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_基金定投中常见的错误盘点

随着基金的不断创新,长久以来困扰国内投资者的投资范围窄、渠道少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这一工具投资国内外的多种资产类别。那么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_基金定投中常见的错误盘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构建基金组合的思路有哪些

1低估指数基金的组合。在震荡市或者是下行的市场,很多人采取的一种策略,以定投低估的指数基金,来获取比较低的持仓成本。也是现阶段主流(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主流)的基金投资方法。用时间尽量缓解风险,来换取收益。亏损总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定投需要耐心,可能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或五年都是有可能的。大部分人可能都坚持不到下一波牛市的到来。

2“核心-卫星”策略,其实这是一个在股票投资里比较流行的投资策略。我们可以借鉴到基金组合中。这里的投资标的,都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其实主要是选核心的基金经理,然后找一些新锐、业绩比较好的“卫星”基金经理。当然大部分仓位还是在核心的那边。固定的时间段对核心-卫星基金经理考察,比如业绩是不是跑赢基准、投资风格是不是有所偏移、是不是有离职的倾向等等,来定期做出调整。

3资产配置组合。其实就是根据行情,来配置不同的资产,比如权益类基金还是债券基金,A股还是海外(美股、港股、印度等),黄金还是其他对冲类基金。这类做的有点像基金经理,主要目的也是保值增值。

基金定投中常见的错误盘点

1频繁操作。有一些人,会选择在基金下跌的时候加仓,在上涨的时候减仓,频繁操作。这个方式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行不通。大部分做基金定投的人,都没有太多投资经验,有一部分是在股市中折戟的,都不是专业投资人。如果能判断行情走势,那直接炒股就完了,或者直接买卖基金就行,又何必来定投呢?普通投资者很难战胜人性,一直关注市场,难免心浮气躁,也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况且,下跌的时候,如果不断增加定投金额,万一出现一路下跌呢,会不会遇到资金不够呢。结果在腰部定投了大量金额,最后大跌的时候没钱了,反而会出现大量的亏损。还有些人,由于越买越亏,越亏越不敢买,开始怀疑定投,甚至停止定投计划,最终结局也是可想而知。涨的时候,也容易因为主观判断而错失最佳卖出机会,从而来回做电梯。所以既然选择了基金定投,就把基金定投当做一笔储蓄,不要频繁关注,也不用频繁操作。什么时候该去关注了,就是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股票行情的时候,可以看看有多少盈利,准备分阶段撤退。

2没有设定收益目标。定投是需要退出的,不是说一个牛熊市周期过后,依然在傻傻的定投。定投解决了买入的问题,但没有解决退出的问题,所以必须设定目标收益,进行定投退出。没有目标的投资,就好像是没有目标的奔跑,迟早会因为精疲力尽而趴倒在地上。你可以设定一个收益率目标,比如年化15%,也可以设定一个钱的目标,比如要积累一笔养老金。当然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如果你设定10%的收益目标,可能一轮小行情就能达标,如果设定30%的目标,可能需要一轮大行情才能达到。很多人问,收益率达标后,还怎么退出,是全部撤出,还是分批抛售。有两种比较好的方式。第一种,将盈利部分全部抛出,然后继续定投,因为盈利抛售了就只剩下本金,收益率又归零了,所以可以继续定投,这种情况适合有储蓄需要,可以不断投入金额到定投基金的投资者。第二种,将盈利和本金全部抛出,然后开启新一轮的定投,这种情况适合那些可投资金并不多,或者需要用钱的投资者。

3补仓频繁、补仓金额过大。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我们会鼓励投资者追加一定的投资。但很多投资者,因为想要快速降低成本,所以会大金额的追加投资。如果市场没有转危为安,而闲置的补仓资金却被消耗殆尽,定投的心态也容易崩溃,而且会因为缺乏资金导致定投无法持续。基金定投本来就是持久战,这种妄想通过短时间的买卖,取得盈利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基金市场的抄底和股票市场一样困难,所以不要幻想自己能买在基金的底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浮亏10%到20%,都不建议盲目补仓,超过20%可以适当补仓。补仓金额只是一些闲置资金,并不是定投主力军,所以补仓金额不宜超过定投总额的一半。如果补仓资金作为主要资金,这等于又回归到了主动买入基金做投资的方式,偏离了基金定投的本质。

4盲目选择定投的基金标的。选择基金定投,主要标的基金都是指数基金,风格激进的选择指数增加基金的较多,只有小部分会选择行业基金进行定投。定投理论上不应该加入主观的判断,而对于基金选择也不该有太多主观的想法。你如果非常看好某些板块的投资机会,大可以选择板块内的股票进行投资,既然选择了基金,又是定投的方式,就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如果你有仔细研究过基金市场,就会发现,大部分无法翻身的基金,集中于主题类基金,几乎没有指数基金的影子。因为行业和周期是轮动的,指数也会随着涨涨跌跌,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不存在趴在地上起不来的情况。而那些主动管理的投资基金,由于部分基金经理的昏庸,是有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的,甚至最后出现清盘的情况。所以刚开始做定投的投资者,在选基金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绝对要规避规模小的基金和过往平均业绩回报很差的基金经理。

基金有什么种类

1股票型基金,此类基金属于高风险的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基金,其中股票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大于60%,股票基金收益很高但是风险也很大,主要是针对一些手里有大量闲散资金,可是自己又没有时间打理的人来投资,以中长期投资为主。

2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此类基金属于中低风险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其中债券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大于80%,属于中低风险的基金,收益比较稳定。在有的年份收益5%~10%都属于正常,甚至有的年份收益能达到11%以上,也是以中长期投资为主。

3货币基金,此类基金属于没有风险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以及一些国有大银行的大额存单,有了如此强大的后盾,所以是没有风险的。我们常见的余额宝和余利宝都属于货币基金,所以货币基金又被业内人士称为“准储蓄产品”。

要想购买好的基金,根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

1、看基金的业绩:

购买基金要看这只基金的业绩,如果某基金连续3年内收益都比较好的话,那么说明它已经慢慢步入正轨。

2、看基金的收益率:

混合基金的收益更大,风险也更大,选择时看基金的收益率,选择收益率高的基金。

3、看基金的规模:

一般的基金规模太小的话,相应的种类就比较少,调控风险的时候应对能力也比较差;基金的规模太大,那它就会比较保守,达到特别高的收益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0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1年基金该如何布局?一、对2021年市场的大致预测市场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政策导向2、外部环境3、内部环境首先还是先分析政策,政策制定者基本是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的,因为我国的智库确实很厉害,请不会要怀疑他们的水平,大方向上很难错。基金和A股,说宏观点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赚的流动性和货币增发的钱,就是市场上有多少钱。比如2018年,去杠杆,你基金经理在怎么牛逼,都是要亏的,只是比谁亏得少,如果熬过了2018,整个2019、2020大部分都是赚了货币宽松的钱,今年你就很少看到有亏的基金吧,2019随便做做基本也都是三四十。关键词“政策不急转弯”

中文真是个博大精深的意思,为了这句话,我记得圈里出了很多观点,我个人认为,政策不急转弯的意思,就是“会转弯”,只是看什么时候转?什么时候转,主要看经济指标的恢复情况和外部变化,所以这是个变量,很难有什么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时不忘看新闻联播和点击央行微信和官网看。如果出现转弯的迹象,就要开始逐步减仓。目前不急转的因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反之如果下面几点恢复,则需谨慎:1、外部环境,疫情继续扩散,疫苗如果按现在的产能算,至少也要到2021年年中,才能大规模覆盖,然后还要考虑一个疫苗有效性的问题,万一病毒变异太牛逼? 在此期间,大规模的印钞肯定停不下来,美股今年为什么这么凶,主要是流动性带来的,如果明年疫情缓解,美股会重归理性。美帝在印,我们难道坐以待毙?2、金融危机的暴露往往带有滞后性。2020年,可能靠很多手段压制住了,但是不等于他不爆,具体是什么雷这次就不细说了。3、部分经济数据不理想。2021 年前二季度的 GDP名义增速会处在较高水平,但 GDP的实际水平仍很难达到或超过疫情前。截至四季度,社零增速同比仅恢复至4.8%,距离疫情前的8%仍有较大差距。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们,就开始研究各种应对政策。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金做了一个关键词统计,我觉得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