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_基金定投中常见的错误盘点
随着基金的不断创新,长久以来困扰国内投资者的投资范围窄、渠道少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这一工具投资国内外的多种资产类别。那么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_基金定投中常见的错误盘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
1低估指数基金的组合。在震荡市或者是下行的市场,很多人采取的一种策略,以定投低估的指数基金,来获取比较低的持仓成本。也是现阶段主流(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主流)的基金投资方法。用时间尽量缓解风险,来换取收益。亏损总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定投需要耐心,可能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或五年都是有可能的。大部分人可能都坚持不到下一波牛市的到来。
2“核心-卫星”策略,其实这是一个在股票投资里比较流行的投资策略。我们可以借鉴到基金组合中。这里的投资标的,都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其实主要是选核心的基金经理,然后找一些新锐、业绩比较好的“卫星”基金经理。当然大部分仓位还是在核心的那边。固定的时间段对核心-卫星基金经理考察,比如业绩是不是跑赢基准、投资风格是不是有所偏移、是不是有离职的倾向等等,来定期做出调整。
3资产配置组合。其实就是根据行情,来配置不同的资产,比如权益类基金还是债券基金,A股还是海外(美股、港股、印度等),黄金还是其他对冲类基金。这类做的有点像基金经理,主要目的也是保值增值。
基金定投中常见的错误盘点
1频繁操作。有一些人,会选择在基金下跌的时候加仓,在上涨的时候减仓,频繁操作。这个方式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行不通。大部分做基金定投的人,都没有太多投资经验,有一部分是在股市中折戟的,都不是专业投资人。如果能判断行情走势,那直接炒股就完了,或者直接买卖基金就行,又何必来定投呢?普通投资者很难战胜人性,一直关注市场,难免心浮气躁,也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况且,下跌的时候,如果不断增加定投金额,万一出现一路下跌呢,会不会遇到资金不够呢。结果在腰部定投了大量金额,最后大跌的时候没钱了,反而会出现大量的亏损。还有些人,由于越买越亏,越亏越不敢买,开始怀疑定投,甚至停止定投计划,最终结局也是可想而知。涨的时候,也容易因为主观判断而错失最佳卖出机会,从而来回做电梯。所以既然选择了基金定投,就把基金定投当做一笔储蓄,不要频繁关注,也不用频繁操作。什么时候该去关注了,就是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股票行情的时候,可以看看有多少盈利,准备分阶段撤退。
2没有设定收益目标。定投是需要退出的,不是说一个牛熊市周期过后,依然在傻傻的定投。定投解决了买入的问题,但没有解决退出的问题,所以必须设定目标收益,进行定投退出。没有目标的投资,就好像是没有目标的奔跑,迟早会因为精疲力尽而趴倒在地上。你可以设定一个收益率目标,比如年化15%,也可以设定一个钱的目标,比如要积累一笔养老金。当然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如果你设定10%的收益目标,可能一轮小行情就能达标,如果设定30%的目标,可能需要一轮大行情才能达到。很多人问,收益率达标后,还怎么退出,是全部撤出,还是分批抛售。有两种比较好的方式。第一种,将盈利部分全部抛出,然后继续定投,因为盈利抛售了就只剩下本金,收益率又归零了,所以可以继续定投,这种情况适合有储蓄需要,可以不断投入金额到定投基金的投资者。第二种,将盈利和本金全部抛出,然后开启新一轮的定投,这种情况适合那些可投资金并不多,或者需要用钱的投资者。
3补仓频繁、补仓金额过大。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我们会鼓励投资者追加一定的投资。但很多投资者,因为想要快速降低成本,所以会大金额的追加投资。如果市场没有转危为安,而闲置的补仓资金却被消耗殆尽,定投的心态也容易崩溃,而且会因为缺乏资金导致定投无法持续。基金定投本来就是持久战,这种妄想通过短时间的买卖,取得盈利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基金市场的抄底和股票市场一样困难,所以不要幻想自己能买在基金的底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浮亏10%到20%,都不建议盲目补仓,超过20%可以适当补仓。补仓金额只是一些闲置资金,并不是定投主力军,所以补仓金额不宜超过定投总额的一半。如果补仓资金作为主要资金,这等于又回归到了主动买入基金做投资的方式,偏离了基金定投的本质。
4盲目选择定投的基金标的。选择基金定投,主要标的基金都是指数基金,风格激进的选择指数增加基金的较多,只有小部分会选择行业基金进行定投。定投理论上不应该加入主观的判断,而对于基金选择也不该有太多主观的想法。你如果非常看好某些板块的投资机会,大可以选择板块内的股票进行投资,既然选择了基金,又是定投的方式,就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如果你有仔细研究过基金市场,就会发现,大部分无法翻身的基金,集中于主题类基金,几乎没有指数基金的影子。因为行业和周期是轮动的,指数也会随着涨涨跌跌,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不存在趴在地上起不来的情况。而那些主动管理的投资基金,由于部分基金经理的昏庸,是有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的,甚至最后出现清盘的情况。所以刚开始做定投的投资者,在选基金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绝对要规避规模小的基金和过往平均业绩回报很差的基金经理。
基金有什么种类
1股票型基金,此类基金属于高风险的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基金,其中股票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大于60%,股票基金收益很高但是风险也很大,主要是针对一些手里有大量闲散资金,可是自己又没有时间打理的人来投资,以中长期投资为主。
2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此类基金属于中低风险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其中债券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大于80%,属于中低风险的基金,收益比较稳定。在有的年份收益5%~10%都属于正常,甚至有的年份收益能达到11%以上,也是以中长期投资为主。
3货币基金,此类基金属于没有风险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以及一些国有大银行的大额存单,有了如此强大的后盾,所以是没有风险的。我们常见的余额宝和余利宝都属于货币基金,所以货币基金又被业内人士称为“准储蓄产品”。
2021年基金操作策略分析
2021年基金该如何布局?一、对2021年市场的大致预测市场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政策导向2、外部环境3、内部环境首先还是先分析政策,政策制定者基本是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的,因为我国的智库确实很厉害,请不会要怀疑他们的水平,大方向上很难错。基金和A股,说宏观点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赚的流动性和货币增发的钱,就是市场上有多少钱。比如2018年,去杠杆,你基金经理在怎么牛逼,都是要亏的,只是比谁亏得少,如果熬过了2018,整个2019、2020大部分都是赚了货币宽松的钱,今年你就很少看到有亏的基金吧,2019随便做做基本也都是三四十。关键词“政策不急转弯”
中文真是个博大精深的意思,为了这句话,我记得圈里出了很多观点,我个人认为,政策不急转弯的意思,就是“会转弯”,只是看什么时候转?什么时候转,主要看经济指标的恢复情况和外部变化,所以这是个变量,很难有什么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时不忘看新闻联播和点击央行微信和官网看。如果出现转弯的迹象,就要开始逐步减仓。目前不急转的因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反之如果下面几点恢复,则需谨慎:1、外部环境,疫情继续扩散,疫苗如果按现在的产能算,至少也要到2021年年中,才能大规模覆盖,然后还要考虑一个疫苗有效性的问题,万一病毒变异太牛逼? 在此期间,大规模的印钞肯定停不下来,美股今年为什么这么凶,主要是流动性带来的,如果明年疫情缓解,美股会重归理性。美帝在印,我们难道坐以待毙?2、金融危机的暴露往往带有滞后性。2020年,可能靠很多手段压制住了,但是不等于他不爆,具体是什么雷这次就不细说了。3、部分经济数据不理想。2021 年前二季度的 GDP名义增速会处在较高水平,但 GDP的实际水平仍很难达到或超过疫情前。截至四季度,社零增速同比仅恢复至4.8%,距离疫情前的8%仍有较大差距。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们,就开始研究各种应对政策。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金做了一个关键词统计,我觉得很明显。
2021年基金操作策略研究
分析基金买在高点多久才能回本
受市场调整影响,多只基金春节长假后净值跌幅超过20%。不少刚入市的投资者买在阶段性高点被套,心里难免有点恐慌。小编在此整理了,基金买在高点多久才能回本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买在每年高点平均回本时长25个月
兴全基金用偏股基金指数对历史数据做了一组测算,回顾2008年偏股基金指数成立后10年的历史数据,计算投资者每一年高点购基入场后回本所需要的时长。
具体来看,如果在2008年的阶段性高点即上证指数5497.9点的位置买入基金,截至2021年3月8日,不考虑申赎费、管理费等费用,这笔投资回本需要86个月,这也是近10年上证指数最高点位。2015年上证指数再次冲上5000点,如果在当年的5166.4点最高点买入基金,这笔投资回本时间约为61个月。
数据显示,在单笔投资的情况下,在2008年至2018年的每年最高点买入基金,只要愿意长期持有最后总会回本,只是回本时间有长有短,平均回本时长为25个月。
对于投资者而言,买入基金希望获取收益,如果在每年的高点买入,最终持有收益率想超过20%,又需要多长时间?数据显示,从整体来看,在每年高点买入基金,想单笔投资收益率超过20%平均需要45个月。在2018年上证指数5497.9点买入基金,单笔投资收益率想要超过20%,需要87个月;在2015年上证指数5166.4点买入基金,需要经过68个月的时间,收益率才能超过20%。
在市场下跌中定投,则能够摊薄投资者买入成本,加快投资者回本及获取收益的速度。数据显示,在每年高点投资1万元,从当月月末开始坚持每月月末定投2000元,平均回本时长由25个月缩短到13个月,获取20%以上投资收益率的平均时间也从45个月缩短到36个月。
尤其是在类似2008年、2015年这些相对高点后期市场大幅回调的情况下,定投价值愈加明显,回本速度明显加快。具体来看,在2008年高点买入基金,定投回本只需要18个月,在2015年高点买入基金,定投回本需要28个月。
基金投资需要慢下来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研究总监颇为感慨:“这两年,基金取得较高收益使得不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基金的人开始买基金,基金走入了大众视野,这对行业而言是件是好事。不少新入场的投资者希望短期内获取高收益,这是不现实的。而且近期市场震荡较大,很多投资者都比较慌,在亏损的情况下赎回。对此,我们感到特别可惜和遗憾,因为从长期来看,权益基金会带来很好的回报。”
这位研究总监也给出了一组数据:自2003年以来,截至2021年3月8日,混合型基金指数区间年化收益率为15.26%。即使截至2018年底,彼时上证指数不到2500点,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也超过12%。
在这样的震荡市中,买在阶段性高点的投资者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兴全基金表示,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市场底部,而按部就班的践行定投计划或许是应对市场震荡的一个不错选择。如果投资者进场后发现自己买在了相对高点,也不用后悔。一方面,优秀的管理人有机会在中长期创造超额收益;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以在市场下跌中坚持定投,摊薄前期高位买入的成本。
“目前市场上部分核心赛道已经比较拥挤,估值比较高,未来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中欧基金老将周蔚文建议,投资者可以分散投资、长期投资,不要盲目追求爆款基金,可以选择多只长期业绩稳定、不同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长期持有,或者用定投方式来买,小额多笔投入,在不占用太多资金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在周蔚文看来,过去基金持有人获得感不强是因为在牛市高点买入基金的人最多,在最有价值的市场低位买基金的人很少,以及基金持有人持基时间不够长。经过20多年的市场培育,买公募基金逐渐成为大家长期理财的重要方向,基金持有人的收益率与基金的收益率会接近一些。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买公募基金并长期持有大概率会获得较好的收益。但长期投资不一定是时间越长越好,当出现明显泡沫时,可考虑阶段性的落袋为安。
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基金相关文章:
★购买基金常见四种方式
★基金定投入门操作指南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行情分析
★2021场外基金买入是实时价还是收盘价
★2021长期理财产品大全
★基金清盘状况如何
★2021年新手如何选到对的基金
★基金分类法性质有哪些
★认购新股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