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募基金;
1、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例如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属于公募基金。
2、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体募集的资金。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
①、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②、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区别。
③、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④、 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
⑤、业绩报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注:有的基金收取管理费)。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⑥、投资目标不一样。公募基金投资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私募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⑦、公募基金在投资上有严格的流程和严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资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资时,因为牵扯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严格的监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除了不能违反《证券法》操纵市场的法规以外,在投资方式、持股比例、仓位等方面都比较灵活。
⑧、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区别是激励机制、盈利模式、监管、规模等方面。
具体的投资手法,尤其是选股标准在同一风格下都没有什么不同
银行资金收购基金流程
在银行购买基金之后如果想要赎回的话,那其实可以在基金赎回时间去银行的柜台办理,在办理手续的时候,只要带上个人的身份证去柜台办理相关手续就可以了。办理的步骤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直接递交身份证,然后说明自己想要办理的业务,那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会为我们办理好的,整个流程耗费的时间也不是特别的长,大概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其实如果想要赎回自己的基金,除了可以去银行返利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申请赎回,或者是通过自己的手机银行申请赎回,这样其实更为方便一些,省得我们跑到银行的柜台去办理。不过每家银行的手机银行界面是不一样的,所以操作的流程也有一定的区别。正常情况下都是要登录手机银行界面,然后进入投资理财界面,然后再选择基金功能,在里面我们可以找回赎回功能。
现在购买基金的年轻人其实越来越多了,购买基金就是投资的一种渠道,绝大部分人可能在买基金的时候还是会通过一些第三方软件,比如说通过支付宝或者是一些基金交易APP。但也有少部分的人可能会去银行购买基金,这部分人可能觉得去银行购买基金更加的靠谱一些,但其实现在很多第三方APP做的也是非常不错的。
在购买基金的时候,无论通过哪种渠道购买,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因为每个人承担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另外在赎回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到账时间,货币基金到账的时间大多都是T 1日。不过也有少部分的货币基金,赎回的速度会比较快,可以做到T 0日到账。
银行资金收购基金公司
历史沿革: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银行不良资产。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部分。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工商银行部分。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现在没有区别了,相互之间也有资产包的转让。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与政府债务
中国银行系统特别是国有银行系统的"坏债"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很高,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准确的数字,只能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加以估计。为了最大程度地估计风险,避免低估问题的严重性,采用见到的各种估计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即估计不良资产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5%。
国有企业负债严重,当然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 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等,我们这里暂不详细分析)。
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拨改贷"开始,政府几乎不再对国有企业投入资本金,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当然要有政府批准),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流动资本,都是如此。所谓"国有企业",很多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
2.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政府也几乎不再给企业以财政补贴,而是由国有银行对其债务进行延期或追加新债。发生亏损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经营不善,也可以是社会负担(如国家抽走了各种本应留下的劳保基金等等)。
也可以是上级决策失误(有些企业根本就不该建),但只要发生了亏损,以前由财政出钱补贴的办法改成了银行追加贷款的办法,这是造成银行坏债增加的一个基本的直接原因。
这也就是说,银行坏债实际上起到的是"财政补贴"的作用。搞国有企业而没有国家财政为其注资和补贴,其结果必然是国有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这是"国有经济三位一体"的内在逻辑。在思考国有企业负债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时。
我们应该将财政负债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将国企对银行的坏债视为"准政府债务 ",而将国企坏债和政府负债一起都算作"国家负债".这一分析首先可以解释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大的国有经济而政府负债却特别的低(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只有8%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