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the IMF): 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
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其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 125% ,最低为 0 。储备情况
1、外汇储备
一个国家开展对外贸易,有进口有出口,有收入也有支出。贸易顺差时,积累国际储备,遇到贸易逆差,不需压缩进口,就可平衡贸易赤字。充足的储备,还有稳定汇率的功用。
本币过度贬值,央行入市干预,抛售外汇,拉升本币汇率。反之,则买入外汇,缓解汇率升值压力。一国外汇储备丰富,币值坚挺,在国际交往中,腰板会硬得多。
2、中国储备
2001年,中国大陆国际储备增加了473.25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2121.65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的国际储备是否有点“过多”,各方意见不一,值得进一步探讨。
但有一条,却是举世公认的,正是凭借雄厚的国际储备,我们才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储备头寸
基金组织储备头寸资产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亦即普通提款权。根据基金组织的规定,会员国的份额决定它从基金组织获取贷款的限额,贷款分为黄金部分(后改为储备部分)和信贷部分。原黄金部分(即会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份额中 25%的黄金或外汇部分)的贷款是无条件的;信贷部分的贷款共分四档,均为有条件的,档次越高,条件越高。当基金组织持有某会员国本国货币数额小于基份额的 75%时,其借款能力则相应增加,这增加的部分称为超黄金部分,这部分的借款也是无条件的。某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净储备头寸等于它的黄金部分贷款加上超黄金部分贷款,也就是说,等于它的份额减去基金组织持有该会员国本国货币的数额。各会员国都把它们在基金组织的净储备头寸列为它们的官方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记账单位,它是由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力,是对普通提款权的补充,可与黄金、外汇一起作为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际储备。一国国际储备中的特别提款权部分,是指该国在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账户上的贷方余额。 特别提款权与普通提款权有以下三点不同:第一,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根据份额分给会员国的一种资产,会员国可自由支配和使用;普通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交纳份额给予提款的权力,最大额度不超过所交份额的125%。其信用部分不能自由提取。第二,使用特别提款权等于在行使使用资金的权力,是种支出,是资产的减少;使用普通提款权等于在使用取得信贷的权力,是种借人,是负债的增加。第三、使用特别提款权后不用偿还;普通提款权通常3~5年后需偿还。 普通提款权只是一种贷款而已,而特别提款权才是资产.
基金组织储备头寸包括
金融账户包括什么 金融账户包括什么,我们知道金融账户就是指用于记录各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那么金融账户包括什么?如果你想了解,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 金融账户包括什么1 什么是金融账户 所谓金融账户,(部门或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 简介 金融账户,是指用于记录各机构单位(部门或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是金融交易核算的主要表现形式。 分类 按功能分类 : 1、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直接投资者(DirectInvestment)拥有10%或10%以上的股权。包括:股本资本、用于再投资的收益和其他资本。 2、证券投资(portfolioInvestment)是跨越国界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的投资。 包括: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或称可转让的债务工具;派生金融工具(DerivativeFinancialInstruments) 3、其他投资。 平衡关系 (1)部门内部平衡,纵向平衡: 金融机构: 资产净获得=负债净发生 净借出。 国内各部门合计: 资产净获得=负债净发生 净借入。 (2)部门外部平衡关系,横向平衡: 资产净获得=负债净发生。 净借出=净借入。 作用 金融账户的核算范围涵盖了严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货币性交易。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国内各机构部门之间的借入和借出会相互抵消,整个经济体的净借出或净借入一定要到国外金融市场上去寻找解决办法。 1、从总体上综合描述了通过金融交易形成的资金流量在各部门间的流向,也反映了国际间的资金流向; 2、记录了金融资产、负债存量因经济交易而发生的变动量,正是存量变化的主要部分; 3、金融账户不是孤立存在的账户,而是本期的经济交易引起的整个经济流量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原因是: 金融账户是处理积累的第二个账户,它上接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的平衡项与资本账户的平衡项数额相等、符号相同,只是记录方向相反,亦即金融账户的平衡项是由资本账户的平衡项结转而来。它解释了各机构部门在非金融交易中形成的资金盈余之去向和资金短缺之来源,使所有经济交易账户得以终结的账户。 4、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交易,通过复式记账,将金融账户和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使用账户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与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使用账户不同,金融账户没有可以结转到另一个账户的平衡项,表明描述各部门交易流量的一系列账户到金融账户得以终结,金融账户是核算经济流量的最后一个账户,国民经济运动中的流量核算到此结束; 5、金融账户记录的金融资产负债变化量是存量变动的主要部分,国民经济核算便由此转入存量核算; 6、金融账户还综合反映了一国金融市场的总体状况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状况,通过不同金融项目分类记录了各种金融活动,为从宏观上把握当期金融市场总态势,分析当期金融活动的流量和主要流向提供了资料。 登录原理 1、金融工具之间的交易,如一笔金融资产与另一笔金融资产(或新发生负债)的`交换,或者以金融资产偿还金融负债。记账规则是:交易双方都在自己的金融账户上登录两次,亦即一笔交易记账时,有四个对应项目都要在金融账户上记录,交易完全在金融账户的范围内发生。 2、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之间的交易,如以现金或存款购买货物和劳务,以现金发工资等。记账规则是:交易双方都是在自己的金融账户上登录一次,其对应项须分别记入机构部门生产账户、收入分配与支出账户或资本账户。 上述登录说明: 1、在非金融账户上记入来源方的交易,其对应项目必然是金融账户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2、在非金融账户上记入使用方的交易,其对应项目必然是金融资产的减少或负债增加。 交易会引起一个部门金融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和另一个部门金融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从而改变一个部门金融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即改变一个部门资金净借出/净借入数额)。差额的变动反映了实际资源流量在部门间的运动以及与其相应的金融流量相反方向的运动。 核算 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2、货币和存款。 以期末与期初相比,货币持有量的净增加→各持有部门的资产变化,与此相对应:本国货币当期净发行额记为金融机构的负债变化,外国货币净流入额记为国外部门的负债变化。各部门当期存款净增加额→各该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方←→金融机构的负债变化(指国内存款部分)和国外部门的负债变化(指存入国外部分)。 3、股票以外的证券。 4、贷款。 国内各金融机构当期对企业、政府、居民及国外发放的贷款扣除原有贷款当期清偿之净额→金融机构的资产变化和各借入部门的负债变化;自国外获得的净贷款应→各借入部门的负债变化和国外部门的资产变化。 5、股票及其他产权。 6、保险专门准备金。 居民对人寿保险准备金和养恤基金的净权益:按当期交易引起的增加减少的净变化→居民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方和金融机构的负债方引起增加的因素:保险企业当期收到的保险费总值和养恤基金收到的全部缴款,原保险准备金和养恤基金准备金投资所获净财产收入,同时扣除相应的劳务费和管理费;引起减少的因素:保险企业当期因保险到期或投保人死亡而应付给投保人和受益人的金额(包括红利和利润),养恤基金机构当期一次性或定期支付给退休人员及受抚养人的金额。对保险费预付款和未结索赔准备金:按期初到期末的变化量→投保人所属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方和金融机构金融账户的负债方,但其中不应包括持有资产损益。 7、其他应收/应付款项。 按当期发生与结算之净额→应收单位所属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变化和应付单位所属部门的负债变化。 金融账户包括什么2 金融账户是什么 所谓金融账户,是指用于记录各机构单位(部门或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是金融交易核算的主要表现形式。 金融账户的特点 金融帐户记录和核算所有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和机构单位与国外之间的所有涉及金融资产和负债变动的交易,既包括金融工具之间的交易,又包括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交易。 其基本结构如表: (2)账户右方记录由交易引起的各类负债的净变化; (1)账户左方记录由交易引起的各类金融资产的净变化; (3)账户左、右两方对金融手段的分类及排列顺序完全一样(除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不出现在账户右方之外); 由于账户左方净获得的金融资产价值与账户右方净发生的负债价值相减的结果(相当于净金融投资),正好和从资本账户转来的平衡项——净借出( )/净借入(—)相等 ,使账户双方保持平衡,所以金融账户没有可以结转到另一个账户的平衡项。 这既是金融账户区别于其他账户的最大特点,同时也表明金融账户是记录各机构单位(部门或经济总体)经济交易的最后一个账户。 金融项目的类型 金融项目按照投资类型或功能可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1、直接投资, 是直接投资者对在外国投资的企业拥有10%或10%以上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发言权。直接投资项下包括股本资本、其他资产投资和利润收益的再投资等。 2、证券投资也称间接投资, 它是跨越国界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的投资。股本证券包括股票、参股或其他类似文件(如美国的存股证)等;债务证券包括:一是中长期债券、无抵押品的公司债券等;二是货币市场工具,或称可转让的债务工具,如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的大额存单等;三是衍生金融工具,如各种金融期权、期货等。 3、其他投资, 是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之外的金融交易。包括贷款、预付款、金融租赁项目下的货物、货币和存款(指居民持有外币和非居民持有本币)等。 4、储备资产,是指一国金融当局持有的储备资产(亦称官方储备、国际储备)及对外债权,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以及官方对外持有的债权债务等。该项目有时单独列项,起到最终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的作用。一国的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的差额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包括储备资产)的差额而形成的总差额经常会出现不平衡,需要用储备资产来调节。如果总差额为顺差,则官方储备增加,其中主要是外汇储备增加;或者,将顺差余额贷放给外国,从而使官方对外短期债权增加;或者以此顺差余额偿还官方的对外债务,从而使官方短期负债减少。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计入借方。如果总差额为逆差,则官方储备减少,其中主要是外汇储备减少;或者索回原来中央银行贷放给外国官方的贷款加以弥补,从而使官方短期债权减少;或者向外国中央银行借入外汇资金加以弥补,从而使官方短期债务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增加记入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