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明确的数额。1000万远超20万的大额存单起存门槛,更高于600万的顶级VIP私银行服务起点,而且资金到了这个量级就不仅能获得超高收益,还能享受很多附加服务。这1000万能获得的年化收益率9%,即一年坐享90万超高收益,会远高于几万,几十万资金买理财的收益。可以,理财和存款有本质性区别,理财起购金额5万,按现在市场行情,一般5万买到5%收益的理财并不难,50万可以去信托公司买6%左右的信托,100万可以买银行专享高收益理1000万可以买定制理财。这定制理财就是银专门为吸引大金主的拳头产品,我在一年前见过某行1000万起,预期年化收益率8%的极高收益理财产品,这种产品多见于规模比较小的银行。
基金一千多万规模有多大
一些规模过大的行业股票基金往往过去涨势良好,因此大量投资者追逐更高的买入,推高了估值和规模。当认为能赶上市场的时候,可能会接盘。简单说说基金的规模多少为好。
基金的规模多少为好?
一、主动型股票基金:一般规模适中最好(例如几亿或几十亿)
如果规模过小,比如低于5000亿元,则存在平仓风险,基金费用分摊到单位份额的成本增加,对基金持有人的预期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小规模基金,基金申赎对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影响很大,最终受害的是基金持有人。
如果基金规模过大,比如一百多亿,甚至几百亿,基金经理管理这类基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基金经理需要配置更多的股票,而优质上市公司又那么多,不可能跟踪太多股票,局限性会更大。此外规模过大的基金很难调整仓位,即使调整也会对持仓股票产生很大影响。此外还会有一些来自普通基金的新收入。如果规模过大,对投资收益影响不大。
二、指数型股票基金:规模越大越好
由于指数基金很少主动操作,基金经理只需要考虑基金申赎对净值的影响。指数基金越大,基金申赎对净值的影响越小。尤其是场内交易的ETF,基金规模越大,其流动性越好。
三、债券型基金:规模小一点好
债券基金对基金规模没有太多要求,最低5000万就不错了,因为太低了没有平仓风险。
最高的债券基金长期100多亿元。如果太高,可能买不到那么多优质债券,白白增加管理难度。对于纯债基金来说,几个亿或者几十亿的规模比较合适,而可转债基金可以低一些,因为市场上没有那么多标的。
四、货币基金:规模大一点好
货币基金最重要的是流动性,所以基金规模越大越好。当然如果一样达到一个巨大的规模,也应该控制它,并注意风险。一般来说选择货币基金比较合适,选择几百亿或者几千亿。
基金规模多大比较好根据不同种类的基金进行讲述,当然也需要对于市场中运行基金的规模进行一定的了解。说到这里,我们来说说基金的规模。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金规模一般有两层含义:份额规模和资产规模。前者是指一只基金发行的股份总数。简单来说就是发行了多少基金。后者资产规模是一只基金管理的资金总量,可以通过份额规模乘以当前最新净值得到。
如果基金规模太小,很难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的优势;如果基金规模过大,会增加资金的管理难度,影响投资的灵活性。货币和债券基金规模较小,股票型基金规模在20亿-80亿之间。
基金小的话,清盘的概率比较大。基金平仓并不是投资血本无归,而是按照某个基金的净值强行赎回,导致投资中被中断。如果基金规模太小,基金公司在运作这只基金时可能会亏损,基金公司可能会停止这只基金的运作和管理。所以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会避开规模较小的基金,考虑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基金。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要考虑收益率问题,然后才是关注基金的风险。基金的规模只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基金补仓技巧的学习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也是需要进行学习的。
基金一千多万规模是多少
我个人觉得基金规模至少需要达到1亿元以上,但也不是越高越好。
当我们选择一款基金产品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看这款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时也需要看这款基金产品的持仓,更需要看这款基金产品的详细信息。选基金产品是一门学问,因为投资人在选择基金产品的时候能做的事情不多,相对也比较被动,所以我们更需要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关于基金规模这个问题,我会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详细解释。
一、我觉得基金的规模需要大于1亿以上。
对于那些基金规模过小的基金产品来说,这一类产品首先没有太多人关注,也侧面说明了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存在问题,或者需要检验。即便这款基金产品本身没有问题,投资人也需要担心基金被清盘的风险。如果我们不想每天提心吊胆,我觉得最好一开始就不要选择那些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产品。
二、基金的规模最好不要太大。
这个大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个人理解大于50亿的基金产品最好就不要选择了。虽然基金产品的规模大是一件好事,说明这款基金产品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但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如此庞大的资金非常消耗基金经理的精力,基金经理也未必能充分使用到每一笔钱。
三、投资人需要独立决策。
我觉得体量非常小的基金产品未必不好,体量大的基金产品也未必一定好,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对于投资人来讲,投资人在判断基金产品的时候需要各个维度来评估,更需要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毕竟每名投资人的投资习惯各不相同,投资人最好能找到符合自己投资习惯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