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基金有哪些明显特点_基金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主动性基金什么时候买是最好的?或许有不少人对于基金的购买时机还有些陌生,不清楚什么时候买入基金能盈利,因此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主动型基金有哪些明显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主动型基金有哪些明显特点
主动型基金是一种由基金经理或基金管理团队积极管理和选择投资组合的基金类型。以下是主动型基金的一些明显特点:
主动管理:基金经理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判断,积极选择和调整投资组合,以追求超越市场指数的表现。相比之下,被动型基金(如指数基金)更倾向于追踪特定市场指数。
研究驱动:基金经理会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他们可能会关注行业趋势、公司财务数据、市场评估等因素来做出投资决策。
主动调整: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前景的变化,灵活地进行投资组合的买卖调整。他们可能会进行买入、卖出或调整资金配置,以适应市场情况。
目标超越市场指数:主动型基金的目标是实现超越市场指数的投资回报。基金经理通过投资组合的选择和管理,努力实现投资组合的增长和超额收益。
基金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基金的业绩表现:仔细研究基金的历史业绩,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如何,有没有一致的、稳定的投资表现。
基金经理的能力和经验:了解基金经理的研究和管理能力,包括其在该基金或其他基金上的表现,以及是否持有相关证书和资质。
基金费用:了解基金的费用结构,包括管理费、托管费等,并与其他同类型基金进行对比,选择费用相对合理的基金。
基金的风险水平:主动型基金的投资策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投资期限:基金投资是长期投资,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投资期限,并做好资金安排。
与其他投资组合协调:根据自身的投资组合和风险分散需求,合理选择基金类型和投资组合,避免过度集中风险。
主动性基金买入的时机
主动性基金的买入时机取决于个人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状况。以下是一些关于买入主动性基金的时机的基金小知识:
长期投资:主动性基金一般适合长期投资,因为基金经理通过精选个股或调整仓位来追求超越基准指数的收益。如果你有较长的投资时间,可以更好地享受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评估市场环境:在购买主动性基金之前,应该评估当前市场环境。如果市场预期看好、行情向上,并且有利于基金经理的主动操作能力发挥作用,则可能是买入主动性基金的一个好时机。
分散投资:建议将投资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主动性基金,以降低特定基金表现的影响。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来配置多种不同的基金,以获得更好的投资组合效果。
定期投资策略:对于主动性基金,定期定额投资策略可以帮助平均投资成本,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通过定期投资,你可以在市场波动时购买更多份额,并在市场上涨时获得更高的回报。
基金经理表现:在选择主动性基金时,应该关注基金经理的业绩和管理能力,考察其过去的投资记录和对待风险的态度。基金经理的能力和决策将直接影响基金的表现,选择具有较好业绩和稳定管理团队的基金可能更有利。
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在购买主动性基金之前,建议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费用以及潜在风险,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从业人员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
主动型基金什么时候买入
主动型基金的收益与股市的行情密切相联系。选择买入时机,应当在股市处于低位时买入,这样才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
股票型基金应该怎样买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简单的说就是你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就会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股票型基金又称股票基金,是指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要求其投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80%,所以股票基金也深受其投资的股票走势影响。
股票型基金就是指给股市投资的,在投资的时候股票成分一般是占80%的,基金公司会把钱聚集到-起再去买上市公司的股份,而购买基金的人也会间接的有股份。股票型基金一般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不像货币基金那么的稳定,股票型基金的波动是较大的,因此在购买股仔简票型基金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再购念肆裤买。
主动型基金最高点和最低点
基金定投是一种比较好的长期投资方式,也是目前基金行业比较通用的基础功能,可以分散择时风险(择时风险即选择投资时间的风险)。但是基金定投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更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所以基金定投是有一定风险的,对于定投基金来说,并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的基金。要结合自己的理财需求出发,选择最合适的基金。平安银行有代销多种基金产品,每种基金的风险,投资方向均不一样,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金融-理财-基金频道,进行了解和购买。
应答时间:2021-03-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主动型基金最高点是多少
2020年“疯狂的基金”终于告一段落。110只基金净值翻倍,股基平均狂赚近60%,收益最高的冠军基金年回报超过166%,每个数字单拎出来都相当炸。乘着2020年业绩的东风,“十倍基”(Ten bagger)的队伍也进一步完成了扩容。将时间拉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发现,在公募基金阵营中,虽然十倍基是一个相当珍稀的“品种”,但截至2020年底,整体涨幅超过10倍的基金达到了惊人的50只(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回报在20倍、30倍左右的亦不乏代表,甚至有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已经将近40倍了,堪称“业绩之王”。这些不同类型的“十倍基”是否有共同点?它们的风格、业绩爆发时点、基金管理人乃至基金经理,又有哪些比较突出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投资者怎样才能识别“灵魂投手”,买到一只真正的十倍基?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记者拆解了全市场50只十倍基,用数据和事实告诉您答案。视觉中国图“十倍基”扩容至50只Ten bagger,这个令人激动的名词由美国著名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提出,也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梦想。相比之下,“十倍基”比“十倍股”出现的概率还要低得多,但即便如此,截至2020年底仍然有50只基金成立以来都创造了超过10倍的收益。它们的存在也充分证明,基金这类产品在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方面拥有的巨大潜力。先来看看“十倍基”到底有哪些。排在第一位的是行业内的传奇基金——华夏大盘精选。这是国内第一只净值超过10元的基金,也成就了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截至2020年底,华夏大盘精选的整体回报已经超过了3900%,直奔“四十倍基”而去,在国内公募基金历史上也算是前无古人了。排在总业绩回报第二的也是一只老牌明星基金——嘉实增长,成立以来收益达到28倍,但距离华夏大盘精选还是有一定距离。同样位列“二十倍基”这个阵营的还有总回报超过2500%的富国天益价值、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以及收益20~25倍的兴全趋势、景顺鼎益和富国天惠等。其他还有43只基金总回报都在10倍以上。截至2019年底,“十倍基”的数量仅有16只(份额分开计算),一年之后这个数量就翻了2倍多,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要知道,即便是在“牛气冲天”的2017年,开放式主动偏股型基金中也仅有11只“十倍基”,2020年的50只完全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了。难怪有业内人士评价,经历时间考验后“十倍基”的队伍正在扩容,“十倍基不是偶然,而是一条可复制、可扩展的路径”。这些基金有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或规律呢?要成为一只“十倍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50只基金具有共同特征通过对这50只基金的分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是基金成立的时间。在这50只基金中,只有易方达中小盘成立于2008年,其余的最晚成立于2006年,并以2003~2005年居多。A股历史上一共出现过3次超级大牛市,其中第二次出现在2006~2007年,上证指数一路从1000多点攀升至最高峰时的6124点;第三次则开启于2015年,创业板指从580点涨到了4000点,涨幅惊人。从投资的时间节点来看,显然在2006年及以前成立的基金更占优势,因为经历的这两轮超级大牛市为其提供了投资业绩累积的必要空间。第二,是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记者先统计了这些“十倍基”所属的基金公司,最集中的几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均有4只。其中华夏和富国属于“老十家”,泰达宏利是国内首批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景顺长城则是成立于2003年的中美合资基金公司。拥有3只“十倍基”的是另一家老牌机构嘉实基金,其他的银河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鹏华基金、广发基金、银华基金、大成基金、易方达基金等也均有2只。然后就是关于基金经理的统计(2个人管理同一只基金,分开计算)。在这些基金经理的名单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反复出现3次,他就是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他担任基金经理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景顺鼎益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自成立以来的回报分别达到可观的2537.61%、2422.86%、1122.91%。类似的还有泰达宏利基金的基金经理冀楠和张勋,他们分别管理了2只“十倍基”,也同样是绩优基金中的佼佼者。明星基金经理对一只“十倍基”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后面会详细讲到。有一点还是非常明确,那就是这些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换频率都不算高,很多人任职时间起码在2年以上,可见这也是基金获得高回报的必要条件之一。以富国天惠为例,其基金经理是2005年成立就开始担纲的朱少醒,15年来都没换过人。这只基金是一只“二十倍基”,年化收益可以做到22.57%,也能看出基金经理“一心一意”所带来的成效。第三,是风格通常比较稳定,不喜欢炒短期热门概念。投研团队相对稳定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基金的整体策略和风格通常也会比较稳定。而且前期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风格,也积累了一定业绩,因此哪怕更换了基金经理,也不太会在短时间内大刀阔斧地更改持仓,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调整。另外也很少看到“十倍基”去疯狂炒热点、追风口。以2020年这50只基金的业绩表现为例。2020年净值翻倍的基金一共有110只,很遗憾“十倍基”都无缘这个名单。很少能在公募基金年度排行的榜单上看到“十倍基”的名字。再以朱少醒为例,他的投资风格比较均衡,重仓的行业和板块都相对均匀。从单个年度的业绩来看,其管理基金的收益和排名都很难称得上最优,但投资比拼的是耐心和毅力,多年之后这位“长跑型”选手通过时间积累,在复利的作用下收获了非常可观的长期回报。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类基金,那就是近两年市场行情催生的“二倍基”。综观近2年(截至2020年底)基金的业绩,净值达到2倍的超过200只,其中最高的回报达到3倍。而反观其成立以来的整体业绩,居然有不少都低于近两年回报,占到总量的六成。这说明不少“二倍基”在2年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乘着行情东风或者短期热点才扳回一城。市场总是牛熊更迭,热点也层出不穷,这类基金能不能长期保持强劲势头还要打个问号,而且此前的亏损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第四,是风控好,抗跌。鉴于“十倍基”都穿越了多轮牛熊交替的市场,抗跌能力强也是它们的重要特征。如果以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20%作为一项标准,那么自2007年以来A股一共经历了8次这种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选取了排名前十的“十倍基”,看看它们在这些区间的表现。在几次市场下调期间,“十倍基”由于都是权益类产品,也同步出现了幅度比较大的下跌。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基金至少有6次都比沪深300“亏得更少”,2013年时甚至还有多只基金出现逆势增长,展示了强大的抗跌性。当大家都出现亏损的时候,亏得少的人更容易恢复,在净值回撤后再通过主动管理继续创出新高。换个角度来看,在市场行情下行时,这些“十倍基”的持有人也能比指数型基金的投资人损失更少,“是不是真香”?在牛市里能跟得上市场上涨,在熊市里能较小控制回撤,积小利为大胜,最终在投资长跑中获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明星基金经理作用较大翻开“十倍基”的名单,几乎每一只都可以与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密切相关。也正是背后这些“灵魂投手”的接力,才成就了“十倍基”的神话。下面就以几只明星基金为例,深度复盘“十倍基”的业绩是怎么炼就的。先来说说景顺长城旗下的3只“十倍基”和这家公司的王牌基金经理刘彦春。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这2只基金都经历了李学文、王鹏辉等明星基金经理,在2015年的牛市高点就已经成长为“十倍基”了。相比之下,刘彦春的任职回报并不是历任基金经理中最高的,但他任职期间的同类排名最靠前,2只都排在了行业前2%~3%的水平,带领基金快速成长为“二十倍基”,另一只景顺鼎益基金,刘彦春的任职回报也达到了近400%。正是由于绩优基金经理的不断接力和传承,才锻造出了这些优秀的产品。如果结合这3只基金的业绩爆发年度来看,还能发现一些别的规律,于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又作了一个统计。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这2只基金,在2013年左右都迎来了一波业绩爆发,年度净值增幅为70%左右。在其后的几年间,这2只基金的整体表现并不算好,年度回报在-20%和20%之间来回波动,一直到刘彦春接手以后才重新起飞,收益扶摇直上。另一只基金景顺鼎益的情况与此类似,2015年刘彦春开始担纲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当年回报就达到了38%,而在2017、2019和2020年,其回报均超过了50%。一个字,稳。对于另外一些基金,或许明星基金经理的作用更大。例如华夏大盘精选,王亚伟以一人之力贡献了近12倍的任职总回报和49.77%的任职年化回报,在同类型基金中一骑绝尘。在他离开后,华夏大盘精选又经历了7位基金经理,这些接棒“一哥”的基金经理顶着巨大的压力,也创造了比较稳健的收益,共同成就了目前国内公募历史上唯一的一只“四十倍基”。总的说来,一只“十倍基”背后往往是多个基金经理和其投研团队持续不断的努力。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明星基金经理出走创业,行情下跌时巨大的压力或者公司人事的变动也会影响基金经理的发挥,毁掉“一代名基”。要成就一只“十倍基”,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能少。怎样才能买到“十倍基”?最后来简单讲一讲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怎么才能买到“十倍基”。通过前面部分的统计,大家可以发现,即便是最年轻的“十倍基”,也诞生于2008年,到2021年已经迈入第13个年头了。想要投中“十倍基”,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可以将一只基金持有10年以上?相信能够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这个没有对与错,主客观因素都有,大家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也不一定人人都具备这么长线的资金实力。作业还是可以抄的。与其去抄基金的重仓股,也许不如认准这个基金经理,直接买这只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已经归纳了不少“十倍基”的特点,比如选择中长期业绩佳的基金公司以及主动管理能力优秀、投资风格稳健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深刻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同时避开一味炒热点、做短线的产品。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些,要选出一只“潜力基”并不难。这些已经成为“十倍基”的基金,基本都是各大基金公司的旗舰产品,是可以进入你的基金池而进行关注的。近两年市场风格转换很快,热点赚钱效应非常高,即便是“十倍基”,你也可以结合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业绩来挑选出眼下依然能够适应新形势、没有落后于市场的好基金。还有一个特点是,近两年业绩增长一倍、两倍的“翻倍基”队伍也日趋庞大,从这些“翻倍基”中寻找下一个“十倍基”,也许并非天方夜谭。总的说来,业界一直以来强调的长期投资,并不是你要一直持有,而是你要一直投资,不间断,不以错过“十倍基”而懊恼,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长期持有,中间做做波段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