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民营信托基金

① 市场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国家政策的变化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市场波动,从而影响信托计划收益,甚至造成信托计划财产损失。

2、行业风险: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行业发展状况对收益水平产生影响。

3、利率风险: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导致证券市场价格和收益率的变动,并直接影响着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利润。从而导致信托计划收益水平可能会受到利率变化和货币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

4、购买力风险:信托计划的目的是信托计划的保值增值,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则投资于信托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被通货膨胀抵消,从而影响到信托计划的保值增值。

5、公司经营风险:如果信托计划所投资的公司经营不善,使得能够用于分配的利润减少,会信托计划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信托计划财产损失。

② 保管人操作风险: 但若信托计划存续期间保管人不能遵守信托文件约定对信托计划实施管理,则可能对信托计划产生不利影响。

③ 信托公司操作风险:信托公司因违背资金信托合同、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而造成信托财产损失。

④ 委托人投资于信托计划的风险:

1、委托人资金流动性风险:大多数信托计划,委托人需持有信托份额直至计划结束,因此委托人在资金流动性方面会受一定影响。

2、信托利益不确定的风险:信托利益受多项因素影响,包括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投资操作水平、国家政策变化等,信托计划既有盈利的可能,亦存在亏损的可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受托人不对信托计划的受益人承诺信托利益或做出某种保底示。

3、信托计划财产变现的风险:由于本信托计划终止,受托人必须变现信托计划财产所投资之全部品种,由此可能导致信托计划财产遭受损失。

⑤ 其他风险:

1、战争、自然灾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它不可预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信托计划财产遭受损失。

2、金融市场危机、行业竞争等超出受托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风险,可能导致信托计划财产遭受损失。

二、信托产品风险控制措施

(1) 抵押或质押:融资方将其动产或不动产(房产、股权等)抵押或质押给信托公司,若融资方无法按期支付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收益,信托公司可以拍卖抵押或质押物。一般情况下,融资方的抵押、质押物的估值会高于投资人的投资额和预期收益,以保障投资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担保:对于没有抵押(或质押)或者抵押率比较高的,信托公司往往会要求融资方对信托财产提供相应的担保。担保公司担保、第三方担保(融资方的母公司或关联公司)、公司法人无限连带担保等;

(3) 结构化设计:所谓结构化设计就是将信托收益权进行分层配置,购买优先级的投资者享有优先收益权,购买次级和劣后级的投资者享有劣后收益权。信托期满后,投资收益在优先保证优先级受益人本金、预期收益及相关费用后的余额全部归劣后级受益人;若出现投资风险,也先由劣后级投资者承担。

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信托(Trust)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参考资料:信托产品百度百科

信托投资私募

1、概念不同

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是由财产所有人将财产移转或设定于管理人,使管理人为一定之人之利益或目的,为管理或处分财产。

私募基金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体募集资金的基金,投资起点通常较高,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等组织机构,一般都要求具备特定规模的财产。

购买私募基金,受益人一定是自己,增值的财富会回到购买人的账户。信托计划可以改变受益人,比如可以将信托产生的收益指定给子女,因此深受国外富人的青睐,家族信托就是一种。

2、监管主体不同

信托计划受银监会监管,而私募基金受证监会监管。

因为监管的主体不一样,所以监管的要求也会有不同,信托的监管相对更严。

3、契约关系不同

信托通过合同来联系当事人双方的关系,需与每一位委托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如委托期限、相关费用,盈亏责任等。私募基金则通过基金契约或基金章程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对所有的投资者应一视同仁。

4、产品管理人不同

信托产品的管理人是信托公司,私募产品的管理人是私募投资公司,这是两类产品最本质的区别。

现在流行阳光私募,这是私募基金和信托的综合体。

阳光私募大体是用信托公司来发行产品,实际的管理人是私募基金公司。私募公司则利用信托监管的规范性,来保证投资者资金的安全,例如不被挪作他用,定期披露净值等,至于收益和操作上,跟普通的私募基金一样。

5、资金用途不同

私募基金的资金主要运用于证券市场,而信托资金运用的范围更广一些,在国外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金融方式产品期限不同。

私募基金针对的是一些短期闲置资金,而信托计划的运行期一般较长,一般至少要一年。

6、投资渠道不同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私募监管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可投资于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如红酒、艺术品等其他投资标的。

而信托产品的投资范围也相当广,既可以投资证券等金融产品,也可以投资实业,两者投资范围限制区别不大。信托投资实业的居多,投资金融的多为通道类产品;而私募基金投资股票股权之类的证券投资基金为大多数。

6、投资者门槛不同

信托: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新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人民币。

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7、收益性不同

市面上的信托产品多为固定收益,收益区间在10%以下。

而私募基金随标的不同,收益构成也不同,浮动收益较多,不能统一比较。

民营信托公司可靠吗

1、信托公司是可靠的,但是信托公司的产品就不一定。当前国内的信托公司都是由银保监进行管辖的,同时信托公司有着专门的法律管理,即信托公司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业务运作均有法律依据受法律约束。2、信托公司的资金和基金公司差不多,它的所有资金都是交由银行保管,并且所有资金流运转均经过银行。3、不正规的信托公司也是非常多的。正常的信托公司一般有四个方面的条件:即。融资人的资企资质,信用评估合格;还款来源充足,可以覆盖本息;过去的经营业绩良好,项目有较高的复合增长率;抵押物净值正常,变现能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