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工具。但是对于债券来说,如果不是遇上正回购,吸引力肯定大减。下面由我为你分享为什么债券基金持仓可以超过100%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债券基金持仓为什么可以超过100%? 1详解债基持仓为什么超过100%? 因为杠杆。 债券基金通过质押回购等方式获得了杠杆。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对资金使用效率计算得比较精细,所以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经常参与回购市场。杠杆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杠杆成本(即回购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利差有多大,当利差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加杠杆。还要考虑资金可融入的难易程度,如果资金融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加大杠杆的话风险也比较大。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债券基金多采取的是滚动回购操作,一般情况下是越短期的运用越多。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债券基金有2亿元,买了价值1.8亿元的债券,又通过抵押债券正回购购买了1.2亿元的债券,则该债券基金的杠杆率是150%。计算过程就是这只债券基金拿着2亿元的资产,做了1.2 1.8亿元的投资,所以杠杆率为3/2=150%。 高杠杆比例在债市牛市中,能显著放大组合收益,不过也存在一定风险。资金利率在季末和年末可能会大幅攀升,在此情况下债基往往需要支付超高额代价才能维持滚动回购的资金链。更极端情况下若市场“惜借”情绪严重,可能存在无法融入足额资金的现象,则基金管理人需要被迫卖出部分现券偿还回购到期金额,可能造成投资损失。如何安全地使用杠杆,也是考验基金经理的核心技能之一。 交易所回购和银行间回购是有区别的:如交易所回购质押券质押率是受交易所规定,而银行间的回购交易质押比例较高,很多可以做到1:1,对质押券的要求由交易双方约定;交易所回购的操作,只要付出足够高的成本,始终可以融到资,而银行间回购如果没有交易对手则无法融到资;交易所回购同一抵押可以滚动融资,而银行间回购的同一抵押物滚动质押需要“还旧借新”。交易所回购的一个风险是质押率变化,届时可能需要补充标准券。 2低风险投资的梦幻组合 债券 正回购,相比较而言,成本低、资金利用率高,收益相对稳定,简直是低风险投资的梦幻组合。 债券基金通过正回购,通过滚动操作的方式放大几倍杠杆,投资者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盈利主要在于债券收益率和回购利率的差值。比如7天回购利率约3-4%,而债券的收益率在6%左右,中间有2-3%的利差,如果投资者运用了3倍杠杆,就获得了3倍的利差收益。另一方面,如果债券价格上涨,3倍杠杆还能获得更高比例的债券增值收益。 数据为证,债券加杠杆的收益,的确是很诱惑人的。 看一个例子:如果手中有100万公司债债券,债券折算率为0.75,那一开始可以将手中的债券抵押出去获得7500张标准券,其中用7000张(沪市正回购只可以以10万元的整数倍进行操作,深圳市场以1000元的整数倍操作,但1000元做正回购可能手续费都赚不出来)可以获得70万的资金买入债券,再次抵押可获得5250张标准券,加上前一次多出来的500张,总共有5750张,可以再融资50万元买入债券,这个时候你手中就总共拥有220万债券和750张标准券。通过两次正回购,杠杆变成了2.2倍。 那这样操作的收益是多少呢?我们简单的算一下,以1年为期,假设债券的收益为7%,而正回购付出的利息平均为3%,同时连续以7天的正回购套作。一年需要交易54次左右,那么交易手续费为(750000 500000)*0.00005*54=3375元,付出利息总计(750000 500000)*0.03=37500元,其总共的收益为2200000*0.08-3375-37500=135125元,年化收益13.51%,比原本8%的收益高出不少,这就是杠杆的作用。 在经过杠杆放大之后,对资金链的要求十分高,比如在季末资金面比较紧张的时候,由于对资金的需求放大,会急剧推高逆回购的利息,此外如果债券投资杠杆过高,到还钱的时候没能补上利息的话,就会出现爆仓的风险。 3债市加杠杆≠股市加杠杆 股灾以来,很多人“闻杠杆色变”,但认真的说,债市加杠杆股市加杠杆是不一样的。 债券通过正回购加杠杆的形式,相比股市加杠杆,透明度更高。我们知道,回购市场透明度较高,可通过回购余额等监测杠杆规模,杠杆倍数一般在2倍以内。而且债券加杠杆有稳定的现金流做保障。 债券通过正回购加杠杆,成本更低,也更便利。一般来说正回购的利率平均3%左右。而股票融资的成本年化9%左右,如果场外配资的成本还要更高。 债市加杠杆的投资者更为理性、成熟。债市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其中银行占主体地位,风险偏好较低且受到严格监管,股市的投资者则以散户为主,专业知识和技能有限,投机性强。 债市波动性较股市小,抗跌性较强。债券有面利率和到期期限,其价格最终将回归面值,因而相对股票而言涨跌幅区间明显较小,且整体的波动性也低于股票,去杠杆的“抗跌性”更强。 4杠杆之外,投资经理还喜欢“骑乘” 煮酒论英雄。收益率曲线、久期和杠杆这些只是基本的“招式”,每个债券基金经理的“武功”是如何灵活运用这种“招式”,形成各种策略,博取收益。杠杆策略只是其中之一,他们最常用到的还有骑乘策略。 骑乘策略 我们介绍久期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久期越短的债券的价格对市场利率变化越不敏感;久期越长的债券,在市场利率大幅变化时,净价涨跌会很大。在降息通道,选久期长的债,涨幅大,可以提前获得净价差收益;在加息通道,选久期短的债,跌幅小,不会出现太多浮亏,而且可以更快收回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新品种中去。在学习了久期的概念后,投资者可以尝试采取骑乘策略,获取市场价差收益。
债券基金4亿规模多少
基金规模就是这只基金的管理资产总量,通俗说就是这个基金里面一共有多少钱。基金规模是选择基金时一个重要的指标,过大和过小都是要回避的。
过小则资金规模优势体现不出来,过大则会管理困难,不灵活。一般偏股型基金在20-80亿之间比较好,其他类型基金,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小一些是可以的。1、基金的累计净值是包含了过往分红的总体收益,是该基金从成立开始到现在的总收益,这个数据没有过多研究的必要,因为基金成立时间都不一样,那对比就没有意义。
我们用的最多的净值是单位净值,也就是基金净值,是交易时会用到的成交净值。基金分红会导致这个净值下跌。所以需要一个累积净值来体现整体收益,其实用处不大。2、基金净值增长率要看是什么时间段的,单日净值增长率就是今天和昨天比的,今天比昨天增长了多少百分比。
或下跌了多少百分比。如果是一周,一个月,或者是一年。那么就是今年比去年增长或下跌了多少个百分比。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
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
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金
债券基金4亿规模有多大
购买基金时,投资者应当关注基金规模大小,并非越大越好,也并非越小越好。在购买债券基金时,其规模在多少亿才是最适合的?一起来看看吧。
债券基金规模多少亿合适?
5-10亿比较适合。这是因为基金的规模越大,分散债券违约的风险越好,且被清算的可能性越低,并且规模大的纯债基金收取的手续费比较少。这也并不代表基金规模可以无限扩大,不然可能造成无法获取优质的债券而影响收益的情况。
投资者在挑选债券基金时,除了关注基金规模,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最好是一位资深债券类基金经理,比如易方达胡剑、博时过钧、长盛王贵君等,债券基金本质是选基金经理,重点看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和综合能力,基金经理做固收的年限越长越好。
2、优中选优
债券基金太多,而其实晨星、银行等第三方平台在不同维度上,都进行了筛选,能上榜的基本都是优秀债基,我们可以在其中“优中选优”,避免眼花缭乱最后不知道怎么选。
3、关注长期业绩,注重债基历史回撤
长期业绩好不代表未来业绩也会好,但长期业绩至少代表他“过去”是一名优秀的债券基金,未来大概率也是一位优秀的债券基金经理,而回撤控制则代表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
上述是债券基金规模的一些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