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基金会生态校园行动计划是哪一年启动介绍如下: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首次提出了一项全欧“生态学校计划”(Eco-Schools),也称“绿色学校”计划。
绿色学校的背景:
1、绿色学校是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它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
2、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让学校里所有的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
3、这一活动不仅带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家庭、还通过家庭带动了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它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绿色学校的意义:
1、学校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的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价值观,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正规环境教育的基本功能。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约占学生每天生活的1/3,校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通过校园的环境、生活和管理体系传递可持续发展思想尤显重要。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学校也被看作是一个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它随时随刻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学校进行环境管理和规划,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环境管理活动本身也是师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机会和进行环境教育的资源,有着特定的教育意义。
绿色学校产生的效益
1、对于学校师生: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2、对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对于环境: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4、对于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健康环境促进基金有哪些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于1973年1月,是领导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专门机构。环境署包括环境理事会、环境秘书处和环境基金,负责协调各国在环境领域的活动。成立20年来,领导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环境保护运动。每年颁发“全球500佳”以表彰环境先进组织和个人,并在每年“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开展一系列活动,成功地举办了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宣言和报告,使国际社会签订了多项保护环境的协议和公约。2、国际环境情报网 联合国于1973年1月建立该情报网,主要包括全球环境监测系统(1979年我国正式参加)和国际环境资料来源查询系统。监测系统拥有143个国家的3万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他们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等现代化工具昼夜监视着气候的变化、污染及其对健康、自然资源和海洋的影响。查询系统包括分布于129个国家的6000个机构和600个数据库,每年要回答世界各国一万多条有关环境的查询,为各国了解全球的环境状况,采取环境行动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3、绿色和平组织 1970年由工程师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于加拿大,原为小组。1971年小组派象征和平和健康环境的“绿色和平”号船前往北冰洋中的阿姆奇特卡岛,抗议美国在那里进行核试验。之后,该小组改称为绿色和平基金会,1979年该组织在荷兰正式成立。绿色和平组织主要是通过包括冒险行为在内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以期拯救地球。迄今已发动过大量支持裁军、消除核武器与核军舰的和平运动,也进行着反污染、反转嫁污染、反捕鲸、反对在南极进行商业活动、反对焚烧固体危险废料、反对捕杀袋鼠、保护海洋生物等多种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工作。绿色和平组织已在25个国家设有办事处,1993年有430万人为其捐款。作为国际性民间组织,其在环境保护运动中的意义和作用不同凡响。4、绿党 西方的绿党,主要是在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在原联邦德国出现,并于1980年1月成为政党。在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瑞典、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卢森堡等国都已成立了绿党。各国绿党以保护环境、反对核战、维护和平为纲领。由于绿党最关心的是环境问题,因而也被称为环境党。在西方绿党现已逐渐被社会所认识,并经过大选陆续进入议会,直接参与政府决策。5、西欧保护生态青年组织 该组织于1988年9月成立于比利时的列日,由法国、英国、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等西欧国家的保护生态青年组织组成,其宗旨是以联合欧洲的意识把各国保护生态青年组织团结起来,促进西欧青年对自然环境的重视,鼓励进行生态研究并促进西欧青年的相互了解。6.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该协会是由各国政府、非政府机构、科学工作者及自然保护专家联合组成,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种群。该组织设有濒于绝灭物种、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生态学、环境规划、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教育等六个委员会,共有科学家和专业人员700多人。我国于1980年参加。著名的国际环保组织包括地球政策研究所、绿色和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美国山岳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等,他们在推动国际环保运动的发展、开展国际环保合作、协助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分4种类型。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各地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如自然之友、地球村,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四是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华机构。环保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倡导环境保护,提高社会环境意识,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这是环保组织开展最普遍的工作。环保组织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加强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 著名的国际环保组织包括地球政策研究所、绿色和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美国山岳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等,他们在推动国际环保运动的发展、开展国际环保合作、协助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的结果性指标包括
一、计划设计步骤
(一)需求评估1、社会诊断:包括三个方面:评估目标社区或人群的生活质量,并确定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了解目标社区或人群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与健康问题相关的政策,以及社区资源。2、流行病学诊断:在社会学诊断已经确定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之后,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一步明确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与危害,从而明确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最终确定应优先干预哪个健康问题的分析过程。3、行为与环境诊断:确定影响健康状况的行为与环境因素,以及确定应该优先干预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1)区分行为与非行为因素;2)区别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3)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4、教育与组织诊断倾向因素:先于行为,又被称为动因因素或前置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行为动机与意向等,也包括个人技能。促成因素:又称现实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强化因素:又称加强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强化因素既包括正向的强化因素,例如朋友对某些健康行为的肯定;也包括负向的强化因素,例如对不健康行为的批评、谴责,甚至惩罚措施均可对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发挥一定的作用。5、管理与政策诊断:核心是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的资源与环境,包括组织资源、外部力量,以及政策环境。6、确定优先项目:需要在众多的需求中,确定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优先干预的行为,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优先的健康教育项目。(二)确定健康教育目标1、计划的总体目标:又称计划的目的,指计划执行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总目标是宏观的、长远的,描述项目总体上的努力方向。2、计划的具体目标教育目标(了解)、行为目标(能做到)、健康目标(达到)包含具体的、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考点)(三)制定干预策略1、教育策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2、环境策略:影响行为的促成因素,即物质环境、条件,从而使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意愿得以实现。3、政策策略:支持并促使行为得以实现;通过影响资源配置、环境改善从而促进健康行为乃至健康。(四)制定实施和评价方案健康教育策略和活动执行的质量如何,是否能按照项目的时间要求完成各项活动,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