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金拆分是在保持投资人资产总值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总份额的对应关系,重新计算基金资产的一种方式。 假设某投资者持有10000份基金A,当前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60元,则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为1.60×10000=16000元。对该基金按1:1.60的比例进行拆分操作后,基金净值变为1.00元,而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0000份变为10000×1.6=16000份,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仍为1.00×16000=16000元,资产规模不发生变化 基金分拆听起来复杂,而理解起来其实非常简单。通俗一点说,就是将基金份额按照一定比例拆分成若干倍的做法。比如在特定分拆时点,基金净值为1.60元,如果在该时点进行基金拆份操作,拆分比例为1:1.60,就是将原有1份基金份额拆分为1.60份基金。 在海外市场,基金份额拆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营销方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当基金份额净值较高时,采用基金份额拆分的方法;当基金份额净值较低时,采用基金份额合并的方法。许多大基金管理公司对旗下基金进行多次拆分(合并)运作,例如:Pilgrim Funds,Rydex Funds,Eaton Vance等等。在亚洲,新加坡市场上就出现过许多基金份额拆分(合并)的案例。 基金分拆之后,原有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投资者的投资并没有任何改变。假设投资者持有1000份基金A,当前则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为 1600元,在实施基金拆分后,基金份额净值由原来的1.60元下降为1.00元,而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000份变为1600份,对应的基金资产仍为1600元,资产规模并未发生变化。 大比例分红就是俗称的净值归一,或多或少会有些偏差。2.影响? 楼上的专家说没有那是骗人的。 这2种方式目前之所以被广泛采用,主要还是基金公司为了扩张规模而用的手段,只有规模大了收入才会多。影响自然是害大一点,不过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好公司、大公司可以较大程度上化解这方面的害处,从而做到尽可能的保护原有投资人。 不过像华夏、上投摩根等是目前为数不多不采取上面2种手段的公司,这个和每个公司的文化不同。 我理解这2家是,只要有业绩不在乎规模的大小,这也是为什么上投摩根能把所有股票型的基金都暂停的根本原因。3.拆分可以保留原有股票,而分红则必须抛出一些股票。刚大比例分红就意味着基金要卖出手上的股票,那么再卖股票时就有点像押宝,押错了对净值的损伤不言而喻。 还有就是现在的大比例分红或者是分拆总是伴随着持续营销,规模扩张不亚于发个新的基金。 都是有钱亟待买入的类型,这样那些买入的股票就会上涨,有点帮别人抬轿子的感觉。如何让这些钱转化为对以后业绩增长的动力,就看公司的实力了。这方面好公司、大公司更沾点优势。

基金大笔分红降低规模

葛兰基金规模太大

在近一段时间的市场中,中欧基金的“医药一姐”葛兰旗下的医疗基金,出现了净值上的大幅回落。这种情况,也使得不少基民出现了比例不小的浮亏。虽然医疗基金净值跌了不少,但从一个时期内的市场风格角度看,葛兰的医疗基金在短期内“翻身”的可能性不大。持有相应基金的基民们,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等待期,才能迎来一个新的盈利周期。葛兰旗下医疗基金的下跌,主要是受高位成长股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从持仓结构上看,葛兰的医疗基金配置的重点品种,都属于原先医疗行业中的白马股。这类重点医疗企业,受益于疫情之后整体货币环境的宽松,以及市场对高成长属性个股的追捧。在美联储放出加息预期之后,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代表的成长股已经遭遇了较大的回调压力。在A股市场上,光伏、新能车、锂电、生物医药等原先热门赛道的成长股,都出现了幅度不小的回调。国内医疗行业的部分白马股还遭遇了美国单方面的“黑手”。这种价格回调幅度,可能会随着个股估值泡沫的释放而减小,但医疗股的上涨阻力,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内仍然很大。大的宏观环境不支持医疗基金的“快速翻身”。医疗基金面临一些长期的内部因素压制。在国内老龄化趋势不断显现的情况下,医药医疗行业公司会越来越受到“集采因素”的影响。毕竟,医药医疗的产品涉及民生,在国内社会属性的条件下,涉及民生行产品单价不可能长期维持高位。“集采因素”对医药医疗行业净利润的负面影响,会在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不断显现。这种状况,也会对医药、医疗行业白马股的估值产生压制,进而影响医疗基金的长期走势。葛兰旗下的基金,也面临着“基金经理休假”的情况。现阶段,“葛兰去休产假”是资管行业人员都知道的信息。葛兰旗下的医疗基金,也面临着“主心骨”暂时不在岗的局面。虽然中欧基金内部也安排了不错的基金经理进行轮替,但葛兰的暂时缺席以及葛兰回归后的工作状态,都可能是医疗基金在中期内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毕竟,主动管理型基金,更依赖基金经理的调节能力。

虽然葛兰的医疗基金在短期内面临一定的“翻身难度”,但基金投资始终是一项“长期工程”。如果基民们看好葛兰医疗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那么短期内的净值回撤,就是基民们展开定投的机会。不少基民很难应对短期内的“困难期”,因此我们在选投这只基金前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基金要大规模加仓

增持在股市里最常见的是大股东增持,也就是大股东再次买入自家的股票。基金市场也有增持,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基金增持实际上是基金加仓的意思,通常是指基金增持了某只股票或其他标的。基金经理因为看好某只股票,在该股票价下跌或上涨的过程中继续增持股票的行为。那么基金大幅增持股票怎么样呢?基金大幅增持股票意味着什么?基金增持某股票,就意味着该基金对该股后期的走势比较乐观,认为以后会上涨,这是一个好消息。一只基金增持某只股票,往往会吸引大量投资者在市场上买入,从而推高股价。相反,当基金减持时,意味着不看好持有的股票,认为个股后期会下跌,会有相应减持的操作。这样往往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可以考虑空仓观望。基金大幅增持股票怎么样?基金和机构大幅增持的股票增长会相对平稳,基金大幅增持的股票可能会继续上涨。这类股票在资产配置上有一定的配置价值,中长期会有缓慢的增长。但当市场来临时,这些股票的收益率在行业同类股票中不一定是强势的。基金大幅增持股票的利弊:利好:基金大量持股主要是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从长远来看,公司具有投资价值。当股价较低时,大量基金持有企业的股份。因此可以长期买入和投资。弊端:基金经理还应考虑基金净值及其自身排名。当股价处于高位时,基金经理可能会减持或赎回股票。这个时候,如果卖出量大,那么股价短期内就会下跌。另外只有该基金的前十大股东持仓才能在主持仓看到,该基金的持仓成本是一个商业秘密,所以没有办法知道。即使有基金出现增持的情况,由于信息披露的滞后性,投资者也无法第一时间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