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对基金组合动态调整
建议普通投资者购买基金最好不要频繁交易,一方面是因为择时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基金短期交易成本比较高,很有可能不知不觉就把你的投资收益吞噬掉了。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如何对基金组合动态调整,仅供大家参考!
如何对基金组合动态调整
1.固定比例策略,也就是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是固定比例的一种配置策略,关键操作在于根据资产价格的变化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
比如说小编的基金组合中,固收基金和权益类基金7:3的比例。小编投入10万元,最开始的配置比例是7万元投资固收基金、3万投资权益基金,而后随着股市上涨,权益基金净值上升,导致配置比例变成了7.5万元投资固收基金、5万投资权益基金,此时为了控制风险,可以抛售部分权益基金增加固收基金,从而保证资产配置的大概比例恒定为7:3。
采用固定比例的策略的优势在于牛市可以及时锁定收益、熊市可以趁低位布局,适用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
2.动态资产配置策略,并不遵循某一特定调仓规则,而是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
比如小编有10万元资金投资,当股市上涨时,可以将7万元投向权益基金,分享牛市红利;当股市下跌时,将权益基金的投入降低到3万元,防止进一步损失。
这种策略适合具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对市场趋势有自己的判断,否则很容易出现“追涨杀跌”。
对于小白投资者,或者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如果觉得动态调整资产比较难,更简单的操作是选择长期持有 定投的操作。选择2、3只固收基金长期持有,并定投3、4只权益基金,因为权益基金波动更大,通过分批投入的方式可以有效分散权益市场风险。
无论是搭建资产配置阵型,还是动态调整比例,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只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才能够获取更高的收益。所以需要大家不断积累投资经验和知识,提升投资组合应变市场的能力。
哪些基金经理值得我们长期持有
1.从业年限
首先从业年限不能太短,最好是经历过一轮牛熊,比如朱少醒,已经干了15年,业绩22倍,经历07年和15年两轮牛熊,还有谢治宇、张坤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也都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市,他们的投资体系已经磨练的很成熟了。
2.生涯业绩
一个是看基金经理总业绩够不够好,比如朱少醒最近五年的总业绩是158%,谢治宇是194%,他们业绩都不错,比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更强,也能跑赢同期的沪深300。
第二是看能不能每年跑赢沪深300,比如谢治宇,过去八年有六年跑赢沪深300,同期朱少醒是五年跑赢,说明谢治宇的超额业绩比老朱更稳一点。
但一年以内的短期业绩对未来业绩是没什么影响的,你看它短期涨幅没什么意义,如果想省心一点,最好是选择每年业绩都比较稳定的基金经理。
3.最大回撤
也就是历史上你最高位买入他的基金,可能承受的最大跌幅。最大回撤数据就说明了基金经理的风控水平。
比如诺安的蔡经理,最大回撤达到了34%。而相比之下,谢治宇的最大回撤只有他的一半不到。
4.投资风格
像张坤,他的思路就是重仓买入商业模式优秀,未来可能伟大的股票,前五只股票基本就代表他大部分的仓位了,比如白酒股就占了他A股基金的1/3。
而且他买这些股票呢,基本就躺着不动了,除非商业逻辑有变化,否则不管怎么涨,都不会轻易调仓,所以他也被誉为国内最像巴菲特的基金经理。
谢治宇则是平衡风格,他的鸡蛋永远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股票,都精打细算的分配均匀。他的基金走势,和大盘走势非常接近,但是他又总是每年都能跑赢市场一点点。董承非,乔迁等人,也都是类似的风格。
5.管理规模
如果规模太大,大额的赎回也会影响基金调仓等操作,不过还得结合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去看待,像张坤、刘彦春这类喜欢投资龙头股,不怎么调仓,买进去后就躺着不动的,规模大影响小。
基金经理的人品也很重要,一个有良心的基金经理应该是怎么样操作的呢,比如张坤,在去年2月把中小盘基金申购限额从10万放开到100万,9月的时候,他又把100万限购降到5万,11月再降到5000,12月降到2000,2月降到1000。并在年报里反复提示风险,在2月高位的时候,彻底停止申购。
我们可以从业绩、年限、回撤、投资风格、管理规模、人品几个角度去筛选基金经理。
值得长期追随的基金经理有四大方面
1,基金经理投资经验丰富,经历完整的牛熊周期市场的历练,并取得良好稳定的历史业绩。这样的基金经理通常有更加成熟的投资理念以及更加稳定的投资方法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措施。
2,基金经理在组合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自己擅长的领域并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这样有助于我们对其投资方法的理解并对其未来业绩建立稳定的预期。
3,国内市场作为新兴市场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不断酝酿着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希望基金经理能够秉持不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圈。
4,基金经理与持有人利益始终保持一致。这一方面体现在基金经理购买自己管理的产品。另一方面,当基金规模的增长影响到策略发挥时,基金可以适时采取关闭的策略以保护老持有人的利益。
基金相关文章:
★基金种类入门知识
★基金市场投资指南
★基金基础知识详解
★买基金要会选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常识
★购买基金常见四种方式
★2021年新手如何选到对的基金
★基金产品购买入门知识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基金组合持有数据分析
分析什么是基金的持有人结构
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小编在此整理了什么是基金的持有人结构,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什么是基金的持有人结构呢?
它一般包含三类,分别是个人投资者、内部持有者和机构投资者。
1.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理解起来很简单,我们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其实都属于个人投资者的范畴。
2.内部持有者
内部持有者呢,指的是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持有某基金份额的从业人员,一般来说如果一只基金有不少内部持有者,在某些程度上也是说明了基金公司内部对该产品的认可。
3.机构投资者
我们来关注一下机构投资者这一类型。顾名思义,机构投资者是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银行、企事业单位等等。
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公募基金2019年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个人投资者共持有公募基金约67000亿元,所占比例为50.64%,而机构持有65000亿元,占比为49.36%,可以说两者平分秋色(注:这个占比分析按基金全部口径看)。但是如果剔除货币型基金再来看个人、机构占比,结果会大大不同。
数据显示,排除货币型基金后,个人持有大概为2万多亿元,占比仅有35.98%;相反机构持有38000多亿元,占比高达64.02%,也就是说机构持有了接近2/3的非货基金份额。相关图表可以直接在文字版中查看。
一只基金如果有机构持有人好不好?
一只基金如果有机构投资者入驻其实是一件好事,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只基金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如果机构持有人占比过高,这就不一定是好事了。特别是当一个基金的单一持有人比例超过90%时,这时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这类单一持有人比例超过90%的基金一旦机构投资者赎回大量份额,很有可能会触发大额赎回导致基金延迟支付、甚至还会出现暂停赎回等情况,这些都会继而引发流动性风险和基金净值波动等风险;
第二:一旦占比高的机构投资者赎回基金后,若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将会触发基金清盘的风险。
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基金相关文章: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行情分析
★基金估值存在哪些原则
★我要大机会
★股票投资名人心得
★养老金信托存在哪些类型
★2021股票放量下跌代表意思
★我要大机会
★股票盘面术语之死叉
★我要大机会
基金组合持有数据是什么
基金投资虽然对基民的专业度要求不高,但是投资者对基金了解的越多,在挑选优质基金以及基金经理时也就更简单,基金投资所能获得收益也会更高。
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是什么意思?
持股集中度简单来说,就是某只基金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的市值在其全部股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每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都不一样,低的有百分之二三十,高的有百分之七十、八十。占比越高,说明持股集中度越高,占比越低则持股集中度越低。根据数据统计,公募基金的重仓股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也就是更多基金经理对好股票的判断正在越来越趋于一致。这也是A股市场的一个大趋势,有向美股、港股看齐的趋势。
基金持股集中度提高能够拉升股价
越好的股票买的人越多,也就越来越贵,苹果、亚马逊、特斯拉就是典型例子。无论是通过公开数据,基金半年报还是基金经理的言论,都可以体现出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已经并且将进一步提高随着行业竞争格局改变,龙头企业的竞争壁垒也将越来越高,行业内部估值更是开始拉开差异。阳光之下无秘密,持股集中度越高,说明看好的基金越来越多,资金后浪赶前浪,股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基金持股集中度提高更能带动基金净值增长
对于基金持股集中度的提升,有利有弊,有利之处是机构主力可以集中精力、火力挖掘某一行业或个股的投资价值,更充分地分享成长收益。持股集中度高,对净值的带动作用就大。
基金持股集中度提高带来更高的风险
基金的持股集中度过高也有一定的不利之处,基金持仓过于集中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只个股身上时,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比较典型的就是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因为高度持仓半导体行业,今年上半年取得非常亮眼的业绩,其基金经理也一跃成为明星基金经理,而在下半年净值大幅度回撤。引发很大的热点。
通过基金持股集中度考察基金
我们在选择基金时,可以将持仓集中度作为选择和观察基金的一个维度。假设我们看好影视传媒类行业,可影视行业的指数基金屈指可数,这时候就可以参考行业内个股持仓占比较大、集中度较高的基金。或者如果看好贵州茅台A股后市走势,自有资金却不足以买入茅台个股的话,那么通过低成本申购将茅台作为第一大重仓股的基金,也可以曲线救国,同样也可以分享茅台的长牛成果。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众多十年级别的长牛基金中,持股集中度都不高,前十大重仓股的占比大约在30%~50%之间,这些基金经理善于通过组合投资来控制风险,也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降低持股集中度后,分散了风险的自然也降低了短期爆发力,这也是这些长跑基金很少跑出单年度冠军的重要原因,就是不集中持股,比耐力、比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