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投资者购买货币基金是因为货币基金风险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通常又能高于银行存款,是闲散资金理财的好去处,而关于货币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有两大指标,一个是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一个是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那么两者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关系,谁更重要呢?
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指货币基金近七日的平均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然后进行历史年化得来的数据。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指1万元投资货币基金当天所获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两者之间有一个公式: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过去七天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总和7)36510000。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将复利因素排除掉,因此用公式得到的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与实际公布的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略有差异。
比如我们把1万元放在余额宝里面,6月8日的平均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4.044%,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1.0826,那么我们8日一共赚了1.08元。每天实际获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只用看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就可以了,与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无关。
能否不看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只看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有投资者问,既然我们每天赚的钱就是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那能不能只看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不看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实际上这样并不可取。对于货币基金来说,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每天变动的,而且有时候波动很大,投资者会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1.货币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究竟是上涨的还是下跌的?2.与其它理财产品相比,货币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更高还是更低?
而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将这种短期波动因素考虑进去了,也有利于与其它产品做一个对比,因此从长期来看,比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更有价值。所以大家在比较货币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时候,一般都会比较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
为什么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与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有时候走势是反向的?
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上涨那么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会跟随上涨,但是经常情况下,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与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走势是相反的,即一涨一跌,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很简单,举个例子来说,以下是微信理财通(华夏基金财富宝)6月1日-6月8日之间的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及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走势。我们可以看出,6月8日,其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上涨的,但是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下跌的。6月7日的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对应的是6月1日-6月7日的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而6月8日的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对应的是6月月2日-6月8日的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虽然6月8日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大幅上涨至1.6014,但是仍然要远低于6月1日的3.7293,因此6月8日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会出现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上涨但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下降的情况。
货币基金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与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关系
从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走势可以判断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走势
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代表的是当日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而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代表的是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因此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一般走在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前面,从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走势中可以判断出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走势。
上图是余额宝的过去七日(6月2日-6月8日)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整体处于下降趋势,预计6月9日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仍将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因此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很有可能下降。只要6月9日余额宝的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低于6月2日的1.0894,其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就肯定是下降的。与之相反,如果近几日万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整体处于下跌趋势,那么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也将随之走低。
拓展阅读
余额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最高多少余额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最高是什么时候?
平准基金救市是高招还是昏招平准基金究竟是什么?
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意思货币基金七日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靠谱吗?
为什么华夏基金收益越来越少
零钱通每天的利率都在变化,忽高忽低,因此每天的收益(利息)是不同的,因此有时出现钱放多了,反而利息却减少的现象。拓展资料:
什么是七日年化收益率?
七日年化收益率只能当作一个短期指标来看,通过它可以大概参考近期的盈利水平,但不能完全代表这支基金的实际年收益。
国内货币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1.50%,作为一种流通性和安全性都非常好的现金管理工具,货币基金仍是理想的短期储蓄替代品。
设立这个指标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比较直观的数据,供投资者在将货币基金收益与其它投资产品做比较时参考。在这个指标中,近七日收益率由七个变量决定,因此近七个收益率一样,并不意味着用来计算的七个每天的每万份基金份额净收益也完全一样。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货币基金过去七天每万份基金份额净收益折合成的年收益率。七日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
在不同的收益结转方式下,七日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也应有所不同。
货币市场基金存在两种收益结转方式:
一是“月月分红,按月结转”,二是“日日分红,按日结转”,
不管是按日结转还是按月结转,都相当于复利。
复利计算公式为:{[π(1 Ri/10000)]^(365/7)-1}×100% π表示连乘 i=1。。。7
Ri为最近第i公历日(i=1,2..7)的每万份收益
基金七日年收益率采取四舍五入方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一些国家的监管部门对七日年化利率有着严格的计算公式:若一货币基金在第一天交易开始前的价值是A,在第七天的交易结束后的价值是B,这七天的费用是C(有些时候,比如余额宝等,按照2014/3/15的情况,C=0)。
七天年化收益的计算公式为(B-A-C)/A/7*365*100%.
例如某货币基金三月1日开市前每份价值100元(也就是A=100),到了3月7日收市后每份价值101元(也就是B=101),这七天买入和赎回都没有费用(也就是C=0)。那么这只基金的七日年化利率就是(101-100-0)/100/7*365*100%
华夏基金2023年收益如何
2023年个人养老金基金有哪些
最近要被个人养老金刷屏啦,听说不仅可以抵税,还可以攒钱养老。咱年轻一代要靠自己养老,所以功课必须提前做足。那么今天我们就聊聊个人养老金基金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大家参考!
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01
目前公告的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只限于养老FOF一个品种,但未来其他类型基金也有望纳入。截至三季度末,共计有137只基金满足个人养老基金的规模要求,但目前仅有40只产品公告设立Y类基金份额,即成为个人养老金基金。
(Y类份额只能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可以享受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五折的费率优惠,同时没有销售服务费,这点比购买A类份额优惠。)
40只养老基金中,养老目标基金17只,养老目标风险基金23只。
由于养老FOF基金的成立时间不同,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不同,收益也不同,因此并不能仅凭收益高低来简单评价首批养老金基金的优劣,还需要综合考虑是否与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目标所匹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养老账户收益测算02
下面我们来测算下,假设60岁后需要100万来养老,如何才能实现。
①假设我们每个月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存1000元,按照年化6%的目标收益,存30年,本金36万,到期本息能有100万。
②假设我们每个月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存1000元,按照年化6%的目标收益,存20年,本金24万,到期本息只有46万。
③假设我们每个月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存1000元,按照年化10%的目标收益,存30年,本金36万,到期本息能有220万。
养老金制度拼图更加完整
证监会对于个人养老基金实施名录管理,相关产品目录每季度进行更新,动态调整优化。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拟优先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逐步推开,再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这是监管政策稳中求进的体现。
《暂行规定》对参与机构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要求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制定专门的制度和流程、设立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专区等。同时《暂行规定》注重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对首次投资的提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养老投教等作了明确规定。
基金销售机构方面,《暂行规定》在经营状况、内控合规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销售机构需满足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条件。还明确了销售机构的职责和服务内容,并对投教宣传提出了要求。
根据《暂行规定》,个人养老金基金设置专门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对管理费和托管费实施费率优惠、免收申购费等销售费用,最大程度向投资者让利。
万家基金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系列跨部委跨行业制度政策的集合。《暂行规定》在征求完公众意见定稿后,将成为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一块重要拼图。
广发基金表示,《暂行规定》的发布,一是为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事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制度安排;二是体现了稳妥审慎的发展思路;三是体现了为投资者让利的行业理念;四是提出了进一步推开扩容的长期目标。
监管机构将对个人养老金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实施名录管理,每季度末在官网、基金行业平台、信息平台等更新,并将不定期移出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或机构。这些举措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实时持续监督机制,为持续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养老投资需求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哪些机构可参与?
根据《暂行规定》中所提出的要求,可测算出目前市场上符合要求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及销售机构。
拟纳入的产品须为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天相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末,共计82只基金满足规模要求,近四个季度业绩满足要求的养老目标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41%,同期沪深300指数(3996.866,-0.00,-0.00%)(3996.8662,-0.00,-0.00%)区间收益率为-17.38%。
上述82只基金共来自于41家管理人,按照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东背景划分,这41家管理人包括20家券商系、13家银行系、7家信托系、1家保险系、1家个人系;按照中外资持股划分,则包括16家内资和25家合资公司。基金产品管理数量最高的是华夏基金,共计11只产品,基金产品管理规模最大的是交银施罗德基金,合计225.50亿元。
《暂行规定》中明确了开展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销售机构,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不低于50亿元。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以及天相数据测算,截至2023年一季末,共有38家销售机构满足上述两个要求,这些机构包括招商银行(34.400,0.00,0.00%)、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工商银行(5.030,0.00,0.00%)、建设银行(6.620,0.00,0.00%)、中国银行(4.310,0.00,0.00%)、交通银行(5.930,0.00,0.00%)、农业银行(3.610,0.00,0.00%)、民生银行(4.180,0.00,0.00%)、浦发银行(7.700,0.00,0.00%)等。
个人养老金基金有哪些
1.目标日期基金:指的是,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该类养老基金应该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比如降低股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等基金的配置比例,而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比如增加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等的比例。这类基金有个好的识别角度就是基金名字中一般都有时间的字眼,比如广发养老2050五年就是一个目标日期型养老基金,而根据该基金成立的说明书,我们可以知道,该基金会存续到2050年,期间每5年开放一次办理赎回。
2.目标风险基金:指的是,该类养老基金应当根据投资者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这官方的说法,听起来是在有点拗口,不过有个好的识别角度就是,这类基金名字中一般带有“积极、平衡、稳健”等为标志,比如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就是一个目标风险型养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