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可以转换,如果两个申购手续费相同,就只收赎回费,如果不同,补差价,再加上赎回费。基金转换是指开放式基金份额持有人将其持有某只基金的部分或全部份额转换为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另一只开放式基金份额。基金转换只能在同一销售机构进行,转换的两只基金必须都是该销售机构代理的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在同一注册登记人处注册登记的、同一收费模式的开放式基金。此项业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省钱通过转换业务变更基金投资品种,一般情况下会比正常的先赎回再申购业务的手续费更便宜,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投资成本。 2、省时从交易时间来看,按照原来的交易程序,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先赎回再申购,一般需要5个工作日,而选择基金转换,一般2个工作日就够了。 3、规避风险当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投资者可以通过在不同风格基金之间的转换,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当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发生变化时,基金转换也能帮助投资者选择更适合其自身需要的产品。

汇添富贵金属基金

汇添富贵金属基金净值

1.最高1000011 8.356元;最低110033 0.1596元。值得一提:华夏大盘精选000011;净值14.45元(6.16日);成立以来总收益2593%。一般来说基金最高净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不一定净值高就一定会跌,整个净值表现要去看,就大致有一个判断,结合基金经理是否换过还是同一个人做的。如果真的做到那么高,业绩的确不错,而且可能还有分红的可能性。

拓展资料

1.好的基金,不一定基金净值很高,也可能是开的时间足够久。不过在资本市场,拉长周期能活着实属不易。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的伯克希尔,不具备太大的盈利能力,晚年的巴菲特,可能更想为美国做一些事。摇摇欲坠的金融体系,也需要这样的定海神针。

2.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伯克希尔持有大量美国本土银行的股份,估值大约是a股银行的2到3倍。盈利空间则低于a股的上市银行,美国买房只需要百分之5的首付,虽说房价泡沫没那么大,没有着陆风险,但总体价值,长期价值并不如国内的银行。08年的危机,并没有完全消化。巴菲特的基金,在美股下跌的时候,总能稳稳的跑赢大盘,但在泡沫区域,可能比很多大a的韭菜盈利能力还差很多。

3.选择基金,首要保证的是这家基金可以一直活着,之后比的就是拉长周期以后的复合收益率。至于说周期拉的多长,个人建议至少5年以上。

一个经济周期太大太大,只有看到全貌,才能战胜市场。

4.基金多少净值算高

截至11月9日净值更新,国泰大宗商品最新净值为0161,仍是扣除美元份额后全市场净值最低的一只基金产品其年内净值跌幅达6786%,同样为全市场表现最差的单只基金产品扣除美元份。具体来看,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达2741%,嘉实黄金年内净值涨幅达到2724%,诺安全球黄金净值涨幅为2570%,易方达黄金主题人民币份额年内净值涨。

汇添富贵金属基金怎么样

全球市场一片哀号之中,黄金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受益于此,黄金类基金(包括QDII)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达到4.5%,表现突出。在原油价格节节大跌、全球股市皆绿的大背景下,市场选择黄金避险,金价表现异常坚挺。数据显示,昨日金价一度攀升至12周高点。截至记者发稿时止,现货黄金价格持续在1113美元/盎司附近波动,数据显示,现货黄金价格今年上涨幅度逼近5%。正是因为金价上涨,带动了黄金商品类基金走强,商品基金成为2016表现最好的品种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商品基金有8只(各类型分开算),为博时黄金ETFD、博时黄金ETFI、博时黄金ETF、国泰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华安易富黄金ETF联接C、华安易富黄金ETF联接A、华安黄金ETF。截至1月25日,这8只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4.85%,且各产品之间业绩差异很微弱。同样,黄金QDII基金也表现不俗。目前市场上以黄金为投资重点的QDII基金有4只,分别为诺安全球黄金、易方达黄金主题、嘉实黄金、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今年以来上述4只QDII基金净值分别上涨4.27%、4.01%、4.00%、3.87%。一些黄金LOF产品在二级市场表现也不错。数据显示,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7只黄金基金,今年以来交易价涨幅达到4.34%,与基金净值涨势同步。业内人士表示,从数据可以观察到,资金持续流入黄金ETF,而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不少黄金基金的基金经理也表示看好黄金的投资价值。如博时黄金ETF的基金经理在刚刚发布的2015年四季报中表示,2016年一季度,在美联储加息节奏预期较慢,同时避险资金青睐黄金的双重作用下,黄金资产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华安黄金ETF基金经理也表示,预计黄金价格在2016年一季度将保持稳定向上的态势。影响黄金价格的负面因素包括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增强、股市债市资金流出、以及技术上的反弹。中长期看,强势美元并不一定意味着黄金价格将在目前的水平下继续下跌,建议投资者更加关注避险情绪的提升带来的阶段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