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下来详细对比一下科创板50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科创板50指数是2020年7月22日发布的,它的编制规则也已经做了详细的披露,编制规则中最为核心的是目前很多公司上市不满一年,原则上未来要满一年才能够纳入指数。冥冥之中有天意,四年前的同一天(2016年7月22日),我们的产品创业板50 ETF(159949)正式上市。我想科创板50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不仅代表两个板块核心的资产,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时间上有这样一个巧合。

科创板50基金发行规模

1、编制规则上,科创板50指数基本选择了市值大的前50大公司作为成分股,创业板50指数则从创业板100大公司里面,剔除掉一些借壳上市的公司,接着选择前50支流通性好的公司。有些投资者会问这个指数编制方法看起来和主流指数不一致?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所有大的宽基指数都是选择规模大,并兼顾流动性,我们这个指数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剔除了一些非核心的资产。

2、行业分布上,截至2020年7月22日,创业板50指数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医药生物行业,占了32%,第二大是电子行业,第三大是传媒行业,第四大是电气设备,第五大是计算机,第六大是通讯,这六大行业包含了94%的权重。按照行业惯例,如果按照自由流通市值确定各行业权重,科创板50指数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是电子,机械设备,再计算机,接着才是医药。在二者之间如果做一个行业对比,创业板50指数在医药上远远高于科创板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中很多重要的成分股如迈瑞医疗也都是医药行业的。二个指数在行业上有一些不同,这和他们板块的各自特点有关。

创业板50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有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东方财富、沃森生物、爱尔眼科、亿纬锂能、智飞生物、泰格医药、康泰生物和信维通信,这些公司多数在所属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科创板50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为中微公司、澜起科技、金山办公、虹软科技、睿创微纳、中国通号、南微医学、安集科技、传音控股、容百科技,为什么科创板50指数没有包括最新上市的一些大公司?因为指数编制的规则是这样的,在总企业数少于150家时,新上市的公司大概率要在6个月以后才能纳入指数,而当超过150家时,要一年以后才可以纳入指数,这是科创板指数纳入规则所决定的

首批四只科创50ETF上市,将会有多大的意义和影响?

饱受市场瞩目的首批9只科创创业50ETF(双创50ETF)已于本周一正式发售。

之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了科创50ETF和创业板50ETF了,双创50ETF跟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我们想要投资,到底购买哪类指数基金呢?如何投资呢?

1、指数编制上的不同

三大指数基金最主要的区别是在编制上略有不同。

三大基金样本不尽相同。

科创50ETF成分股主要来自于科创板,创业50ETF则来自于创业板,而双50ETF则来自于上述两个板块。

选择成分股的方法不同。

科创50ETF是结合成交额和总市值进行的样本挑选;

创业板50ETF则是结合了成交额及行业特色进行的样本挑选;

而双创50ETF则是选择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并结合了总市值选取的前50的公司样本。

2、行业分布的不同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国证指数官网及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科创50ETF更加侧重于信息技术行业,所占权重达到5435%;

而双创50ETF则更侧重于医药行业,占比达到41%以上;

相比起上述两大指数,创业板50ETF则显得比较分散,占比最多的医药行业也仅为34%,并且在行业投资数量上也明显多于前两只基金。

很明显,创业板50ETF更侧重于分散投资。

3、前十大重仓股及集中度不同

就数据显示上看,双创50ETF前十大重仓股情况与创业板50ETF更为相似,有7只股是相同的。

并且双创50ET前5大持仓股完全来自于创业板50ETF,包括有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等。

相比起创业板50ETF,科创板50ETF前十大股的持股就只有两只是与双创50ETF有所重合,其相似度较低。

从前十大股集中度上看,创业板50ETF集中度更高,达到了60%以上。

而另外两只基金的前十大股集中度仅为50%左右,可以看出创业板50ETF更加激进,投资更为集中。

我们从三大指数基金的收益情况来分析。

由于双创50指数和科创50指数都是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期。

从2020年1月2日开始计算,三只基金就其累计收益率上看,截止6月17日,双创50指数收益率达到106%,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达到109%,收益率较高。

而相比之下的科创指数则仅为47%的收益率。

在选择指数上,我们更应该偏重业绩更好的双创50指数及创业板50指数。

根据上述分析,双创50指数相较于创业板50指数前十大股集中程度更低,投资更分散,风险更小。

那么对投资回撤率要求更高的小伙伴可以着重考虑双创50指数基金的投资。

就三大指数基金成分股来分析。

双创50指数基金成分股基本是以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所投资的行业是市场上普遍认为更具投资价值,更有成长性的股份,最近收益率都表现得不错。

而另一方面,双创50指数基金可以有效地吸收创业板50指数及科创板50指数两只基金的优势。

既能从科创板中吸取 科技 、成长属性较好的公司,又能在创业板中选取利润、收益更为稳定的企业。

就此看来,双创50指数基金相较于其他两只基金更具有投资价值。

本周一一共发行了9只双创50指数基金,这么多只基金一起发行,究竟我们该选择哪只基金呢?

其实,投二君认为,就指数基金本身来看,基金经理发挥的作用较小,纯粹是复制指数。

所以大家选择这类基金的时候主要关注基金公司大小及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即可。

如易方达、华夏、南方等大型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

而对于基金经理,则主要看看他们的投资年限,管理指数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及跟踪指数的能力等等。

在这里,投二君也要再次提醒一下各位投资朋友,无论是双创50指数基金、创业板50指数基金还是科创50指数基金,其波动、回撤率肯定是要比沪深300、上证500等宽基指数要大。

所以投资过程中,控制好仓位,及时调整投资心态至关重要。

建议拿出总资金的20%用于投资,用三年不用的钱小额定投会更为合适!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注@投二当家 ,学习更多投资技巧!

科创50ETF场内如何交易?

会有越来越多的散户,参与到科创板的投资当中去,增强科创板的流动性。上海科创板再度迎来了一件大事,首批科创50ETF正式上线了,也就是说科创板终于迎来了指数投资的时代。首批的50ETF由工银,华泰,易方达,华夏四家券商推出,对于投资者来说,毫无疑问,是降低了投资门槛,原本50万的标准,基本挡住了大多数的散户,但现在通过50ETF也可以参与到科创板的交易中去,分享科创板带来的红利,不少网友表示现在100块,也可以进科创板投资了。

也如预期所料,这四大50ETF产品开盘1分钟交易额就突破了5亿,开盘半小时,成交就突破了17亿人民币,其中华夏旗下的科创50ETF仅花了半个小时,就实现了8亿的交易额。而截至收盘位置,华夏50ETF成交超过了15亿,四只50ETF产品,总成交额达到了32亿人民币,可以说成绩非常亮眼。交易量高也体现在科创板的行业特点明显,主要集中在医药,计算机技术等新兴高科技行业,这些行业市盈率高,竞争力强,所以引发了不少投资者的追捧。

这次的科创50ETF产品采取了比例配售的方案,虽然在上市前很多股民都没有确认其真实的份额,但科创板的吸引力本身就很强,所以很多券商分析师表示,这次的科创50ETF产品对散户的吸引力是比较大的。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科创板的股价波动比较大,普通散户可能很难承受得起,没有经验的散户不要随意跟风,即便最后选择去投资,也应该分散风险,关注更加长期的发展和走势。

科创板50etf9点15分就可以挂单吗?

2020年7月23日正式面世的科创50指数(000688),首日上报4支ETF。总共是50支股票。5050ETF期权上交所根据50ETF为标的物推出的买卖合约,也是目前国内市场唯一一只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买涨买跌(认购、认沽)的投资工具。

50ETF期权的走势紧跟大盘走势。上证50

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

只股票组成样本股。

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上证50指数自2004年1月2

日起正式发布。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成交活跃、规模较大、主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投资指数。

是的,科创板50etf在9点15分就可以挂单了,等到开始的时间就可以买入了。

在首批科创50ETF获得证监会发行批文后,上交所发随后发布公告,决定为科创板ETF业务分配588000-588499代码段。四只科创50ETF中,华夏基金的产品拔得头筹,获配该号段第一顺位代码588000,同时基金简称确定为科创50,长简称为科创50ETF。

投资价值

科创板自开板以来,上市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吸引了一批符合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含量高、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挂牌上市,投资吸引力日益提升,但是科创板也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创企业普遍具有技术新、前景不确定、业绩波动大、风险高等特征,而且上市后可能存在股价波动的风险。这给科创板企业的研究和情况跟踪带来挑战,普通投资者较难具备专业研究能力和持续跟踪精力。

相较投资个股,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进行指数投资是一种既能把握科创板趋势性机遇,又能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个股风险的投资方式。

科创板50基金发行规模多大

科创板终于要走向国际了。全球第二大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最近宣布,将把11家科创板公司纳入富时GEIS指数。这次纳入预计将为11家科创板企业带来约1亿美元的增量投资资金。 就在外资准备落子科创板之际,本土机构也在加紧布局。 今日起,包括华夏科创50ETF联接(A类 011612;C类 011613)在内的4只科创50ETF基金隆重发行,发行规模上限50亿元,采取“末日比例确认”来加以控制。 首批科创50ETF推出时火爆的认购场面仿佛还在昨天。当时4只新基金短短一天便吸引到上千亿资金认购,创下了股票ETF市场史无前例的热销场面,其中华夏科创50ETF认购规模最高,达450亿元。 这批科创50ETF的联接基金再次同台比拼,我们不妨期待一下,看它们能够带来多大的惊喜。 科创板横空出世 2019年,承载国人对科技强国的热切期盼,肩负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科创板火速开板,定位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以及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企业。 火线上阵的科创板开创了A股诸多先河: 允许亏损企业上市; 允许特殊股权结构的企业上市; 首次为科创企业提供了包容性的、多通道的IPO标准; 首次采用新股上市头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的限制等交易制度。 科创板也不负众望,设立以来,截至2021年2月10日,累计挂牌企业229家,募集资金超过3200亿元;截至2021年2月19日,科创板总市值已接近3.7万亿元(数据来源:Wind)。 投资科创板的姿势 由于施行注册制,涨跌幅限制放宽等种种原因,科创板的风险系数较主板更高,因此对个人投资者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投资者需满足20个交易日日均50万证券投资,同时拥有两年投资经验等。如此苛刻的条件,基本把中小投资者拦在了科创板门外。 后来各家基金公司陆续推出了科创板主题基金,这一问题才迎刃而解。去年9月,华夏等4家基金公司推出了首批科创50ETF,更是把科创板带入了指数化投资时代。 说起来,指数化投资与科创板投资也更加适配,理由在于: 1、指数化投资可免去选个股的烦恼 科创板汇聚了尖端科技各个领域,这些领域个股研究门槛较高,普遍具有技术新等特征,注册制下,未来可能个股分化表现会日趋明显,面临优胜劣汰,导致股价波动。 而指数投资能分散风险,只需把握科创板大方向,看好科创板中长期投资价值,选择相应的指数基金进行配置即可 2、分散化投资,分散个股风险 注册制下,个股表现会越来越分化,单个科创板个股投资风险较高,投资者如果不慎踩雷个股可能会对整个组合净值的产生比较大影响。 而指数投资的是一揽子股票,分散化投资,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种既能把握科创板趋势性机遇,又能降低个股投资风险的投资方式。 这次推出的科创50ETF联接基金,更是打通了场内和场外两个市场,让投资者无需股票账户,直接就可以在银行、券商等场外渠道便利申赎交易,非常适合中小投资者布局科创板。 联接基金通俗来说,就是目标ETF的复制版,它通常会把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的投资于场内目标ETF上,且因为对投资目标基金部分不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整体费用相对较低。 科创5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科创50指数是科创板首条指数,涵盖中芯国际、金山办公、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众多科创龙头,作为优中选优的高成长指数,未来有望诞生一大批科创巨头企业。 表:科创50指数十大权重样本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2月20日 这一指数从行业分布、盈利情况、市值等多种维度来看,都有极强的代表性。 论行业来的话,根据Wind数据,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截至2020年9月30日,科创50指数中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行业权重占比分别达到25%、25%、23%,合计达到73%。 进一步细分,指数中权重最高的板块是半导体和计算机应用,两者占比超50%,新经济特征非常显著。 图1:科创50指数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2月20日 从盈利来看,截至2020年9月30日,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研发支出占科创板整体比例近四成,营收占比近五成,利润总额及归母净利润占比超五成。 科创50指数推出以来整体表现可圈可点。以2019年12月31日基日起计算,截至2021年2月19日,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超42%,同期涨幅超过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 图:自科创50指数基日以来指数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Wind,2019.12.31-2021.2.19 华夏一骑绝尘 与首批科创50ETF一样,4只联接基金会在今日同时发售,到底选哪只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我们不妨从4只科创50ETF当前运作情况来找点解题思路。 首批科创板ETF去年9月底完成募集,当时单只基金规模都在50亿元左右。去年11月中旬,它们同时上市,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转,已经出现分化。 但就规模而论,华夏科创50ETF已是一骑绝尘。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2月19日,其资产净值已增至144.27亿,其余三只基金规模分别为55.45亿元、40.58亿元、37.94亿元。 在持有人户数和日均成交额方面,华夏科创50ETF也持续领先,迄今为止已经“圈粉”119万(数据来源,上交所,截至2021/2/10)。对于联接基金来说,标的ETF规模大、流动性强,更有利于更紧密跟踪指数走势。 华夏基金的领先优势其实不难理解,人家本来就是ETF领域妥妥的老大。华夏是目前境内ETF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也是业内首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截至2020年底,公司ETF总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元。 有华夏基金的金字招牌加持,加上前期科创50ETF积累的超高人气,华夏科创50ETF联接(A类 011612;C类 011613)不火都难,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早点下手。

科创板50基金发行规模是多少

1,科创50指数的编制方法(1)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个股组成。(2)上市要超过12个月(3)按照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10%的个股,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的个股作为样本,调整周期为每个季度一次。(4)计算方法:自由流通股本加权,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样本的调整市值除数× 1000调整市值= ∑(证券价格×调整股本数×权重因子)。权重因子介于 0 和 1 之间,以使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 10%,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 40%2,怎么购买场内购买

场内就是指在交易所内购买,交易所在国内就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俗称的沪市和深市。场内购买如同股票买卖,你的交易对象是个人,他卖你买,你卖他买。交易的手续费跟券商有关,券商是万3,你就是万3,券商是万2,你就是万2,但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最低额5元,不够5元手续费的按照5元算。场外购买场外是指交易所外购买,银行、支付宝、微信、基金公司、券商理财渠道等等。手续费一般在1.2%-1.5%之间,但是个别平台会有优惠,比方说支付宝,很多基金经常1折申购。追求流动性就去场内外,对流动性追求不大资金量小且定投的小白,还是去场外买比较好。3,科创50的风险提示估值偏高、高风险,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