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与各种基金打交道,你是否清楚基金公司的运作模式呢?基金公司运作流程可以直接反应出基金选股的特点,还能体现出基金对风险的态度和对发生的风险防范能力,而这些却是和基民最实际的利益相关。所以了解基金公司运作流程,可以作为你选择基金的判断最关键因素之一。一般基金公司有两个关键部门,构成基金经理的左右脑,一个是投资决策委员会,它是制定整体投资战略;第二个是做研究的部门,会根据研究机构的报告和成果进行备选股票库,然后针对要投资的股票进行跟踪研究调研工作,并给基金经理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也就是这两个大脑部门基本左右了基金经理投资的方向、框架、战略,而且他们互相支撑、协作进行了投资的重大决策。基于以上逻辑,大家肯定觉得基金经理是不是类似傀儡了?只是按照两大脑部门进行执行?其实不然,基金经理才是基金具体管理者,负主要责任者。他是要遵循特别是投资委员会投资战略外,他会向研究部提出研究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会直接关系到他投资的方向。这时研究部门会确定500个左右的股票一级备选库,然后再这基础上刷选200只左右二级股票备选库,在会在这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并对准备投资股票进行跟踪分析,必要时还要安排基金经理登门造访做进一步确定。而完成这些还不够,还有这个重要的部门在帮组基金经理进行风险控制,一般称为“风险控制委员会”,它是对投资的识别、防范、各个运作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当然期间还有各种金融研究员提供各种研究给基金经理作为风险控制一种手段。
基金的管理模式包括
一、私募基金是如何运作的? 在成熟市场美国,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过公开媒体做广告来招徕客户,而按有关规定,私募基金则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宣传,其参加者主要通过获得的所谓“投资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认识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中国的私募基金也很类似。 私募基金的主要运作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承诺保底,基金将保底资金交给出资人,相应地设定底线,如果跌破底线,自动终止操作,保底资金不退回。第二种是接收账号(也就是说客户只要把账号给私募基金即可),如果跌破10%,客户可自动终止约定,对于赢利达10%以上部分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这种运作方式主要针对熟悉的客户和大型企业单位。通常情况下,私募基金会承诺比公募基金高得多的收益水平。 二、为什么私募基金的收益要高于公募基金? 1、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 公募基金的收入一少部分来源于认购费,大部分来源于固定管理费(一般是基金规模的2%),只求跑赢大盘,赢得一个相对收益就好,有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只要比别的公募做得好,排名在前头,就肯定有投资者来买单。 私募基金也收取认购费,但绝大部分收入都来源于基金的业绩分成,简单来讲就是为投资者创出业绩新高的20%,也就是说,如果客户不赚钱的话基金公司是没有收入的,这就让基金公司和客户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2、操作灵活和操作受限 股票型的公募基金必须有80%的仓位去买股票,这就意味着在熊市的时候无法减仓避险,而且投资范围也有限制,无法投资于期货期权等衍生品。 私募基金操作灵活,遇到不但熊市可以空仓,还能够卖空股指期货、买入认沽期权进行获利,遇到震荡市私募基金可以在期权市场做多或做空波动率,简而言之就是熊市牛市震荡市都能赚钱。
社保基金的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发生的社会保险支出,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事业支出”科目进行核算,具体的账务处理该怎么做?
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如何做账?
1、在计提时: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2、在发放职工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
3、在代缴社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业务活动费用(这是缴纳的社保单位部分)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缴纳社保单位部分不需要计提,在缴纳的时候计入“业务活动费用”科目核算即可。
业务活动费用是指依法履职或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用于核算单位为实现其职能目标,依法履职或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事业支出是什么?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按照支出的性质不同,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
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按照不同业务性质进行分类,分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