现金,减少跟踪目标误差。

而我们一般在银行或第三方平台购买的基金,它为场外基金,用现金申购和赎回,以致基金必须持有一定量的现金,导致跟踪指数存在一定误差。还有的就是我们通常场外购买的是ETF联接基金,而所谓的“联接”是将其绝大部分基金财产投资于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ETF基金,相应的存在更大的误差。

如果购买是银行行业指数基金,它便是按照市值权重将整个板块的银行股都买了,那么购买银行行业指数基金的投资者便是间接的购买了整个银行行业股票。即相对购买单一的银行股具有分散风险的效用。定投的本质定投的本质就是求一个投资的平均值,并没有特殊意义,也不一定能带来收益。之所以定投惹人们喜爱,主要是定投的投资者不想在基金投资方面花时间和精力,抑或投资者没有投资经验,根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投资什么可以比较有效的获得资产增益。

定投一定能赚钱吗?不一定,但通常都是能赚钱的。因为货币总是处于一个贬值的过程,而持有金融资产相对于货币而言会有所上升,就像物价上涨一样;不管定投单一股票还是定投指数基金,都是直接或间接持有企业股票,间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如果定投是长久性的(没有投资经验,不会在高点卖出,也恐高点卖出后继续上涨),只要企业不破产倒闭,那么尽管定投是求一个平均值,相对而言也是赚钱的,也通常能跑赢通货膨胀。

也如果没有投资经验,建议长期定投指数基金,哪怕高点都不建议卖出(直到急需资金时进行相应的减持),因为没有投资经验通常是无法判断高点的,就像牛市顶部还有很多人认为会继续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