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这看起来是保障了持有人利益,其实不然。因为如果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最终肯定不是个人承担,而是公司承担。公司承担,以现在基金公司现状,一家中等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大约在100-300亿之间,普遍的注册资本也不过2亿左右。如果说承诺收益了,按100亿计算,承担亏损2%这家公司就得关门了。如果说这家公司规模300亿,100亿的那只亏了,公司要关门了,那对另外200亿的管理人是不是很不公平?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从历史沿革来看,违规承诺收益,存在变成公司变相向持有人进行融资的风险。你这么理解,我发了100亿产品,给你4%的收益,我把这钱通过其他方式套出来,给我自己用,那是不是变成了我向你借钱给我自己用么?

基金管理人不参与基金收益

对于保护持有人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的问题,证监会允许的是采用变通的方法,比如允许基金公司拿自有资金作为产品的安全垫(或说劣后)。也就是如果产品亏了,先亏基金公司那部分自有资金,直到亏完。

基金管理人不参与基金收益吗

基金一般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这两种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或者说基金经理)的收入构成是不一样的。

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公开募集,市面上大家能接触到的,多是此类基金。这类基金不管运营的好坏,基金每年都要向投资人收取基金管理费。一般情况下公募基金出现亏损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的收入依然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大的波动。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非公开募集,此类基金投资门槛比较高,一般都是100万起投,而且对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很高!在认购此类基金时,私募基金每年像公募基金一样除了向投资人收取固定的基金管理费之外,一般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都事先有约定,在基金投资项目出现超额盈利时,按比例进行利益分成!

同投资人约定,每年保底收益6%,在投资期内,收益超过6%的部分,进行二八分成,即投资人享受超额收益的80%,基金管理人享受超额收益的20%,有的也有三七开,视双方约定而定。如果基金运营不理想,年化收益不足6%,甚至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不参与当年的基金收益分配,更有甚之,有的基金还要求基金管理人要将之前领取的收益回吐,补足投资人的收益直至达到保底收益。

所以当私募基金出现亏损时,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会有很大的影响,基金经理的收入也会随之大幅下降。私募基金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金经理的收入。从这个角度看,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和基金投资人,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相较于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主观上更希望所管理的基金效益好。简单地说,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是集体经济下的员工——吃大锅饭,拿死工资,收入相对固定;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是市场经济下的打工人——拿绩效工资,做得越好,收入越高,收入波动性也很大!

基金管理人不参与基金收益管理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下面分享【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投资过程中有着各自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两者在法律地位、职责和税务地位方面的主要区别:

1.法律地位:基金托管人是由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认定,具有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或信托公司。而基金管理人则是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有关规定,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从事非营利性投资组合管理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

2.职责:基金托管人应履行谨慎注意义务,对基金的资产、资金、证券等负责保管,对基金的运作过程进行监督,并肩负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平等维护的责任。而基金管理人的责任是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对基金的资产进行管理,以实现基金收益最大化。

3.税务地位: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基金托管人由商业银行或信托公司担任,负责保管基金资产,并对基金资产进行监督。而基金管理人则是基金的具体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并获得基金管理费用。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法律地位、职责和税务地位上都有各自明确的角色。在投资过程中,他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为基金的稳健运营和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努力。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包括哪些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性质、职责以及法律责任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1.性质:基金管理人是指拥有经营思想并组建资金管理机构或直接经营资金管理业务的法人机构,其宗旨是通过经营基金资产,为基金持有人谋求最大的即期资产增值和长期的资本增值。基金托管人则是由基金管理人作为申请人,向注册会计师提出申请,经其审核后公布的,代表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依法对基金管理人行为进行监督的法人。

2.职责:基金管理人的主要职责包括基金资产的管理、基金收益分配、基金资产的管理、基金收益分配等。而基金托管人的主要职责则包括根据基金管理人的指令,保管基金资产、监督基金资产运作、基金资产的管理、基金收益分配等。

3.法律责任:基金管理人违反《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未制定基金风险管理制度的,责令改正,给基金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基金托管人违反《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未对基金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则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基金托管人不能履行托管职责,则给予责令改正,并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给基金财产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性质、职责以及法律责任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有哪些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性质、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对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对基金收益分配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1.性质:基金管理人主要是指基金的投资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为基金的投资者创造价值,其职责主要是筹集资金、管理资金,以及将投资资金投入到有收益的领域中。而基金托管人则主要是指对基金实施保管的机构,其职责主要包括保管基金的财产、对基金的财产实行托管,以及监督基金的投资运作。

2.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基金管理人作为基金的投资管理人,需要对基金的财产实行管理,并执行基金投资决策,其责任重大,承担着保障基金投资者利益的重任。而基金托管人则是作为基金的保管人,其主要职责是保管基金的财产,以及监督基金的投资运作。

3.对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基金管理人作为基金的投资管理人,需要对基金的财产实行管理,并执行基金投资决策。而基金托管人则主要是对基金的财产进行保管,以及对基金的投资运作进行监督。基金管理人对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相对较高,而基金托管人则相对较低。

4.对基金收益分配的影响:基金管理人作为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会对基金的财产实行管理,并执行基金投资决策。而基金托管人则主要是对基金的财产进行保管,以及对基金的投资运作进行监督。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收益分配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基金托管人则相对较小。

在实际操作中,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通常是由不同的机构来担任的,例如招商银行就同时担任着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托管人。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分析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基金运作中的作用和职责有所不同。

基金管理人,也就是基金的管理者,在基金的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投资计划、资产组合等,并需要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向投资者报告基金的运作情况。基金管理人通常由专业的投资经理、金融工程师、数据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组成。

而基金托管人,也就是基金的保管人,则负责保管基金资产,即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对基金资产进行保管,并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督。基金托管人通常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担任。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基金运作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基金管理人主要负责基金的投资管理和运作,而基金托管人则主要负责基金资产的保管和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区别汇总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性质、职责以及法律责任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性质:管理人以实现基金资产保值为目标,而托管人则是负责维护资产安全,以基金投资计划为基础,对证券发行、申购、交易以及回购等行为进行监督。

2.职责:管理人主要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包括选择证券、确定投资策略和实施投资决策等,而托管人则主要负责资金的安全性,包括证券的保管、资金的管理以及投资交易的执行等。

3.法律责任:管理人如未能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托管人则仅需承担因自身过错而导致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职责、性质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显著区别。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和资产增值,而托管人则负责资产安全和资金管理。在基金运作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基金的稳健运作。

文章介绍就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