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业资产配置是指什么?在投资管理体制下,投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规划、实施和优化管理。投资规划就是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管理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必须基于对机构投资者资产负债性质的深刻理解,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资金根据投资需求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配置,通常是通过在低风险低收益的证券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证券之间进行资产配置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股票行业资产配置的五个原则。(1)风险与收益相关,想要增加投资回报,只能承担更大的风险。(2)投资的实际风险取决于持有的期限。投资的时间长短对投资实际承担的风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股票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有好的稳定的回报。(3)定投可以降低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风险。平均成本投资法是指长期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投资固定金额的资金,比如每个月或每个季度,购买共同基金的股票或投资股票。(4)调整资产类别权重,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这种策略是调整已经投资于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和债券)的资产比例。假设你决定你自己的投资组合应该由60%的股票和40%的债券组成。当股票大幅上涨,使得比例达到80%股票对应20%债券。为了让配置比例回到60%和40%就卖一些股票,买债券。(5)分清自己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在股票行业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投资是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行业研究员,在行业内选择个股,比较不同的股票,比较不同的股票。如果找不到好股票,就空仓拿着现金。第二个层次是行业配置,比较不同的行业,然后进行配置。重型卡车和乘用车哪个更快?煤和钢哪个更有弹性?在利率上行阶段,银行和保险哪个更值得配置?是日常思考的重点第三个层次是资产配置,就是比较股票、债券、大宗商品、黄金,地产和现金,观察不同资产的涨跌及风险和收益,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这种配置其实是大部分股民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难度极大未来需求会更强。第四个层次是全球宏观配置,主要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配置。这个时候没有现金的概念,也没有空仓,层次就更高了。
居民基金配置比例是多少
随着国家注册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转好,居民对证券资产的配置热情进一步增强,但该不该入市?进多少比例合适?各类资产又该怎样配置?这已经是摆在各个家长面前的重大问题,毕竟与自己的财富有关,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意见,仅供参考!现状分析
1.美国的平均分配根据兴业证券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国家居民的资产配置比例如何?中国股票配置比例如何?——兴证策略小学问系列(兴证策略王德伦团队20180813)》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居民资产配置的比例是地产25%,保险和养老金25%,公司股权26%,存款基金等24%,这个配比大致分为四大类,将地产、保险、股票、现金进行平均分配,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当然我们把8%的基金归为了现金一类,按道理要归为股票类,那么股票的比例应该在34%左右。
2. 韩国的4321韩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的主要按现金、保险、股票、其他,大概是按4321进行安排的,也就是现金占比40%左右,当然股票都是包括股权的,也就是没上市的企业股权也算在里面。这个比例也是有参考意义的,但类别与中国差别很大。
3.中国的有钱买房约55%在房产,30%为现金,10%为股票,5%为保险,这个比例明显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而且固定资产占比过高,经营资产占比偏低,保险则更低,风险承受能力不强,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那么合理的比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参考比例标普的家庭资产配置的方案是这样的:40%:保本升值采用低风险低收益的债券、信托;30%:投资于风险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房产等;20%:保险等应对家庭重大风险和变故;10%:活期以备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我们看到这个方案类现金的比例超过50%,与韩国的配置比例十分相似,但保守有余,进取不足,我们可以适当调整。
给出合理的建议比例大概是这样的:40%:投资于风险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债券、信托等;30%:保本升值采用低风险低收益的房产;20%:保险等应对家庭重大风险和变故的保险;10%:活期以备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从大到小按照证券、房产、保险、现金排序,也就是4321的比例,但权益类资产最多,其次才是保本升值类资产,然后是保险,最后才是现金,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可以供大家参考。
居民基金配置比例怎么算
医保统筹管理,由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组成。统筹基金支付就是用统筹帐户资金支付参保人相关医疗费用。帐户支付,也就是用你的医保卡在药店或门诊的刷卡消费行为。统筹基金是对于不记入帐户部分的缴费,需要进入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就是所有单位缴费都统一放到一个公共的基金部分,然后在从这个统一的统筹基金中支出基金给那些需要享受待遇的参保人员。
拓展资料:
一、统筹支付标准的区别:
①参保人在指定门诊就医点服务时间外,因急诊直接到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
②参保人直接到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抢救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直接到指定门诊就医点及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外的市内医疗机构门诊抢救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降低10%。 ③经指定门诊就医点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转到镇(街)定点医院本部门诊部或市属定点专科医院本部门诊部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降低10%;转到市内定点三级医院本部门诊部的,支付比例降低20%;转到其他医疗机构的,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④除以上几种情形外,参保人自行到指定门诊就医点以外的医疗机构门诊就医,统筹基金不予支付。二、医疗保险待遇支付标准:
支付标准:
1、普通门诊:医保范围内的费用使用个人帐户资金结算,个人帐户不足的,由个人现金自付。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在一个年度内门诊医疗费用累计超过800元(含个人帐户支付部分,不包括门诊特殊疾病和门诊特殊治疗)以上的部分,由公务员医疗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公补资金)对一般公务员补助80%,医疗照顾人员补助95%。参保人员异地居住、长期驻外人员、非定点医疗机构急诊门诊发生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同上述普通门诊医疗费补助标准一致。
2、门诊特殊疾病(门诊十八种慢性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80%,参保人员自付20%,不设起付线,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每人每年最高支付金额为5000元,超出部分由参保人员个人负担。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统筹基金支付限额内个人自付部分,由公补资金对一般公务员补助85%,照顾公务员补助90%;对照顾公务员每年超过最高支付限额规定的合理医疗费,由公补资金补助95%。
3、门诊特殊治疗:组织器官移植后抗排异反应用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的透析治疗,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90%,不设起付线。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由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资金支付90%。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对门诊特殊治疗发生的医保内个人自付部分补助75%。
4、异地转诊转院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同省直在哈人员门诊特殊疾病医疗费报销标准。
5、普通住院:参保人员住院时首先自付起付标准的医疗费用(三级医院:720元;二级医院:480元;一级医院:240元;一年多次住院起付标准依次降低100元,住院三次以上均与第三次住院标准相同)。精神病患者在省直定点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住院,不设起付线,且不参与非此类别住院起付线递减计算。起付标准以上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的不同等级支付,三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88%,个人自付12%;二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91%,个人自付9%;一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94%,个人自付6%;退休人员个人自付比例分别降低三个百分点。参保人员在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精神疾病发生的符合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95%。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合理医疗费,由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资金支付符合规定费用的90%,个人自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