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个团队的成长,都需要团队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创始人不进步,团队就没办法进步,那么如何能够去提升创始人成长? 一、关于吴世春的创业历程 二、影响合理决策的两大障碍: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 三、如何克服这两大障碍? 四、区分头脑开放和头脑封闭的6种方法 五、如何成为一个头脑极度开放的人?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以上问题有所认知提升,并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开始改变,最终收获成长。 吴世春,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创造了两个超1000倍回报的投资案例,他是如何做到的? 1977年,吴世春出生于江西农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华为、百度工作过。2004年,首次创业,成立了商之讯公司,迅速被学校、医院和电子商务等网站广泛采用,只可惜干了几年,没人愿意投资,这算是他第一次创业失败。 2006年,吴世春创立了酷讯网,专注 旅游 垂直搜索领域,然而因为与投资方的意见不合,在2008年,他又离开了一手创立的酷讯网,创业还是没有成功。 2010年,他创立乐呵互动,转战移动互联网,推出精品应用“食神摇摇”和"万游助手",但都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 直到2014年5月,吴世春成立了梅花天使创投基金,截止目前应该是整个中国最活跃、投资回报率最高,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一个投出了两个超过1000倍回报项目的投资机构。 4年,吴世春用40万元的投入,获得了超过6个亿的回报,超过1000倍。 吴世春近10次的创业失败,依然能够一直坚持不放弃,不断的复盘、努力提升,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使命,用自己的商业智慧和资源人脉资源去帮助初创型公司。 人生的乐趣就是在不断的去迎接新的挑战的过程, 痛苦加反思等于进步。 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每个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痛苦和反思中间逐步成长。 吴世春说:每一轮寒冬周期其实都给了有梦想、有野心的年轻人改变和逆袭的机会。一个公平的 社会 ,财富应该被勤奋的年轻人创造和再分配。不要高估宏观的影响,不要低估自己的微观努力。 决定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只是你在寒冬期还是泡沫期进入这个行业,更多的是你坚持在一个行业里做好自己,用长时间的铺垫和熬得住寂寞的战略耐心去捕捉战略机会。 每个人在通往成功路上都有两大障碍,一是自我意识,二是思维盲点。 这两个障碍让你难以客观地看到你和所处环境的真相,难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人的帮助来做出最佳决策。如果你能理解人类大脑这部“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就能明白这两个障碍为何存在,以及如何改变你的行为,从而让自己更高效的做出决策。 1、自我意识 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着 “情绪化和潜意识的低层次的自己”和“有逻辑和有意识的高层次的自己”。 遇事时,头脑中的两个自己就会争夺真实自己的控制权。 “情绪化和潜意识的低层次的自己”指你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它使你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每个人都有一些根植于内心最深处的需求和恐惧,这些需求都源自你大脑里的一些原始部分,如杏仁核。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怒,这个时候其实你就已经被杏仁体绑架了。 而另一个“有逻辑和有意识的高层次的自己”是源于你的大脑皮层,它是理性的,会清醒地感知到自己在做决策,在应用逻辑和推理。他们在不断争夺对你的控制权。当潜意识的你情绪化地想要让自己正确,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么你可能就会面临决策的失败。 正如《原则》中说的:“低层次的自我就像经过训练的斗犬,时刻保持战斗意识,而高层次的自己总是希望将事情搞明白”。 2、思维盲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有时会阻碍你准确看待事物,就像人类的辨色差异一样,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人们无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没有识别规律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不知道识别规律和综合分析是怎么回事,就像一个色盲小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色盲,以为大家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但色盲的人终究会发现自己是色盲,但 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承认自己有思维盲点,所以就造成了我们认知的偏差。 1、奉行头脑的极度开放 (1)诚恳的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并认识到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更重要的。 (2)认识到决策应该分为两步:先分析相关信息,然后决定。 (3)不要担心的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 (4)认识到你不能“只产出不吸纳”。 (5)要做到头脑极度开放,必须高度接受自己错了的可能性,可以鼓励其他人告诉你错在哪里。 (6)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 (7)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对方的可信度,想想那种方法最合理。 2、理解并感激意见分歧 在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中,目标不是让对方相信你是对的,而是弄明白谁是对的,并决定该怎么做。要做到这一点,沟通方式应该让对方觉得,你只是在试图理解,你应该提问而不是做出陈述,以平心静气的方式进行讨论,并鼓励对方也这么做。 人们在发生分歧时变得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大多数分歧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学习的机会。在学到东西后改变想法的人是赢家,顽固拒绝学习的人是输家。 3、和可信的人、愿意表达分歧的人一起审视观点 既单独询问专家,也鼓励专家展现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析,而且问问题。通过这样做,既降低了自己犯错的可能性,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当和专家有分歧,或者专家之间彼此之间有分歧时,效果最为明显。 4、随时识别你的头脑是开放还是封闭 以下是区分头脑开放和头脑封闭的方法: 头脑封闭的人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 他们通常会因无法说服对方而感到沮丧,而不是好奇对方为何看法不同。头脑开放的人更想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分歧。当其他人不赞他们不会发怒。他们明白自己总有可能是错的,值得花一点时间考虑对方的观点,以确定自己没有忽略一些因素或犯错。 头脑封闭的人更喜欢做陈述而不是提问 头脑开放的人真诚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错的,提出真诚的问题。 头脑封闭的人阻挠其他人发言 如果在对话中一方看起来不给对方留说话空间的话,他就可能是在阻挠对方说话。头脑开放的人总是更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他们鼓励其他人表达观点。 头脑封闭的人难以同时持有两种想法。 他们让自己的观点独大,挤掉别人的观点。头脑开放的人会在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的同时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同时思考两个或者更多相互冲突的概念,反复权衡其相对价值。 头脑封闭的人缺乏深刻的谦逊意识。 谦逊通常来自人的失败经历,失败让人以一种开明心态积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头脑开放的人看待事物时,时刻在心底担忧自己可能是错的。 在创业的前10年,50%的情况之下,我都是一个头脑封闭的人。与联合创始人50%的争吵都是因为当时自己头脑封闭。但其实,一旦你能识别出头脑开放的人和头脑封闭的人,你会希望自己周围都是头脑开放的人。几个优秀决策者一起有效合作,既能提高决策效率,还能学到更多东西,显著提高自己的决策质量。 我将达利欧的观点总结提炼出7项法则: 第一、利用失败和挫折来引导高质量的思考。 第二、知道每个人都有杏仁体绑架,都有两个“我”来试图控制自己。 第三、知道每个人都有思维盲点,不要成为自己思维上的“色盲”。 第四、相信可信的人,向有结果的人学习,而且最好是成功三次的人。 第五、尽力帮助其他人也保持头脑开放。 第六、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决策工具。 第七、平静表达。 如果你能够经常对以上的7条进行刻意练习的话,那么18个月后,你将会成为一个头脑极度开放的人。 更多内容都在@管理思维 的圈子 同程艺龙董事长 亲自教学一年 17年从零起步到300亿的创业心法 17年从5个人到1万人的管理心得 同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同程商学院 院长 2001年加入阿里巴巴,成为早期"中供"铁军之一;2004年与自己的老师、同学创立了同程网; 十五年创业,从一间学生宿舍起步,从5个人到1万多人,合计融资90亿,其中腾讯四投同程; 2018年同程艺龙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未来十年,集团的目标是在 旅游 主业上创造1000亿市值,同时孵化加速100家公司市值1000亿。

基金的低层逻辑思维

基金的低层逻辑思维包括

前两天有朋友来咨询我关于学习理财知识的渠道,给她推荐了一些学习理财的底层逻辑架构的学习方向后,突然就很想和班上的小伙伴聊一聊关于财富的事情。这都是我一路走过来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有很多的片面性,毕竟我也才刚刚走上这条路,分享的内容如果有不够专业的地方,也还请大家见谅,我的目标是想让大家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以及财富的渠道它可以有哪些构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对财富的渴望,因为有钱真的能够解决很多的事情,尤其我们成家立业,有了孩子,父母也逐渐老迈时,对于金钱就会有更迫切的欲望。其实,我认为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真正面对生活的真相,才开始真正长大。以前的惯性思维都是有事情父母兜底,孩子仅仅是玩具,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我自己真是这样的,青梅竹马,顺利结婚,有了女儿后在家工作,还有很多的时间玩游戏,那时候玩《剑侠情缘三》,和工会一帮朋友玩得可嗨了,虽然有了孩子,但我自己还是宝宝呢。我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这样下去不行,从而变成今天大家眼中的励志汪的?是从算教育成本开始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没有太多花费,我们也没想要把她送到贵族学校去,但上了大学,出国留学,就会需要花很多的钱了,那时候我能供得起吗?到时候我年纪又大了,精力体力都不行了……想得仔细了,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自己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四处跳脚,后来开公司创业也是想要多赚点钱,谁知道钱没有赚到,差点没把自己赔进去。但那时候的思维我一直都还是停留在: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够换取多少酬劳这个观念上。 再后来,接触到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开始做新的梦,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财富自由,那我就再也不需要发愁了!抱着这样的梦,开始投资,想让别人赚钱再分我钱,兴高采烈地找投资标的,差点血本无归,最后的五万还是今年拿回来的,而如果当时把这笔钱买房,三倍的收益已经赚回来了。从依赖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到借助他人的能力去赚钱,我可以说是走出了自己的一部分狭隘,毕竟李笑来的书也不是白读的,但区块链我自己不懂,不懂就不敢投,那我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赚到钱?副业吗?我开始不断地尝试,也加入了一些微商品牌的代理,但自己就是没有开始做,因为有很多的顾虑。最后幡然醒悟,想要赚钱,就去做离钱最近的事情吧! 其实这一路走来,我已经交了很多的学费,也跳过很多坑, 我学习投资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不想让自己再掉坑里去,我想要保护好自己的钱。 有一句话叫做:只要不退步,你就是在进步。这是很痛的醒悟啊! 如果我的资产不被我自己乱弄弄掉,四处盲目地投资,看不清形势还胆大非常,而是真正去做简单有效的事情,哪怕是买房,也会好过现在太多太多, 但人就是不做过愚蠢的事情,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 ——在这一点上,我真心希望我走过的弯路能够给大家一点点警醒,你们不要再走跟我一样的弯路。自从开始学习投资以来,我才发现有钱人的赚钱方式,远远比我想象得更丰富多彩,更轻松自在。我才发现,以前我自己的想法就是农民思想,今天的辛苦耕种明天才能有收成,从小到大,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父母和老师的教导都是,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赚到钱,才能娶老婆,才能养孩子,孩子养大干嘛?继续好好读书,找好工作,赚钱养家——一直重复循环这条路,他们看不到更广阔的资本世界里,钱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努力学习,拥有一技之长,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后,路开始变得更宽敞。 一方面,继续打磨自己的专长,让自己在这个世界拥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始终保证自己的竞争力在线,这就需要自己终身学习。 另一方面,要开始懂得运用金融工具,管理好自己的金钱,同时让自己的钱自动生钱,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钱不贬值,再一个,就是运用这些工具让自己的资本累积更加快速。 换一个角度思考,在自己不具备副业能力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让自己的钱生钱,就等同于多了一项副业能力,与其费尽心思去寻找和打磨副业,不如先把自己的资产打理好,万一发生被离职的事情,自己还就有一条后路。 还有就是,当我们的收入结构100%都来自于劳动收入时,是很危险的,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一直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我们除了劳动收入,还有投资收入,副业收入,房租租金等等,我们的抗风险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打磨专长这件事情是一件长期持续的事情,这就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向。而金融工具,又分为理财和投资两个概念。说回金融工具的运用,就避不过理财这件事情,很多人都认为,我有钱了再学习理财,这个观念其实是不对的, 理财这件事情,越早越好,越早懂得安排自己的金钱,就能够更快速地踏上财富的道路。 再说,什么时候有钱?有2万3万?5万10万?很多人有了几千就开始合理分配资产,在身边人月光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够懂得养他们下蛋的金鹅(参见《小狗钱钱》一书),这样的人,就是有很清晰的理财思维,所以他们往往走得更早,更快,上升得也更快,更好!在别人还在为了付租金而考虑是不是要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时,他早已经借助金融杠杆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了。理财主要的作用就是让你懂得分配,首先做好自己的风险管理(保险),以备不时之需;管理好自己的收入,支出,负债情况进行盘点,一目了然,当你想要投资时,你还有哪些隐形的资本;对未来的期待和规划如何实现,通过什么方法实现,其中包括自己的梦想实现,还有对于父母的颐养,对子女的教育安排,对自己的养老规划。理财就是让你画出自己的一副人生地图,让你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让自己看着地图走,内心从容而笃定。 理财是投资的第一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要有足够的粮草,至少要有走出第一步的粮草,你才能够去想接下去的事情。投资的门槛,也没有大家以为的这么高,最简单的比如基金,10元就能够进行投资,假设你每个月想要存一点钱,存银行利息又太低,通货膨胀率大的情况下,这笔存款就不停地缩水,我们就可以借助基金定投去存款,它的收益会是银行存款的两倍,同时也具备存款同样的灵活性。而基金定投,也有风险很小的产品,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可怕。所以对于金融工具的运用,我们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工具,然后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市面上有很多的金融工具,股票,基金,比特币,房地产,保险等等,每个大类都有很多细分的小类,总的说来,股票收益大,风险也高;基金相对股票而言,收益和风险都小一点;房地产是惰性的投资工具,不需要花太大的精力去学习和打理,买到优质房产,等着升值就可以,同样,它的流动性也很惰性;保险是在做任何的投资之前,都是你必不可少的后盾。就拿房地产而言,很多在前些年买房的,都吃到了房地产上涨的福利,虽然自住的房子不可能买卖,但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去运用。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被我坑惨的亲弟弟。去年我把自己的一套房子卖了,拿出一部分钱给我弟付了首付,从此以后他就背上了巨额的房贷,每个月还款后自己兜里没剩下几个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今年我们买房的时候,我弟弟把他的房子抵押掉,做了装修贷,又因为这套房子,他有资产,有固定的收入,是银行的优质客户,他一个人就给了我们150万,很是帮了我们大忙。这几年民宿盛行,很多人拿着一点点钱做了很多的民宿投资的,也赚了不少钱。所以说,赚钱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除了工作以外,我们多去了解一些金融工具的运用,少有少的方法,多有多的方法,我们总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找到更多的方法的。【写在最后】在自己赚钱能力还比较小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通过投资发大财,这只会让自己在急功近利上越走越偏。你应该专注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学习理财知识,让自己积累资本,培养自己能够有抓住机会的眼光和能力。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不断积累财富,所以只要走正确的路,减少犯错,就能够越过越好,这是必然的,而学习,是避免犯错最好的方式。你的挣钱能力在变强,来到你身边的事物也越来越好,你的阅历,学识都在不断增加,你也越来越懂得善用金钱,你有办法让自己的财富处于不断迭代增长的良性循环,你生活的所有层面,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去,这是我们人生必然的状态。真心希望我这次分享,能给大家打开财富思维,并且从此过上更好的生活。一起共勉!谢谢大家!

基金的低层逻辑思维是什么

预期思维,从字面来看,看似简单,但却是金融最重要的底层思维,也是金融市场的底层逻辑。“预”,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期”就是判断或者是估计,预期就是关于未来情况的判断和估计。金融和预期是息息相关,金融的基础功能是资金融通,资金融通就是一方把自己未来的信用作为抵押物,获得另一方的资金,资金能够在社会上实现流动。双方通过合作,形成了关于未来的共同的预期,共享这些资金所产生的收益和利润。预期如果乐观,资金流动的规模就会相对比较大,流通的速度以及资金市场就会比较好。预期如果悲观,资金流动的规模就会缩小,流通的速度和资本市场就会出现问题。在金融行业里,例如银行发放贷款,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都是建立在对预期判断这个基础上的。 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信用融资比较普遍,但是在很久以前都是必须要有实物抵押才能融资,由实物到信用的进化的标志性事件是欧洲国家开始发行国债。国家要发展,要搞建设,也有可能要打仗,但是国库里没有钱,国家就只有把未来的税收增长等当做抵押物来筹集基金,这就是国债的模式,也正是由于这种模式的兴起,才标志着资金融通市场真正的和未来预期真正联系到了一起。 在金融学里,还有一个词叫预期管理,意思就是要用办法给市场传递信号,让市场相信企业或者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撬动资金,加大未来预期成为现实的概率,并为之这个目标进行调整,通过这个预期管理来对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有所推动。但是什么是预期思维呢?预期思维就是一种具有前瞻式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未来的想象和判断,期望和信念,产生有助于现在的强大的动力,就是预期思维。通俗的说,未来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你就用这种思维去努力和践行,因为预期能够重塑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预期思维,因为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未来的承诺,预期在这个承诺里占很高的地位。如果把一个人看作是一个金融资产,那目前所得的工资和薪酬,就可以看作是市场的定价。而这个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呢?就是市场对这个的人的预期决定的。如果市场认为你有潜力,有能力,而且还有很大发展和提升的空间,那么你所处的预期就是长期稳定和乐观的,风险就相对低一些,未来的薪酬水平和上浮的弹性就会高一些。反之,如果从事的是简单重复的工作,且可替代性很强,那就说明未来的市场价格可能就比较低,未来增长的潜力就会受限。掌握了预期思维后,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清晰的判断,要加强学习,持续行动,去创造预期被市场认可,使得自己的资产价值能够持续上涨。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预期会内生自己的动力,会塑造当下的状态,我们应该挥别过去,也不要留恋要对未来有足够的好奇心,打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用好具有前瞻性的预期思维,和未来有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