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已有137只基金清盘
年内137只基金已清盘,一边是万只基金不断扩容,一边是清盘加快退出,当前还有917只“迷你基”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基金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年内已有137只基金清盘
在规模超27万亿、产品超万只的公募高增长背景下,业内清盘步伐也在加速。
9月19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嘉实中关村A股ETF发布清算报告。9月以来,还有中信保诚中债1-3年国开债、南方全球精选债券、中金汇越量化对冲策略3个月定开、民生加银汇鑫一年等发布了清算报告。不少基金清盘原因均是“连续超过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除清盘报告外,近期同样也有不少基金因可能进行清算向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嘉合基金旗下嘉合医疗健康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新近发布公告,向投资者进行第三次风险提示。
公告显示,根据《基金合同》第五部分“基金备案”第三条约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满三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则本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并应当按照本基金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清算,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
“迷你基金”再受业内关注
不难发现,年内在涉及清盘的基金中绝大多数是因为资产净值低而触发合同条款,直接进入清算程序的“迷你基金”,甚至不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业内习惯将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称为“迷你基金”,而5000万元则是监管划定的“警戒线”。
监管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六十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市场上共有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917只,其中非货币型基金为909只,剔除成立门槛较低的发起式基金后共有705只。
这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中的“迷你基金”数量较多,共有19家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超10只(含),部分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占比较高,如浦银安盛、长信、海富通、融通、前海开源等。
而随着市场上公募基金总数突破一万只大关,基金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迷你基金”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艰难。针对“迷你基金”现象,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此前就表示,一方面源于基数大幅提升,近几年国内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容量猛增,导致分布末端的“迷你基金”数量也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来自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业态,部分基金由于市场认知度低、业绩竞争力不足等原因规模难以做大。也和国内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有关,业绩没有亮点、竞争力不强的基金产品不再能仅靠营销和渠道吸引客户。
优胜劣汰格局显现
业内人士认为,一只基金的成功与否,与三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是基金经理自身的投资能力;二是代销渠道与基金公司的宣传与营销能力;三是“赚钱效应”,“赚钱效应”的核心在于市场环境是否适合该基金的投资策略。越来越多的“迷你基金”其实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此外更与年内权益市场表现不佳造成的“赚钱效应”减弱息息相关。
如分类别来看,二季报数据显示,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是“迷你基金”的“重灾区”,分别有189只、165只和96只。可以看出,权益类基金中的迷你基金较多,而这一比例事实上达到70%。
当前市场中,权益类基金基数较大,以已公布二季报数据的基金为统计,权益类基金共4731只,占比为59%。而权益类产品同样是基金公司间竞争最激烈、市场关注度最高的领域。2022年来,一边是基金清盘加速,另一边是“卖不动”。由于权益市场持续调整,往年出现“百亿爆款、一日售罄”等盛景已难重现。
但从2019以来的这段期间,大批投资者已通过购买基金入市。因而,整体收益率相对有竞争力,有渠道和口碑优势的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往往更受投资者认可,在“马太效应”的行业背景下,迷你基金只能处在清退的边缘徘徊。
截至全市场的基金已基本覆盖到“股债期”等各类资产以及每类资产的各个细分热门赛道。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同质化等现象也日渐突出,在“马太效应”的行业发展趋势下,难免会有一部分基金长期处于尾部区间,既缺乏亮眼业绩,也无法做大规模。久而久之,通过主动清盘的方式重新整合投研资源,就成为必然之路。
也要看到的是,在公募基金蓬勃发展期,基金产品正在形成“进退有序”格局。展望有观点认为,今年清盘基金的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一方面,随着基金行业规模快速发展,基金清盘将逐步常态化;另一方面,这也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是对基民投资利益有效保护的一种体现。
量化投资对基金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
首先你要明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区别,定性分析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股票和债券的性质是不同的,A股票和B股票是不同的。A股票上午买和A股票下午买是不同的。这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但实际运用当中A股票和B股票又是有联系的。而他们的关联度如何去确定,那么就引入定量分析整个概念了。一般来讲,量化投资都是运用金融建模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运用最普遍的是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意思是买一个标的物,然后再卖一个标的物。利用标的物与标的物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套利。而这种套利是需要精确的量化分析进行的。
所以说对冲基金主要运用量化投资这种方法。但量化投资不见得是对冲基金。
2022年农业板块基金
“农业板块基金主要包括:农银汇理现代农业加001940、嘉实农业产业003634、工银瑞信农业产业001195、国泰大农业001579、银华农业产业005106、前海开源大农业增强001027、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主题精选164403。”
拓展资料:
1、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类。最早的对冲基金是哪一支,这还不确定。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牛市时期,这种专门面向富人的投资工具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杰里·纽曼创立的格雷厄姆·纽曼合伙公司基金。
2、2006年,沃伦·巴菲特在一封致美国金融博物馆(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杂志的信中宣称,20世纪20年代的格雷厄姆·纽曼合伙公司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对冲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现。
3、在1969—1970年的经济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盘时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损失惨重,纷纷倒闭。20世纪70年代,对冲基金一般专攻一种策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采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70年代的衰退时期,对冲基金一度乏人问津,直到80年代末期,媒体报道了几只大获成功的基金,它们才重回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