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公民核心素养中,目前还没有财经素养这个词。如何让财经素养成为国民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教育界首先要达成共识,这很重要。”3月2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主办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讨会”在北师大召开,北师大教授、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在会上呼吁。 “每个人都会与财富打交道,有的人因此发家致富,有的人却倾家荡产,人们总结出许多原因,其中一个因素往往被忽略,就是财经素养的教育……”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尹后庆说。而前不久发生的河南一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巨额贷款最终自杀的事件,更成为当天许多专家呼吁财经素养应成为国民核心素养的直接原因。 财经素养教育:亟须补上的一课 什么是财经素养,经合组织发起的PISA测试中对此有一个定义,所谓财经素养,是指关于财经概念和金融风险的知识与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解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以便在广泛的财经活动中作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收益、参与经济生活。 大到买房,小到如何处理压岁钱,都是财经素养的内容。但与“财经素养教育从儿童抓起”的呼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在这方面都极为缺乏。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轶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英国在2000年把财经素养教育正式列入英格兰学校教育系统;澳大利亚在2005年将财经素养教育覆盖从幼儿园到十年级的学段;日本将2005年定为日本“财经素养教育元年”。 “即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财经素养教育也很受重视。以金融教育战略为例,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已经制订了第一个金融教育国家战略,并在实施过程中。”孟祥轶说。 “财经素养可能是像我们这样从计划经济为主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特别需要的,所以我们可能会率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他们的基础教育并不缺乏。我们呼吁要重视财经素养的教育。”刘坚说。 财经教育要为现实生活做准备 一些地区在培养学生财经素养方面进行了探索。2012年,经合组织首次在PISA测试中增列了“财经素养测试”选项,来自上海155所学校的1197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测评。 “上海的平均成绩是最高的,经合组织13国平均分是500分,上海是603分。”尹后庆说。之所以有这样的好成绩,尹后庆解释说,这源于上海学生在数学和阅读领域的优势,同时也因为上海是全国较早开设财经素养教育试点课程的地区。 排名不是最重要的,让尹后庆印象最深刻的是财经素养的评估框架,这一框架通过把知识的应用放在一定的情境里去考察,从而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比如设定这样一个情境:某人在网上买了5件衣服,结果拿到了一张错误的发票,该怎么办?这就需要综合考虑“买了什么衣服”“税钱和税费是多少”“快递费用是多少”等,然后再决定要不要退货或者重新开发票。 “财经素养是多学科教育结果的综合表现,更多的与学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相互联系,我们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不是让学生去答各种数学题,而是在足够真实的情境里培养学生的财经能力。其实,不仅财经素养的教育应该其他学科也应该如此。”尹后庆说。在他看来,学校教育需要更多地为现实生活做准备,所有的学科教育一定要对现实生活的素材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才能使得学科素养能够依托于基础知识,进而不断形成。 培养财经素养不一定要设置课程 正因为财经素养的形成需要多学科协同发力,尹后庆并不建议开设专门的财经素养课。他认为,可以把财经素养教育与许多学科教育结合起来,与真实的情境结合起来,与地方的实际结合起来。他尤其强调,财经素养与数学素养有关,但并不等同于数学素养,财经素养聚焦的是学生面对财经问题的优劣判断,从根本上说是对待财经问题的观念和意识,而不仅仅是运用数学计算。 “不要以为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就一定要有财经素养课程,这是两回事。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可以是独立的课程,可以是综合的课程,也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所以财经素养如何培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地现实,结合教师队伍情况,采取有效的培养方式。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要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作为中国国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有许多。”刘坚补充说。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国际著名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推广机构——荷兰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Roeland Monasch先生介绍该机构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 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还联合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专门成立“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据该中心执行主任王胜介绍,作为我国高校首个面向青少年的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开展一系列教育创新实践,推动我国学校系统对于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认识、重视和创新实践。
财经素养是什么?
按照权威机构的定义,财经素养是对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使个体能够在各种财经情境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利益,并能够长期经营生活。
财经素养的定义是两大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主要是指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第二个层次是目的和应用,也就是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应用过程中个人相关的态度、价值观等。
财经素养教育有哪些内容?
财经素养教育在中国还是新鲜的,但实际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它最早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在一些国家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后来大家觉得关于经济方面的教育太重要了,就把它纳入进来,就成为经济学教育。再后来大家又觉得经济学教育也不够,还要把更多的,比如金融、商业管理加入进来。
总体来讲,财经素养教育主要涉及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与个人决策整合起来,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财经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PISA定义的财经素养教育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内容,即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思维,它是整个财经素养中的基础部分。
第二是过程,主要是识别和运用具体的概念,进行理解、分析、推理的认知过程。具体来讲,侧重于个人财经决策所用的一些基本技能。我们做一个决策,一般要经过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要有一个计划和目标,然后做决策,这个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完以后还要对结果进行评价,这就是过程。
第三是背景。财经素养和其他知识不太一样,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财经素养是和具体的场景、任务有密切关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知识和技能有非常强的迁移能力,需要跟实际情景进行很好的结合。举个例子,我们学习储蓄时,要和个人储蓄需要以及储蓄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是非认知因素。掌握了知识、技能以及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行财经方面相关人格特质的培养,比如动机、信心、责任感、金钱观等。
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
值得强调的是,财经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管理钱、如何理财的教育,更多的是资源管理思维和方法,包括对金钱、时间、精力、技能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它是一个很好的能力培养途径,具体来讲,财经素养教育可以使我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责任感,形成良好习惯,自信理性进行决策和选择,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最终实现价值观的塑造。
财经素养教育塑造的是价值观。通过钱这个大家每天都接触的事物,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并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经济管理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适应未来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提前做好准备。
世界其他国家的财经素养教育
说起犹太人,一般给人很深的印象是他们很会挣钱,实际上也是。先看一组数字,犹太人占世界总人口只有0.2%,但却诞生了27%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的犹太人仅占2%,但却拥有了美国70%的财富,并且诞生了三分之一的美国名牌大学教授,占据了60%的美国一流文学、戏剧、音乐作家。犹太人为什么成功呢?因素可能是方方面面的,但其中有一点是,基本上每一个犹太人,从家庭的层面,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财经素养教育。
美国的父母对财经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们把财经素养教育称为“从三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财经素养被视为一个核心生活能力。很多家庭让孩子从小参加劳动,让他们明白财富来之不易,是努力工作才能获得的,并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打工赚钱,获得自己的零花钱和生活费,使孩子尽早学会自立。在生活中他们会指导孩子如何合理消费,带孩子购物,让孩子列购物清单,教孩子比较价格,如何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等等。
美国对孩子财经素养的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培养目标是很明确的。3岁开始让孩子认识硬币及其币值,逐渐地区分需要和想要;7岁的时候开始看价格标签,比较价格,把钱存到账户;9岁的时候制定开销计划等;10多岁的时候,让孩子认识金融产品,甚至开设账户,让孩子买卖股票等。通过这些实际操作,让孩子了解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和投资情况,参与家庭财经决策。让孩子的财经意识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增加责任感。
实际上不止美国,到目前为止,有20多个国家把财经素养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2012年开始,世界经合组织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也在测评中把财经素养加了进来,成为评价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家庭角度怎么培养孩子的财经素养?家长能做些什么?
让孩子认识钱、管理钱。
我儿子今年8岁,在他大概5岁的时候我遇见一件头疼事,他特别喜欢两样东西,一是恐龙,一是陀螺。当时我们家的恐龙可能有一百个了,陀螺也有三四十个,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很多是重复的。有一次去商场,他又要买一个恐龙,我就下决心就从这次开始改变。我告诉他以后要限制,每个月给他一个零花钱的额度,他只能在额度里消费,斗争了很久后他接受了。
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他看中的恐龙,200多块一个,超出了他的额度,他问我怎么办,我说了三种解决方案——第一,存钱,存够了再买;第二,买一个便宜的;第三,借钱,但要付利息。他后来选择了一个90多块的,但是他跟我说:“我后来仔细比较以后,发现这个功能跟那个200多的差不多,买到这个好高兴。”就这样他学会了比对商品。
实际技能的训练。
我们去超市买东西或去旅游,就尝试让孩子参与做计划。在做旅游计划的时候,预算是多少,去哪个地方最合适等。在技能层面,怎么解读信息、设定目标、进行选择、评价结果等,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再次是进行人格教育。
研究发现,仅仅侧重知识传授的财经教育对孩子行为改变的效果是非常低的,那些跟财经决策相关的人格教育反而对孩子的行为改变影响显著,比如金钱观、决策信心、责任感、控制力、做长远规划习惯等。所以财经素养教育越来越多地强调把人格教育融入进来,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上的传授。关于实施财经教育的具体方法,总结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比如对于低龄的孩子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目前的绘本有关于成本、金钱、经济、分工等,孩子们也很感兴趣;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进行场景模拟,比如用代币让他逐步理解财经的概念;而后可以带孩子开设银行账户,和他一起定目标、做计划;十多岁的时候,带孩子参观银行;让孩子自主购物、计划旅行,甚至是组织一些活动,参与项目。
父母只要重视起来,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教育的契机。
想要提高财经素养的话,这个首先要多看财经方面的书籍,其次要多接触财经方面的人员,最好要多参与财经的实践。
有了清晰的总目标,才能在大学里围绕着总的目标,分解目标,细分到每月、每周、每日都应该做什么而规划好自己4年的大学生涯。从考研或公务员要做的准备,或者是以后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实习经验都可以通过分解目标一步步完成。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各地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也不同,不同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时间有早有晚,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形式也各异。
高中生对财经素养及财经素养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解,近九成同学赞同“财经素养教育是一种基于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管理和人生信念等基础修养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