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啊。一、入学后申请转专业在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有转专业政策,有意愿的学生可根据转专业条件提出申请。但基于高校对转专业的人数和成绩等条件的限制,转专业有一定难度。特别像一些热门专业,由于报名人数多,难度更大。学院会根据学生情况,综合考量其在原专业大学一年的学习成绩、相关科目的学习情况、面试表现等进行选拔。然后经转入学院考核确认候选人名单后报学校教务处审核,审核通过、学校批准后公示,才会正式录取至申请转入的专业。有决心要转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在入学初就了解学校转专业的相关政策和具体要求,做好准备充分才能有转专业的希望。二、辅修第二专业由于转专业的名额有限,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未能如愿。对于这类学生,可以尝试辅修第二专业。我国不少高校支持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或读双学位。包括一些二本院校在内,都有专业辅修政策(辅修的比例从20%到60%不等)。但这将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学好本专业,也要花时间学习第二专业。但如果能把握这一机会,将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获得获得辅修专业的学位或辅修专业证书。各高校辅修政策大体相同,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申请修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对喜欢专业的求知欲,也拓宽了奖来的就业渠道。三、旁听兴趣专业的课程也就是自学。目前大学一般实行学分制,课业选择相对比较自由、轻松,课余时间也相对充足。完全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安排好时间去旁听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大学的课堂比较开放,很少会拒绝外专业和外校的学生。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和吃苦精神,一样可以学好你喜欢的专业,并为将来跨专业考研做好准备。四、考研除了“选你所爱”,还该试试“爱你所选”。很多同学会主观地对调剂到其他专业产生排斥心理。原因是这在意料之外,此专业原本不再考虑范围之内;另外对这个专业的不了解或是理解有偏差,排斥心理更浓。其实,大学里的专业学习内容,对于新生来都是全新的知识。如果能淡化自己的排斥心理,放大对于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因慢慢了解此专业的内涵、发展现状、就业领域及将来的前景等,从而会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几个211财经的学术水平都是一个档次的,博士点分布也都基本一样,2015年博士招生人数几个学校也都相差无几。上财央财还有西财在科研方面要突出一些,但总体也半斤八两各有所长,上财强在统计计量,央财强在宏观政策,西财强在微观研究。中南财亮点不是那么多,外经贸因为学科设置和历史原因重实践不太重视学术。东财虽然和以上几所学校近似,但是非211劣势暂时不提了。差别就在地理位置上,还有两财一贸的生源更好,接触的同学逼格比中南财和西财高,老师在京沪相应信息也多,给的机会也多,一线城市实习、就业机会多,高校交流多。一线城市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认清自己,毕竟两财一贸在各自城市都不是tier-1,上财觉得自己比央财外经贸更优越一些是因为上海竞争力度比北京小。西财觉得自己比中南财好,甚至不服两财一贸,而中南财觉得自己和西财差不多,自己不如两财一贸。因为西财在成都当地学科和就业是tier-1,而中南财在武汉上面还有武大的原因。但是我实际接触了上财央财的本科同学,他们的说法基本都是两校差不多。申请出国来看,两财一贸申到top offer的比例高于西财,西财比中南财高(可能是因为法学出国难的因素)。上财的研究生很少有本校的,上财重就业,大部分本科生都直接就业去了。央财和外经贸重深造,一般财经院校本科生深造率10%左右,其他211财经30%左右,央财外经贸达到50%以上,出国率和国内读研率双双位列同类院校前二。楼上有人说央财西财到上海被虐的渣都不剩,现实情况我见到的,央财外经贸的到上海找工作和上财差不多,实习面试找工作偶尔能遇到央财外经贸的本科和硕士,或者央财外经贸本、复旦交大研。西财的不怎么遇得到,在上海这边西财和我本科学校基本一样。上海本地人知道央财外经贸的还是比知道中南财西财的多,高考分数线就能看出来。楼上还有把央财或者西财当靶子打的实在没必要了,任何学校都是黑点满满。包括上财很多时候就是被神话了,网上各种说就业堪比清北复交秒杀其他。。其实国家重视程度和央财中南财西财一样,也只是211而已。在上海的就业并非是所向无敌,学生那么大的基数摆在那,工作找的一般的大有人在。高端岗位竞争不过复交和清北人甚至央财外经贸的优秀外来户,老师水平和教学质量和我本科学校看不出来多大区别。说自己前身是中央大学商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从继承关系来看也是不够严谨的。所谓的校史最长最辉煌的历史底蕴和其他财经院校对比,在现实中完全显示不出来。解放后直到97年211工程实施之前,上海老的9所重点大学里有复交、同济、华师、上外、东华、华理、二军医大等,也没有上财。

本人系一名14级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学生,很开心地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财大的校园环境,财大地处魔都,对于来自北方小镇的我来说,风云变幻的魔都充满了都市魅力。财大又被称为小破财,这其中多少带着点对于母校的调侃意味,但的确,财大不大,我们“亲切地”叫它小破财,没错,从国定校门进来,走过学生静静自习的一教二教,来到宽敞悠闲的教育技术中心草坪,路过经办电竞赛事的体育场馆,女生们居住的太后楼,公主楼,女仆楼,人潮汹涌新食堂,图书馆,游泳馆,全程下来或许用不上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但就是这样的路我走了一年又一年。再来谈一谈财大的饮食吧,小破财虽然总被戏称小,但食堂确实蛮多,让我细数一下,周到特色的清真食堂,新潮风味的绿叶食堂,兼顾各类的新食堂一二三层,样样拿得出手的盛环食堂,生煎盛名的新园食堂,绝对满足你的味蕾,瞧,新食堂夜宵最近就在推出一款烤鱼,真是令人垂涎欲滴,想想校园的味道,盛环餐厅排着长长队伍的麻辣香锅,麻辣烫、麻肥牛砂锅、都是令人怀念的味道。最后再说说,财大的学习氛围,微雨的下午,路上行人不多,可是图书馆里面还是座无虚席,早早就会有同学背着书包排起长队,等待抢占最佳位置,有插头的座位一般都很抢手。认真的sufer都在为了心里的目标默默奋斗着。图书馆旁边的树,也在静静生长,像财大学子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样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