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业绩优异的头部基金经理是任何时候的首选,以下几位供参考。 1、睿远基金:傅鹏博,睿远成长价值(007119),二十年以上基金从业经验,最早在兴全基金,是陈光明的老师,长期业绩让人放心,可是旗下基金处于限额状态,得等待打开申购才行。 2、兴全基金,董承非,兴全趋势(163402);谢治宇,兴全合宜(163417)。这两位算是头牌基金公司的两位头牌明星了。以兴全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口碑,相信没有太大争议,可以放心购买。 3、景顺长城,刘彦春,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深圳基金公司里面权益做的出色的公司之一,这几年人才涌现,头牌还是刘彦春。 当然深圳基金公司里面,前海开源的权益投资也是比较出色的,但是之前文章已经有介绍,且为了避嫌,就不多介绍了,也欢迎大家关注。 可以考虑一些细分行业领域非常突出的基金经理。在 科技 、医药、消费三个重大行业里面,是具备长期投资机会,那么相应的基金经理则是必须重点关注的: 1、 科技 赛道:信达澳银,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001410),这是我非常认可的新一代 科技 基金经理,研究扎实,对 科技 行业的理解深刻,要配置 科技 基金就买他! 2、医药,中欧基金,葛兰,中欧医疗 健康 (003095);工银瑞信、赵蓓,工银医疗保健(000831)。两位基金经理都是女性,对医药行业研究深入,是这方面的专家,值得放心配置。 3、消费,易方达,肖楠,易方达消费行业(110022)。肖楠是在消费行业长期有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而且管理的时间特别长,被 历史 反复验证,在消费领域具备独到的见解。 还有很多厉害的基金经理,就不一一罗列了,如果只是大家自己买基金,我相信上面的选择也够了,不用太分散。如果大家有个性化的问题,欢迎留言或者私信,我有空都会一一作答,欢迎大家关注! 机会其实一直都有,就看你如何看待机会,以及如何去顺应市场来操作了。 2020年上半年,尤其是6月份到7月上旬这段时间,由于大盘猛涨,几乎所有的板块和个股都被拉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对于前期把握到的朋友来说,确实是吃到了很大一块肥肉,但是对于踏空的朋友来说,很痛苦,每天看着行情一点点涨上去,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想进场吧,又怕做了接盘侠被割韭菜。 个股如此,基金也一样,很多走的好的基金基本也全部走在高位了。比如最火热的 科技 板块、酿酒板块、医药板块,消费板块,以及近期强势的国防军工板块等等。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进场的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呢?说下我的看法: 1,大涨不买。在板块都走好的情况下,不要贸然去追。耐心等待回调,这个时候就是管住自己手的一个过程。如果追涨,很有可能第二天回调造成被套。 2,像医药、酿酒、消费、食品饮料这些板块的基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耐心等待,有回调就可以轻仓去把握一些。注意不要一开始就重仓。 3,另外像军工之类的,也可以参照上面的做法来操作。 4,基金和股票的理念是一样的,讲究长线收益,不要去在意一天的得失,持有半年到一年你再看看综合收益。所以不要用短线思维来看待市场。 我自己的持仓情况,不是说做的有多好,也就一般般,可以作为参考: 1,酿酒板块(招商中证白酒分级指数)60%仓位。酿酒这个板块是我一直都在持有的一个方向,陆陆续续有快三年了,期间卖掉再在相对的低位接进来,不过一般持有周期都至少半年以上。 2,医药板块(招商医药 健康 产业股票、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主题指数、汇添富中证生物 科技 主题指数三只),第一只进场点位很低,后面两只是近期回调才试着进场的。累计占比12%的仓位。 这个板块后悔的是前期布局的仓位少了。近期不断拉升,即使低位补仓也只能小仓位去补,所以占比还很小。 3, 科技 板块(诺安成长混合、银河创新成长混合、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C),前两只都不陌生,可以排进 科技 类前十的两只。也是陆陆续续补仓,仓位占比13% 4,指数类ETF(天虹创业板ETF连接C、天虹中正500指数C、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C),指数类基金进场晚些,所以仓位也不大。仓位占比4% 5,军工和贵金属类的基本都是近期回调才进场,仓位占比更小。 以上就是大概的持仓情况,唯一一点不足的就是医药板块和 科技 板块进场的时候仓位小了,不过也没关系,总体还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短期的下跌回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看见跌就心慌,然后交出了手中好不容易得到的廉价筹码。这是最不可取的。 当你发现你跟大多数人想法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停下来思考了。 福宝 财经 ,欢迎关注! 可以关注以下: 1、医药 健康 、医疗保健类。 2、消费主题类 建议做定投(最好是月投),可选择混合型、指数型、股票型。定投不要选低收益的债券型。 补充一下:选基金可以到天天基金网,选择近两三年以来排行在前面的几只。另外选择时,还要看看基金经理的个人管理能力(建议不要选择频繁换基金经理的基金)及这只基金投资了哪些产业?这点很重要,基金适合中长期投资,不适合投机性投资。 今年A股的行情整体来说不错的,当然这里指的是上半年,我个人觉得下半年可以看好的,毕竟全球经济都在复苏,海外各种救市措施也在出台,所以股市的资金面应该会有保障的。 现今能够满仓去博吗? 梧桐只说说自己的看法,肯定是不可以的,毕竟A股今年从低位点到高位点已经涨了800多点,而且还没有出现一轮大的调整,所以暂时还是不建议满仓。但可以随着市场调整逐渐布局吸筹。 调整在A股市场上来说不是坏事,任何一轮上涨行情都离不开调整,特别是涨的多的时候,主力把一些浮动筹码调整出去才能进一步上涨。 现今的确有很多朋友赚了很多,甚至一些新朋友收益率都20-30%了,然而A股不是看一时的收益,去年就有大赚的投资者,最后在市场调整后都亏回去了。 下半年看好的,但不建议盲目满仓。调整不是坏事,调整后是布局的好时机。注意控制仓位,赚再多,跌回去也是虚无。 朋友首先我想知道你能承受多大风险,不同的风险有不同品种。这是十年以上的,经过牛熊的基金希望能给你点帮助。最近新基金认购发行的也不少你可以留意下。对了买基金又挣钱的。以后国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基金投资将来会成为主流,早接触比完接触好。 2020年下半年,股市应该是一个由高估向低估慢慢转换的过程,应该是震荡行情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以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型基金结合配置,应该更加合理。 对于基金的投资,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适合自己,达到目标收益率就好,更重要的是回撤比较小,持续稳定的收益水平,而不应该是追求最高收益,而忽略了下跌的风险。 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我认为应该以稳健的基金作为配置的首选。 我在2020年8月,股市的震荡行情中,对基金投资进行了一些调整,对部分已经达到目标收益率的基金,一方面进行了止盈,另一方面买入了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主要是利用基金经理的调仓换股,为自己的基金投资继续来赚钱。 我认为,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结合自己的基金配置,应该以稳健的基金配置为主。 第一是被动性的指数基金。 随着新股发行数量的不断增加,股市中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4000家,而优秀的公司总是少的,因此对于股票的选择,有越来越向优质龙头公司倾斜的趋势。 为了获得稳定长期的投资收益,我选择了上证50指数和红利指数作为指数基金配置,分别是易方达上证50指数基金和工银深证红利ETF联接指数基金,这两只基金涵盖了优秀的龙头公司,而且业绩比较稳定,值得长期持有。 这两只基金是在2018年和2019年通过基金定投积累的份额,目前收益率超过了30%,在2020年下半年仍然继续持有的指数基金。 第二是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 今年应该是优秀基金经理大方光彩的一年,很多主动基金经理的业绩非常亮眼。之前还是挺排斥主动基金,但是经过查阅数据,不少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还是值得购买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主动基金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业绩会更加突出一些,而在熊市行情,有的时候会回撤更高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主动基金纷纷在牛市火热行情大力发行基金的原因。 持有主动基金也要做好在股市下跌过程中的一定幅度回撤的准备,定期跟踪基金的业绩,需要对主动基金进行去芜存菁。 主动基金的配置主要是在消费、医药和均衡类等主动基金上。目前医药和消费股票还在下跌调整中,可以少配置,或者等待调整结束再进行配置。 消费类的主动基金有易方达消费行业,是知名基金经理萧楠管理的,金牛奖得主。在2019年定投的,目前收益率超过了44%,主要得益于消费股这两年的连续上涨带来的收益。 医药类的主动基金有中欧医疗 健康 混合基金和中银医疗保健混合基金,目前在回调中,可以小仓位进行定投。 而均衡类的基金有兴全合润分级混合基金,是谢治宇管理的7年以上的基金,股票配置比较均衡和分散,7年的年化收益率为28%,获得过4次金牛奖,均衡类基金比较适合于追求稳定收益率的投资者。 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有哪些合适的基金,实际上优秀的基金还是挺多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品种。根据我的基金投资实践,建议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结合配置,以稳健风格为主,既要看收益率还需要看最大回撤率。基金投资比的不是半年一年的收益,而是长期稳定的收益率。 根据你的时间限定,我觉得有三大类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有不错的机会: 一,基建主题 规模大于5亿 二,消费主题 规模大于10亿 三,指数增强型 规模大于5亿 如果你是新手的话,我觉得需要谨慎,不要追高不要跟风,需要避免进入新手的几个坑,说实在话其实可以尝试定投低估值指数基金。 为什么呢? 一,追高买的贵,跌的多。 虽然大家多下半年的行情期许很高,都觉得是牛市,但是大家都觉得好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毕竟上半年行情已经涨的太多了,好多都是处于高位了。 比方医药,上半年涨的太猛了,如果你追热门榜,看大家收益都挺高的去买,你就会买贵了,买贵了就不划算了。 打 比方你买一件衣服,大家都流行都在穿了,你去买的时候价格还是挺高的你会觉得不划算的,再者买了之后降价了你心里更不高兴了。 二,新手的几个坑。 1.满仓去买,结果追高之后大跌,然后没有补仓的机会,最后跌狠了就卖。 2.选基金只看热门榜。 3.一跌就卖,拿不住,不知道补仓。 三,推荐定投指数基金的理由。 定投,就是定时分批买入,然后平摊成本价格,短期收益是低于阶段收益,但是长期定投收益还是不错的。 定投的话,新手推荐低估值指数,最好选择宽景指数,不过目前指数都是有点高,上证指数适中,相对低估的比方中证红利指数了。 另外行业指数的其实目前都有点高的了,可以看指数红绿灯。 别急,基金理财的话要耐得住寂寞,这个不仅指还要放得住,还要忍耐以期在低位建仓。也可以看我之前给我老婆定的计划,后期随着大盘走势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会起来的。短期内会有波动,继续下跌很正常,但中长期看好,长期拿着会有非常不错的收益。医药行业是很好的赛道,这只基金也是医药行业中不错的基金,未来前景一片良好。
短期基金的走势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医疗相关基金是值得我们长期投资的,而且收益率绝对不会低。
医疗行业其实包含这众多细分行业,医疗服务、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
每个细分行业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投资逻辑,相对应的,医疗行业内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投资机会。
但医疗行业的研究难度是很高的,除了与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之外,其离政策非常的近。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医保控费”,一旦一些药品被纳入采集范围,其药品的价格有可能要降价近90%,企业利润瞬间受到了很大的考验。
对于一个每年都有投资机会,但研究难度极大的行业。我们老老实实的买入相关的医疗基金就可以了,然后老老实实的持基。
所以在合理的位置买入,长期来看,收益率不会低的。总结
医药从长远来看是和科技同样具体无限潜力的行业。
短期来看,中国目前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十年后老年人占比会急剧提高。
这些老人都是乘坐改革开放的东风过来的,基本上都是中产阶级以上,对于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可想而知。
你说医疗基金之后还能不能起来?
医药基金未来还有投资机会吗_医药基金是否值得投资
医药股牛市熄火了?怎么看医药股未来的投资机会?医药领域成为近两年最热门的投资主题,也让一批积极布局医药领域的产品业绩领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药基金未来投资机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药基金未来还有投资机会吗
近期医药领域热门股出现较大调整,您如何看这一情况?能否谈谈医药领域短期、中期、长期的投资机遇?
蒋秀蕾:医药热门股的调整主要是情绪原因,公司和行业基本面非常健康,甚至达到了历史最佳增速水平。今年前7个月,因为疫情原因医药板块大幅领涨,表现出明显的相对收益,如今受情绪影响正常回落。短期,主要观察医药行情受国内疫情过后三四季度的业绩增长以及秋冬季节国外疫情反弹的影响;中期,主要看疫情后期医药行业的总体复苏情况,以及国家针对疫情防控做出的整体行业投入;长期,主要看老龄化、城镇化和疾病谱变化这三大驱动因素带来的机会。
皮劲松:调整主要是相对其他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估值差。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消化后,预计医药板块走势相对会更稳一点。中长期看,医药行业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一方面,因为医药行业受益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行业增速稳定,中长期的投资逻辑比较清晰。政策风险可控,优质医药个股的业绩较好。立足中长期,投资者更需要关注产业趋势和公司竞争力。
今年医药领域热门股涨幅很大、估值很贵,之所以是这些股票被选中,背后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涨幅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很理智。资金对确定性的追逐令一些医药股股价“过度反应”,估值偏高,考虑到股价在回调中,我会等待它们进入合理的估值区间。
“抱团”医药股存合理性
医药领域一些热门股票机构抱团较多,估值处于较高位置,这背后是否存在风险?能否谈谈医药领域的利好和利空因素?
蒋秀蕾:实际上要看到的是医药领域已经进入了存量经济时代,尤其是带量采购政策使得这个行业未来一定是跟大多数的必需消费品行业一样往龙头企业集中,“小而美”的历史已经过去,医药行业真实存在的优胜劣汰情况其实远远没有充分反映在股价里,医药行业白马股相对于其他消费品行业的折价还很大,行业价值也没在股价中充分体现出来。主要原因是二级市场存在博弈心态和抄底心态的大有人在,还有就是投资者对医药行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简单地将受益于疫情的医药行业等同于医药行业。医药行业的利好因素就是刚需、长期发展逻辑清晰、行业地位在疫情后得到提升,利空因素就是带量采购短期对于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影响,中长期是在调整医药产业结构,利好行业。
皮劲松:股票风险和市场流动性、公司经营发展趋势、估值等很多因素相关。投资医药股的过程中,估值高低只是一个维度,需要更多地结合公司的成长阶段和竞争力来考虑。投资需要立足于精选个股,估值可以高一点,但是公司的质地一定要好。拉长时间来看,这个公司会发展壮大,投资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当前医药领域的利好因素是行业景气度仍较高,行业增速稳定。利空因素是部分个股估值相对较高,短期存在均值回归的调整动能。此外行业层面的风险,如药品降价、高值耗材降级等需要关注。
“抱团”一词,听起来有一些贬义,但也反映了市场积极追逐经济增长亮点的想法,从美股的发展看,资金也长期抱团个别龙头股。关于医药股的抱团,我们并不觉得说大家是无理由的,而是说在长期看好的一个情况下,由于短期流动性充裕等因素,致使估值达到较高,最近股价的下调也反映到市场也意识到了估值的一些不合理。这些公司还是值得关注的,因为他们确实是中国最优质的一批公司。
2021年还能继续买医药基金吗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市盈率依然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医药行业可以说是长期的优质赛道,我们完全可以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待医药行业的投资,也就是说,长期持有优质的医药行业相关的基金是具有不错的获利空间的。
医药行业是刚性消费行业,不会受到经济周期明显的影响,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不管有钱没钱,医药部分的支出是刚性的,是必需的。在中信一级行业中,医药行业过去十年共出现十九只十倍股,是排名第一的行业。
上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加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医药费用的开支以及医药保健的消费也会逐步提升。
从这些角度来看,医药行业都是值得长期投资的黄金赛道,2021年的医药行业行情又会怎么样?是否值得继续买入医药基金呢?
2021年加大对医药行业的配置是没有问题的,不用担心行业的长期成长性,从机构配置的角度来看,调整过后,机构的医药持仓处于相对低位,随着创新药医药谈判结束,版纳快见底,后续有望持续提升。
也可以重点关注医药行业中的创新药械与创新服务产业链、生物制品、体外诊断三大细分板块。
医药基金是否值得投资
目前来看,医药板块的个股及医药基金主要还是有两大风险存在。
1、目前的医药股估值偏高
以目前中证医药卫生指数的滚动市盈率来看,虽然经历了前期调整,但是目前医药股的市盈率已经高达56多倍,位于历史分位数的97.27%。
这意味着,历史上接近97%的时间都比现在便宜。
估值偏高的重大考验就在于医药公司本身的盈利水平。
如果医药公司自身的盈利水平无法跟上,业绩能力不够好,那么在不久的市场“杀估值”的可能性将在所难免。
2、医药行业无法预料的“黑天鹅”事件
除了个别公司的“黑天鹅”事件影响,政策因素也大大的给医药股带来了不确定性。
2018年底开始实施的带量采购,虽然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药价,但却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于一些医药公司也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的医药板块个股及医药基金是否还值得投资呢?
医药行业是长期的优质资产,医药基金兼具有防御与进攻双重属性,这一点是市场上投资者的共识。
其防御性在于医药本身具有刚性需求,与我们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
医疗、药品、康复等等都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支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人们在医疗上的消费可能会更多、更大,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行业,是一个刚需行业。
其进攻性也不难看出,医药行业与科技息息相关,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将带动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从而让医药行业的收益更高,推动其具有更高的成长性。
正因为医药行业的防御与进攻兼备,让其在过去十年中都处于遥遥领先之地。
医药板块作为典型价值成长板块,未来仍然会是市场重要的投资主线。建议投资者应当坚持价值投资,以更长远的视角去持有,尽量避免让短期的波动调整影响情绪和对中长期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