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含地区专项支持计划)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由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申请,每年有两次申请机会,进站18个月内可多次申请,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
2、面上资助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每年有两次申请机会,进站18个月内可多次申请,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资助标准分为一等和二等,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元、二等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元、二等5万元。博士后的含义如下:
1、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阶段。这是博士毕业后的一个职业阶段,也是许多学者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博士后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进行的一种延续研究。在博士阶段,学者们已经对某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博士后阶段则是为了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更前沿的学术问题,推动学科的发展。博士后是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与博士阶段相比,博士后阶段更加注重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3、学者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学科背景。博士后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在博士后阶段,学者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
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率
不得超过30%。
根据《2019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之特别资助申报通知》
特别资助(站前)
(一)申报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 周岁(1983 年1 月1 日后出生)。
(2)拟进站人员,需近三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2019 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2019 年 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a、近三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要求博士学位获得时间为2016 年1 月1 日后;
b、2019 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18 年1 月1 日以后,且须 2019 年1 月1 日后进站。
(4)申报前需选定合作导师,并有初步研究计划。
(5)新近进站人员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6)同站同学科人员比例不得超过30%。
(7)入选人员必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8)“国际交流计划”派出人员、博新计划人员、已获得特资的人员不可申请。
(9)申报项目必须为规定的研究方向。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条件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实施办法》
第八条申请条件。
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特别资助须具备下列条件:
1、进站满4个月;
2、已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或在项目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好的成效;
3、发展潜力大,在站期间的研究工作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4、申请特别资助须依托一项具体科研项目,项目应能反映申请人当前科研能力和水平;
5、申请项目可以是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的延续和深化,但必须有新意。
以上内容参考:复旦大学-2019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之特别资助申报通知
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包括:面上资助(含“地区专项支持计划”)、特别资助(站前)、特别资助(站中)、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面上资助的资助标准分为一等、二等,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 12 万元、二等 8 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 8 万元、二等 5 万元。
“地区专项支持计划”自然科学8万,社会科学5万。特别资助(站前)资助标准为 18 万元;特别资助(站中)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 18 万元,社会科学 15 万元。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8万元/部。各资助项目的申报流程的区别:申报特别资助(站前)时,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提交至设站单位,由设站单位提交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申报面上资助时,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提交至院系或工作站(分站),由院系或工作站(分站)提交至设站单位,再由设站单位提交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申报特别资助(站中)时,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提交至院系或工作站(分站),由院系或工作站(分站)提交至设站单位,再由设站单位按比例推荐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申报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时,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提交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博士后基金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