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做私募究竟要花多少钱?我们从注册公司开始,一步步梳理,跟着曼德企服走继续往下走!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成本

公司注册阶段

你给自己的私募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然后开始了私募大佬之路。

注册资本金。注册资本金最好是1000万(当然也有几百万的注册资本通过备案的先例,但是你去瞧瞧那些核心高管,得足够牛X才有可能哦)。

鉴于私募管理人备案的过程差不太多,我们这里只讨论证券类私募。你很快要进行管理人登记,所以实缴资本要求至少250万。

然后开始公司注册。刻章、开立银行账户、做logo、开立社保公积金账户等,几千元可以搞定。不过一个悲伤的故事是:北上广深基本已经不允许注册资产管理公司。

然后你需要租个办公场所。协会备案的时候,是要看你的办公楼和带logo的前台照片的,这个无法作假。

建议:办公场地面积最好在150平以上,当然数字不是绝对的,主要看办公场地与公司的人员数量及发展规模相匹配。

在这个行业,办公场所很重要。你以为有个办公室就可以了?想多了。你不是私募界的乔布斯,这儿也不是美利坚,在中国做私募可不能从车库里起家。正如一位知名私募的朋友所说:“你不可能挑选一个便宜的写字楼。你的投资者来了,看到你寒酸的样子,怎么会将资金放心交给你打理呢?”

北上广深中心区域的豪华写字楼是私募的最爱,以帝都为例,英蓝大厦、国贸三期是每个私募基金经理的终极梦想,最好是在金融街和国贸,气质上输不起。

尽量不要设在五环外(做夜盘的除外),只比四环多一环,格调已在千里之外。

公司注册成功了,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私募机构备案(管理人登记)阶段

公司注册开始去协会做私募管理人备案。

私募基金备案的要求有很多,我们只罗列花钱的项目。

高管的资格。按相关规定,从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高管均需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从事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至少2名高管应取得基金从业资格。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合规/风控负责人应当取得该资格。

然后是法律意见书,5万左右可以搞定,不过这一步就不要省钱了,不幸找到不靠谱的律所,被打回来又是一场浩劫,反反复复浪费的是时间呐,时间就是金钱呐!

然后你需要一个PB服务商为你提供一系列服务(交易、托管、外包),一般按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收取,比较省心。

资金募集阶段

备案成功后,可以小庆祝一下,然后进入恐怖的资金募集阶段。

当然所有私募都缺钱,不过你会发现你尤其缺钱,没人给你代销,你能依靠的只有客户,或者土豪朋友。你才发现你的人脉和资源贫瘠的可怕。

直销团队肯定雇不起,咬咬牙找个财富管理公司,大的财富管理公司表示不约,小公司自信地说可以,但开口就要抽募集资金总量的3%-5%。

还是自己找客户吧,请客户吃饭喝茶,这钱不能省。一圈下来,花出去的钱,轻松超过一平米的帝都房价。

恨不得在身上贴满“我在募资”,在朋友圈推销。不好意思,你已经触犯监管法规了,私募怎么能大张旗鼓的公开推介呢?整个网站还得做足各种风险提示,加上各种特定程序,这才符合“私募”的气质。

公司运作阶段

一切就绪,你终于坐在了办公室的彭博终端前。然而未来的一年,你会面临一系列成本。包括但不限于:

人力成本:私募基金最大的花销就是人力成本。小私募也要具备财务、风控、操盘手、营销人员。这些是底配,规模稍大的还要基金经理、研究人员、开发团队,还有前台、网络维护、营销、行政。

工资支出自己算吧,小型私募的研究员(如果有)年薪十几万,好在非核心职能员工的工资水平可以控制在农民工标准。当然你也可以一人充当基金经理、研究员、交易员,客户来参观的时候让表弟在电脑前坐一会儿就可以。

税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年审费:公司每年得年审,有限合伙型的基金产品满一年后也得找个会计师事务所发审计报告,几千到几万吧;

基金业协会会员费:如果你加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每年缴纳会员费2万元。

你每年还要付出:水电费,电脑,办公费,写字楼租金。

综上,一家低配私募一年的运营成本,100万元基本打不住。

按照私募行业2%管理费 20%业绩提成的规矩,那2%的管理费是你的唯一依靠。

奔私后,终于一步步登上了金融行业的制高点,似乎一切都挺过来了,然而你会发现,依然无法看清这个神奇的市场。

正如所有行业一样,幸运之神总是眷顾那些肯辛勤付出努力的人,总有一些幸运儿成就一年翻数倍的佳话,每个人都有可能站在金字塔顶。

进入私募市场之后,你自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工作前期筹划

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备案的前期筹划工作,主要集中拟申请机构的前期设立上或者已有机构的前期整改上,在此我就针对一些我知道的硬性条件在这列举个一二三。

1、机构名称

根据协会的审核要求“申请机构的名称应当包含有“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与私募基金管理人业务属性密切相关字样。“申请机构的机构名称中请务必含有“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字样或有近似意思的字样,因为协会将他们列举出来了,就表示予以认可。现在全国工商注册都在严卡此类字样,“投资咨询”就免了吧,协会不予认可,你自己怎么理解与解释也没用。

2、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的内容要求与机构名称的内容要求一致,这里不赘述了,但碍于工商部门归类允许使用的经营范围有限定,这里不太好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文字水平。从实务的角度来说,“受托资产管理”是能够被协会认可,且工商部门相对放宽登记的经营范围,可以尝试使用。

至于“投资咨询”等属于卖方业务类的经营范围,也不用考虑了,协会不鼓励此类业务范围存在。

根据协会专业化经营要求,除了那些与私募基金管理有关联的经营范围外,建议删除其他无关经营范围,比如啥“实业投资”“广告策划”??协会的专业化要求就是让机构除了私募基金管理外,其他业务都别做。

专业化是协会核查经营范围的基础。

特别提醒:如机构设立后,如通过公众号、网络进行宣传,请一定要注意对外宣传业务的内容,切忌越界,协会对机构网络舆情情况有严格的要求。

3、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对于股东的要求,协会这里没有明确限制,但如有涉外身份那就得注意些,毕竟这是协会明确要求核查的事项,鉴于我没有实际碰到过境外高端人士,在此不好妄议什么。

涉及到民间借贷、民间融资、配资业务、小额理财、小额借贷、P2P/P2B、众筹、保理、担保、房地产开发、交易平台等业务的股东尽可能避免。这点也适用于实际控制人,哪怕只是一点点持股情况都要注意,即使不属于协会关联方的认定标准。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在你备案审查时,协会是要求股东穿透到自然人或国资机构,很多痕迹你是藏不住的。

实际控制人一定要有,实在没有就通过董事会席位、表决权约定、协议约定的方式确认。

4、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

现在公司都是认缴制了,所以我的建议注册资本是多些无妨,这也关系到机构今后的管理规模,大些无妨。如果谨慎点确实希望少些,我也建议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虽然这个协会没啥明文规定,但也是有个内部审核线。

至于实缴资本,不能一分不缴,我的建议是人民币250万元以上,大家也可以视为内部线,当然多些肯定更好。同时提醒的是,完成了实缴后也最好把钱留在账上供机构日常使用,因为将来申报时是要核查到位情况。

5、组织架构与高管

把这个事项放在这里提,是我个人的观点,毕竟高管不好找,必须先筹划好,临时调整反而耽误事。

一定要有风险控制专职人员,并设置高管职位。基金从业资格就不用说了,现在最好是有一定从业履历,而且建议是专职(尽快购置社保)。法定代表人也是一样,建议有从业履历、专职。否则在进行资格备案申报时,协会很可能会认为机构运营实践经验不足,进而要求说明如何正常展开基金的运营。

至于其他高管(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监事、副总、财务总监、投资部总监)建议尽可能具备基金从业资格且专职,如果确实没有从业资格,那就别那么早设置该高管职位,这个也是可能被协会要求整改的,别整改后再撤换多尴尬啊。

6、办公场地与办公设备

注册地址和实际办公地址不一致问题不大,只要具有充分真实的理由即可。但实际办公地址一定要有一定规模且独立,不宜与其他机构共同办公;办公设备一定要基本齐全。在申报时会要求上传真实的照片予以佐证(办公前台待公司LOGO的正面照与实际办公场地内部照)。

转眼今年已经是证监会对私募基金开展检查的第四个年头了。从检查范围和内容上来看,可以说是越来越全面、细致。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私募行业都将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

查询各地区业务请点击:大连公司注册,济南公司注册,青岛公司注册

工商注册多少钱?找曼德企服放心,公司代办安全高效,税务顾问专业,曼德企服一站式服务专家。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成本高吗

问题一:私募基金靠什么赚钱? 私募基金在投资企业完成后,可以通过几种渠道来实现利润,也就是基金的退出方式,主要有:IPO上市、并购、大股东回购和股权挂牌转让。 IPO也是现在最理想的退出方式,但并不是每个项目目的都是上市;并购是同行业之间的收购行为,是产业链的整合的过程,也是一种常用的大规模资本常用的退出渠道;大股东回购相当于只赚取高于同期储蓄率的固化收益;股权挂牌转让是在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这四种是目前的私募的安全退出方式,也就是私募基金赚钱的方式。 问题二:私募基金公司是靠什么赚钱的????? 20分 公募基金的主要赢利点是管理费用,但是私募基金由于基金团队和投资人利益捆绑,因此私募基金的主要赢利点在于基金的本身正收益,因此对于私募而言,有绝对正收益的说法 问题三:私募骗子好多,如何跟私募打交道,炒股才会赚钱??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 说明你还是容易上当!只不过你现在还有选择的余地 等你股票跌的信心全无 然后想赌一把运气 信一回私募 那个时候就容易被骗子有机可乘了! 话丁不是圈里的人 一般谁会免费给你消息 免费给的都是些啥?多了! 有些是证券公司里的人根据大资金账户的操作给出的 有些是民间的高手想赚外快 给出的 还有些不靠谱的 就是每天在交易大厅门口 天天打听消息的。 比较靠谱的有哪些 5000块钱一只 收盘后找那些红马甲买只第二天要涨停的票(只有收盘后人家才卖你)。这种票我们叫包子股 就是第二天一开盘就涨停 然后就往下跌 或者封一天涨停 反正就是你买不进 买进就套的那种。为什么这种票还有人买 呵呵 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还有些是比如说杭州啊 苏州啊 这种地方上的私募 叫你买进抬价钱 分批的轮流抬 当中有些是赚钱的半途跑了 有些是抬到底 最后套牢的。 还有些电话里的私募怎么玩,不同客户给不同的票 总有一只是涨的 然后看到涨的客户就上当了 这个在数学里叫做大数法则 和博概率是一码事。 最后回楼主 与其把命运交给别人 不如把命运放在自己手里。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 真正的私募100W 200W的客户抬眼看都不看。手里签合同的大老板只有几个(保底合同),但给的钱都是几千万的,这种是可以赚钱的。其他的要么是叫你去抬轿子 要么就不是私募 纯属骗人的。 他们的圈子很小 运气好有朋友混里面的(指真正圈里的,不是给那些什么投资咨询公司打工的) 也用不着扒拉着人家靠别人替你发财。给面子人家带你发发财就够了!找什么机构合作呀真是的。 问题四:跟着私募机构炒股靠谱吗,能赚到钱吗? 10分 如果你不会的话,我的建议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总比你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要好 问题五:私募与风投的区别是什么 上面说的都很专业。刚好我也是做投资的。用土话说一下。方便楼主理解。 私募: 去上海的时候,我见过几个私募,他们的运作方式大概是这样。假设自己有2000万,于是就去找大的闲置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找到8000万。这样就凑上了一个1亿的资金。然后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各个投资人在这个公司占有各自的比例。然后去投资好的项目,包括投资工厂,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互联网公司等等。投资之后有分红,盈利。当然了。更多的私募赚钱并不是指望所投资的企业分红的。经常是投资一个企业之后,再把这个企业搞上市。比方说开始投资2000万进去。上市就不一样了。这2000万原始股票市值一下子就变成了2亿。就赚钱了哦。 上面说的是私募股权投资 还有一种说的是私募基金,就是把老白姓的钱搞过来,成立一个基金,去投资股票。类似于一般的基金的公司。这类公司目前也不少。 风投,通常是巨大的资金。成立的专业的投资公司,风险投资,这个风投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但是一般都是某个大机构拿出一大笔钱去投资某个有前景的企业。跟私募股权投资做的事情差不多少。区别就在于私募股权投资更多是民间形势来操作。 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并没有明确的合法身份。这也是很多私募都以项目公司的形式存在。不太符合国际上标准私募的募集形势。 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说几句。如果哪里不懂。咱们再探讨。 问题六:私募是做什么的? 我国资本市场中私募基金的规模巨大,发展迅猛,在各种投资领域中发挥着应有作用,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政策“待遇”。对它的认识,应当重新梳理。 第一,私募基金操作风险大的误区。私募基金操作的高度灵活性和持仓品种的多样化,往往能抢得市场先机,赢得主动,使创造高额收益成为可能。 第二,私募基金的风控能力弱、盈利低的误区。因私募基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其资金运作和收益状况,不能被社会所认知,从而造成私募基金运作风险大于收益的认识误区。实际上,私募基金灵活的操作风格,极易调动市场的投资热情,更易产生赚钱效应。 第三,私募基金股东不稳定的误区。私募基金成立时,都会选择稳定可靠、信誉好的合伙人。但因没有管理层的监管,也就迫使了私募基金在成立和运作中的谨慎行为。这种自律性和内压式的自我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回避风险,减少外界监管的成本。 第四,法律环境限制的误区。由于私募基金从成立、管理、到运作,都在地下进行。易让人忽略其有利的一面。但从海外成熟证券市场私募基金的发展来看,私募基金的发展规模远大于公募基金,足以说明私募基金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第五,管理滞后的误区。由于私募基金的管理方式和运作组织结构表现得相对较简单,经营机制也会更加灵活,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的自由度也相对较高。从这个方面来讲,私募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管理基金的做法更值得肯定。 问题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怎样赚钱 这里面道道太多,大概就是,用大家凑起来的钱,去买一个东西,再以高价格卖出去。 问题八:私募股票先赚钱后分成可靠吗? 可靠与否要看信誉,一般的都不会去骗人,但是要看公司的实力 问题九:私募操盘高手投资实战技巧,能赚钱吗 老麻雀k线说,这个名字就是忽悠,应当干活不多,真多秘籍上面不写秘籍 问题十:我想了解一下私募基金投资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投资?投资以后是怎么赚钱的?谢谢大家 在我国,通常而言,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指一种针对少数投资者而私下(非公开)地募集资金并成立运作的投资基金。 私募(Private Placement)就是私下募集或私人配售。私下的意思如上:第一,不可以做广告。第二,只能向特定的对象募集。所谓特定的对象又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对方比较有钱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指对方是特定行业或者特定类别的机构或者人。第三,私募的募集对象数量一般比较少,比如200人以下。 与封闭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 私募基金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在美国,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过公开媒体做广告来招徕客户,而按有关规定,私募基金则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宣传,其参加者主要通过获得的所谓“投资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认识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 在募集对象上,私募基金的对象只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圈子虽小门槛却不低。如在美国,对冲基金对参与者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若以个人名义参加,最近两年个人年收入至少在20万美元以上;若以家庭名义参加,家庭近两年的收入至少在30万美元以上;若以机构名义参加,其净资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而且对参与人数也有相应的限制。私募基金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投资目标,它更像为中产阶级投资者量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 第三,和公募基金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 *** 监管也相应比较宽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隐蔽性,运作也更为灵活,相应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私募基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基金发起人、管理人必须以自有资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与他们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从国际目前通行的做法来看,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 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管理者拥有的股份将首先被用来支付参与者,私募基金的发起人、管理人与基金是一个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公募基金与生俱来的经理人利益约束弱化、激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1、公司式 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构,运作比较正式和规范。目前公司式私募基金(如某某投资公司)在中国能够比较方便地成立。半开放式私募基金也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比较方便地进行运作,不必接受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投资策略也就可以更加灵活。 比如: (1)设立某投资公司,该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有价证券投资; (2)投资公司的股东数目不要多,出资额都要比较大,既保证私募性质,又要有较大的资金规模; (3)投资公司的资金交由资金管理人管理,按国际惯例,管理人收取资金管理费与效益激励费,并打入投资公司的运营成本; (4)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每年在某个特定的时点重新登记一次,进行名义上的增资扩股或减资缩股,如有需要,出资人每年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将其出资赎回一次,在其他时间投资者之间可以进行股权协议转让或上柜交易。该投资公司实质上就是一种随时扩募,但每年只赎回一次的公司式私募基金。 公司式私募基金有一个缺点,即存在双重征税。克服缺点的方法有: (1)将私募基金注册于避税的天堂,如开曼、百慕大等地; ......>>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成本占比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模式的确定依据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合伙人包括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GP是一般为基金管理公司,拥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主要提供基金的投资和运作管理,并提供较小的出资。而LP提供绝大部分的资金,且一般情况下并不参与基金的投资和运作管理。从盈利点看,GP主要通过提供良好的投资管理和决策,实现基金的盈利基础上,获得投资报酬;而LP则通过提供资金获得投资回报(保值和增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模式的确定依据就是集中在:如何将GP和LP的利益有效捆绑在一起、如何对GP进行有效激励、如何实现投资人资金保值增值愿望。

二、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模式介绍

根据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模式的确定依据的探讨,目前PE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以优先返还出资人全部出资和优先收益--GP激励--按比例分配为顺序的收益分配模式。具体为:将投资退出的资金按照出资比例将出资优先返还给全部出资人,并按照8%年化复利优先向投资人分配(该分配原则系考虑资金占用的利息,简称资金占用费),以实现全部投资人出资的保值。按照 “追赶条款”,以在满足LP投资保值的基础上,对GP进行激励。即,将对投资人的优先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全部向GP分配或按比例在GP和全部投资人之间分配,直到GP所分部分与全部投资人累计所分部分的比例为1:4.在这个分配基础上还有剩余的,就直接按照GP分配百分之二十,全部投资人分配百分之八十比例进行最后一轮分配。须说明的是,“追赶条款”的设计目的是对GP进行有效的激励,为了充分实现该条款的目的,一般情况下,LP与GP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百之间确定追赶比例。即如果确定百分之百的追赶比例,那么就意味着,投资人按照8%年化复利优先分配后,将暂停分配,剩余部分将全部用于向GP分配,一直到GP所分部分与全部投资人累计所分部分的比例为1:4;如果追赶比例小于百分之百的,投资人按照8%年化复利优先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将按照比例在GP和全部投资人之间同时进行分配,一直到GP所分部分与全部投资人累计所分部分的比例为1:4.可见,如果GP未能给基金创造足够的收益,且不按照百分之百的追赶比例分配的话,GP将获得少于投资收益百分之二十的分配,为实现更多的分配,GP须提高投资和运作基金的管理能力,这就起到了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