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承担的。 有的退休人员拿一千多,有的拿上万,养老保险是全 社会 供养退休人员,这差距太大了,大的过分 普通的回答:不是。 专业的回答:是,只是同一个单位发放而已。 养老金并轨后,由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这三个保险基金是各自单独核算的。 意思是什么意思!公务员的养老金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里拿,不会去拿企业退休人养老金。所以不存在 社会 人士交的养老保险被公务员拿去享受了。 看了很多关于养老金的提问和回答,95%的是不公平,为什么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退休拿得多,他们应该和普通人一样多。他们拿了我们普通人交的养老保险………等等不满的情绪。 城乡居民、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的人虽然是都在社保局领退休工资,但是各自从各自的锅里舀水吃,不存在谁拿了谁的钱。现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每月个人扣工资缴费最低500元,高的更高,意思是每年最低6000元。意思是上班35年最低个人缴费总额应该是25万以上。按中央相数据,机关事业人员个人缴费加上单位对额后,每个人要用11.5年时间才可能拿完自己上班时间存在 社会 保险机构的钱。换句话说,人家60岁退休活到72岁了,这些年都是拿自己的上班存款。过了这个时间才是享受年青人的缴费。 看不惯别人拿钱比你多的人,你们年轻的时候做什么去了,别人努力学习考学校、考公务员,你呢? 养老保险,只是一种国家的 社会 福利,面向 社会 ,人人平等,参加自由,退出自由。你年轻时有能力,能挣钱,有几百上千万的存款,当然不用养老保险,满足你的老年生活。又也许,你有孝顺的儿女,每月支付你几千上万的生活费,当然你也用不着养老保险。 人,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公平”二字。每个人有的努力了有成功,有很多不成功。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愁人生。国家在没有公平的竞争的 社会 里,给了我们一个养老金的福利,是想给我们中等以下收入的人老有所依,至少是不愁吃不愁穿。 人生少一些报怨,多一份拼挣,自己的路只有自己的才能把握着。 这谁都知道,是由政府买单的。 公务员的工资都是纳税人的。他创造不了效益,若养老保险再自成一体,纳税人的负担更重了,差距更大了。所以只有走全民并轨是最佳选择,得民心。 公务员的一切费用都应由政府财政承担! 现代实行的并轨,似乎把问题搞的复杂化了! 现在还能讲得清吗?就是有一千张嘴都讲不清了! 是的,目前政府公务员的退休金是有养老保险基金承担。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之前他们领取的叫做 退休金 ,由政府财政承担。 过去的退休金待遇,主要是根据退休时本人工龄确定的基本工资计发比例,然后领取退休时职务级别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退休计发比例一般是工作满15年,不满20年发放基本工资的70%,满20年不满30年发放80%,满30年不满35年发放85%,满35年以上发放90%。 当时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都能够领到退休前本人工资的80%到90%。当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制度是不需要本人缴费的国家保险体制。 企业职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退休职工领取养老金,都是有养老保险基金负担,贯彻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待遇模式。养老保险基金是通过企业和职工本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筹集而来。 这是两种养老制度根本的不同,我们又将其称之为“双轨制”。为了推动双轨制的并轨工作,2014年10月我们又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领取养老金了。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有关养老保险并没有全部实现并轨,企业职工仍然使用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则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大家不用担心养老保险基金的亏空。按照《 社会 保险法》的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也就是财政的兜底作用,这针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都是一样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领取的,并不仅仅是基本养老金待遇。如果完全按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模式,相应的养老待遇会比较低的。国家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了 职业年金制度 。类似于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不过企业年金制度并不是强制全面建立的。职业年金制度,职工本人承担缴费基数的4%,用人单位承担缴费基数的8%,大约相当于个人账户积累的1.5倍。未来大约能够提供1/4左右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待遇。不过职业年金是“有限责任”,如果领取完毕就不会再有。现在各地已经明确要求,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要分开发放,不能合并到一起发放,混淆概念。 除了职业年金以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待遇还是非常复杂。特别是有些待遇并不是强制规定的,但过去 历史 上一直是发放的,比如说精神文明奖、创城奖、年终一次性奖金、冬季采暖补贴、住房补贴、物业补贴、提租补贴等等。如果当地经济发达,财政负担能力强,往往退休职工都会继续发放,这样的待遇,是由财政承担。有些欠发达的地区,连基本工资都不好保障,相应的各种补贴补助类待遇可就少得多了。 总体来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确实改由养老保险基金承担,但是还有相应的其他待遇,承担主体也是比较复杂的。#理财大赛第三季# 公务人员的养老金,肯定是由养老保险基金里承担的,这是毫无疑义的。这个养老保险基金,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而非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 基金专户是国家建立的养老保险费用“资金池”,是专户列支各项养老保险费用的。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按政策规定,是分别单列建立专户的,分别列支各自的养老保险费用,并进行专户管理核算与组织投资运营。 公务人员的养老金,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在养老并轨改革以前,是由同级国家财政买单的全额支付的。并轨改革以后,按政策规定建立独立于所在单位的养老保险费用专户,资金单列核算管理,专户支付各项社保费用。 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至今,一直按“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的部分积累的方式,建立健全并单独运作着。截止2019年底,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节余总额超过人民币五万亿元以上。 楼主你好,公务人员的退休金,是由养老保险基金里面承担的吗?2014年9月份之前不是。但是201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人群基本上都是了。不过公务人员的这个社保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从2014年10月份一直到2024年的9月份,这10年之间会有一部分的过渡性部长养老金,那么有些地区的补偿养老金还是由财政来给予拨付的,但是最基本的这个社保养老金完全是由社保基金来支付了。 因为他们本身从缴纳机关养老保险开始就已经开始,正常参加自己的养老保险,这个养老保险和我们的职工养老保险是非常类似的,所以说自己也开始交纳养老保险,比如说个人承担其中的8%,那么工作单位承担其中的16%,所以说今后肯定是由社保基金来给予发放相关的养老金待遇。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公务人员养老金和社保制度的深化改革,那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由双轨制改成了今天的单轨制,就不存在任何的双轨制了。 因为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公务人员也好,还是从企业单位退休的人员也好,那么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计算方式和方法都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采用累积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 社会 平均工资的方式,来计算和确定自己的养老金待遇。那么自己养老金待孕的高低跟自身的工作年限,跟自己的缴费标准是有直接关系的,而且到了2024年10月份以后,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人员全部都按照新的计算办法来确定养老金,那个时候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并轨 不论怎么核算的?可说都是用的社保基金?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中央国企,垄断企等交社保应最高交100%小型企业和私企,个人等不能低于60%。这样今后的退休金差距就不太大了?否?差距会更大!

退休金缴费基金是什么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指的是为兴办、维护和发展养老保险事业而储备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退出社会劳动后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属于专用基金,具有自身的特性。养老保险基金亦称为退休基金,是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实现手段,即雇员在工作一定年限后退休自雇主所获得之给付,可以是一次或定期终身给付。

(1)社会性。养老保险作为一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社会政策,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在基金的筹集、给付及基金资产的营运上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无论是管理的过程和具体环节均体现了社会或政府行为。
(2)储蓄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个人账户预筹的,特别是积累基金,主要是通过个人账户进行预筹,储蓄起来以备将来支付养老金的资金。
(3)互助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给付实行一定程度的社会统筹,以实现社会互助,减轻劳动者的养老风险。主要表现为:①基金筹措由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负担,并从中划出部分作为社会统筹基金;②基金营运收益,全部并入基金并免征税费,归全体投保人共有,而并不按个人缴费多少分享;③除个人缴费储蓄部分,在投保人死亡情况下,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或未领取完的部分,归入社会统筹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的特性,它具有社会性,储蓄型,互助性,这些也是养老保险基金的基本特性,社会性就是一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社会政策。它的储蓄性让人们通过个人账户预筹,用来储备一份基金用来做以后的基本养老资金。
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一是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比例在税前提取。二是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三是国家财政补贴。企业缴费于税前提取也体现了国家补贴。养老保险基金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比如个人和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或者个人储存的养老保险或者商业养老保险所筹集的总资金。是为兴办、维护和发展养老保险事业而储备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退休之后年老之人的基本生活。使人们免除后顾之忧,能够在年老的时候有所依靠,享受社会的稳定和美好,为社会减轻压力,享受天伦乐趣。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险一金中最重要的保险。【法律依据】: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 第五条
养老基金投资委托人(以下简称委托人)与养老基金投资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机构)签订委托投资合同,受托机构与养老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机构)签订托管合同、与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机构)签订投资管理合同。
委托人、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权利义务,依照本办法在养老基金委托投资合同、托管合同和投资管理合同中约定。
第六条 养老基金资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委托人、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不得将养老基金资产归入其固有财产。
退休金缴费基金怎么算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l/Al a2/A2 ?? an/An)÷N
公式中,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按退休金筹措方式
在实务中,企业制订的退休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1、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提取退休基金,交给独立的信托机构,如银行或保险公司,由其保管运用,在职工退休时,由信托机构从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业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给付义务,否则不得将退休基金收回。
2、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托机构保管运用,或者企业虽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运用,而未交付给信托机构保管使用,在职工退休时,企业自行筹措资金支付退休金。这种办法与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相比,职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