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金定投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什么阶段定投比较好,是在持续的熊市中,还是在火爆的牛市中,抑或是在反复无常的猴市中呢?答案是,基金定投,在熊市中后期最为合适,我们可以通过基金定投获利原理以及市场波动的特征来分析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基金定就是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定时定额的进行买入,比如说可以每月5号买2000元,也可以每周四买500元,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主要是为了平滑市场的波动风险,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出股市到底是会涨,还是会跌,那么我们如果定投,就会使得购买成本处于正均平均分布状态,不会出现一次性买在最高点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券商大佬们纷纷强调的春季行情。春季行情顾名思义就是春季出现的一波上涨行情,一般每年都会出现,启动时间分布在12月到2月之间,最短为1个月,一般2个月最常见。一般在春季行情启动之前,股票都会有一波调整,为春季行情做准备。我们统计了一下近5年来,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申万28个行业的表现,来看看历史上春季行情往往哪些行业存在机会。我们选择每年春季行情中表现前10的行业,五年统计下来,寻找其共同点,发现了食品饮料和有色金属两个行业在5年中有4年都进入了涨幅榜前十,银行、家用电器、建筑材料、汽车这四个行业,在5年中有3年进入了涨幅榜前十。所谓周期性行业,就是指这个行业在经济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这个行业的表现也好,这就是顺周期行业。而如果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这个行业没什么变化,甚至还可能表现不好,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小,这类就是逆周期行业。常见的顺周期行业就是银行、地产、建材、基建等。很好理解,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就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所以这些基础性行业就会快速发展,也包括相关的工程机械、装修家电等。反之,经济跌入低谷,社会建设就大幅萎缩,这些行业当然业绩就不好了。
在买基金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追涨杀跌了,如果当一只基金下跌的厉害的时候,要分析基金跌的原因,是大盘在跌,还是基金本身出问题跌的,如果基金已经跌了20%了,并且还有跌的迹象,是基金本身出了问题,那么是不建议入手的,因为基金很有可能还会跌,有的基金跌到40%也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是大盘在跌,并且跌的比较多,连着跌了一段时间了,基金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是可以考虑买入,在基金下跌的严重的时候买入,是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基金份额,只是在买基金的时候,是有风险的,所以投资者在买基金的时候要慎重。
基金下跌多少买入好?
可以设置一个下跌的数值,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设置,可以设置10%、15%、20%等等都是可以的,比如说:某个投资者买入某只基金,该只基金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投资者也比较看好,那么可以选择基金跌10%就加仓一次,再跌20%就加仓一次,以此类推。
2021年基金该如何布局?一、对2021年市场的大致预测市场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政策导向2、外部环境3、内部环境首先还是先分析政策,政策制定者基本是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的,因为我国的智库确实很厉害,请不会要怀疑他们的水平,大方向上很难错。基金和A股,说宏观点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赚的流动性和货币增发的钱,就是市场上有多少钱。比如2018年,去杠杆,你基金经理在怎么牛逼,都是要亏的,只是比谁亏得少,如果熬过了2018,整个2019、2020大部分都是赚了货币宽松的钱,今年你就很少看到有亏的基金吧,2019随便做做基本也都是三四十。关键词“政策不急转弯”
中文真是个博大精深的意思,为了这句话,我记得圈里出了很多观点,我个人认为,政策不急转弯的意思,就是“会转弯”,只是看什么时候转?什么时候转,主要看经济指标的恢复情况和外部变化,所以这是个变量,很难有什么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时不忘看新闻联播和点击央行微信和官网看。如果出现转弯的迹象,就要开始逐步减仓。目前不急转的因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反之如果下面几点恢复,则需谨慎:1、外部环境,疫情继续扩散,疫苗如果按现在的产能算,至少也要到2021年年中,才能大规模覆盖,然后还要考虑一个疫苗有效性的问题,万一病毒变异太牛逼? 在此期间,大规模的印钞肯定停不下来,美股今年为什么这么凶,主要是流动性带来的,如果明年疫情缓解,美股会重归理性。美帝在印,我们难道坐以待毙?2、金融危机的暴露往往带有滞后性。2020年,可能靠很多手段压制住了,但是不等于他不爆,具体是什么雷这次就不细说了。3、部分经济数据不理想。2021 年前二季度的 GDP名义增速会处在较高水平,但 GDP的实际水平仍很难达到或超过疫情前。截至四季度,社零增速同比仅恢复至4.8%,距离疫情前的8%仍有较大差距。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们,就开始研究各种应对政策。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金做了一个关键词统计,我觉得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