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震荡行情想做高抛低吸该怎么做呢,怎样避免把高抛低吸做成了追涨杀跌。下面就举例给大家讲解,一种更加科学的高抛低吸策略,固定市值增加法。什么是市值,简单理解你比如你持有1000元的基金,这1000元就是你的基金市值,如果行情涨了涨到1200元,这时候基金市值就变成了1200元,跌也同理。讲解之前首先大家可以先熟悉两个计算公式,当期市值=基金累计份额*当期基金净值,买入金额=目标市值-当期市值,买入金额如果出现负数就说明要赎回基金。假如说我们每期增加固定的基金市值1000元,第一期基金净值是1,需要买入1000元;第二期净值跌到0.8,市值变为800元,为了保持每月固定增加市值1000元达到2000元,需要买入1200元,份额1500份;第三期净值涨为1.2,市值涨到3000,和目标一致,不买也不卖;第四期净值猛涨到2,基金市值涨到5000,目标市值是4000元,赎回1000元;第五期,净值跌到1.6,市值跌到3200元,目前市值5000元,需要买进1800。有伙伴听了上面的了解,看到一连串的数字和计算,可能头晕目眩,大家只有记住一点即可,每个月增加固定的基金市值,如果多了就卖出,少了就买入。用这种固定市值增加法,可以让你在大涨的时候止盈赎回部分基金,大跌的时候多买入基金,真正的实现高抛低吸,而不是追涨杀跌。这种策略比较适合做震荡行情,大家可以参考。从一组对上证指数定投的对比数据中不难看出:根据历史数据测算,不管市场处于牛市、熊市或者长达十年的震荡时期,价值平均策略都能在平均成本更低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甚至在市场不景气时也能发挥较好的避险效果。作为长期的投资者,穿越多个周期情况下,获得的收益率比普通定投甚至翻倍!(17.88% VS 44.17%)。与普通定投相比,价值平均策略定投自动实现了高抛低吸,基本上能解决定期定额定投的钝化弊端。同时也解决了定投“只买不卖”、不易把握高位卖出机会的问题。

有些基民根本不知道基金是啥东东,就知道能赚钱,而且能赚不小的钱,就毫不畏惧买了进去。这些基民认为基金就像存款、理财产品一样,而且会远远高于它们的收益,并且认为时间越长,赚的钱越多。新基金一上市,总会遭到基民的哄抢,特别是一些新基民,眼红周边的人买基金挣了钱 ,新基金宣传力度大,再加上部分熟人掮客鼓动,一头雾水就加入了争抢新基金的队伍。老基金因缺少连续的宣传,而且认购基本结束,最多是补回部分赎回的份额,再加上没有兜售人游说,自然会无人问津。

基金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期货型基金等。不一定只投资一种品种,很多是混合投资的。自然,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主要是买国库券、企业债券,票据等产品,收益相对固定,时间越长,收益有可能越多,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或是急用,大可不必理会,放心拿着就是。

股票型基金、期货型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股票和期货,收益与股票、期货价格密切相关,如果股票、期货价格波动很大,你就得进行高抛低吸,赚取差价,否则,随着熊市的来临,基金有可能破净,甚至跌得惨不忍睹。基金赎回的手续费较高,也不必频繁进出。

基金和股票一个道理,高抛低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盈利。当然了,长期持有也是盈利的,但是你不觉得股票般的基金操作,感觉自己很赚钱的样子。

可能会有人说,为什么还没有高抛呢?因为目前这支基金的盈利还没有达到我的心理预期,所以我还在继续持有,并且会在恰当的时候继续低收益。假设,你手里有一笔过手钱,就是那种在你手上停留一下,最终给别人的钱。如果法律允许,你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此类股票型的基金操作呢?

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亏损的部分谁来垫付。

可以的,但是买基金不太适合高抛低吸,买入后一般就要持有一段时间,如果发现基金实在表现不行,才可视大盘情况选择赎回。

有新的后续资金的话,则应考虑大盘情况买入了,如果大盘持续下跌,基金也 不能幸免,岂不是买套了,所以买基金要看大盘就是这个道理。

把高风险的基金产品转换成低风险的基金产品,也是一种赎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转换成货币基金。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转换费一般低于赎回费,而货币基金风险低,相当于现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转换也是一种赎回的思路。

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